壹趣文学 > 玄幻小说 > 除灵者联盟之传说 > 第313章 回忆一生
  接着我继续对着朱高煦说道徐皇后对三子也并非一味严苛训诫,也有深爱子女的一面。长子明仁宗朱高炽所作《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后序中感念母亲“鞠育之恩昊天罔极”,三子朱高燧也在后序中回忆自己来朝归国时母子分别的情景:母后观高燧“怆然”,高燧不觉“悲泣”,可见母子几人感情之深。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孙,出生于建文元年二月初九,在他出生的前一天祖父朱棣梦见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大圭,并对他说:“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朱棣拜受之后醒来,将这个梦告诉当时还是燕王妃的徐氏,不久之后朱瞻基便出生了,朱棣夫妇都非常惊讶。朱瞻基满月时徐氏抱着他去见祖父,朱棣便让妻子亲自抚养这个备受喜爱的嫡长孙。宣德时期清明节将往天寿山谒陵,朱瞻基回忆起祖母徐氏,对大臣说道“皇祖妣同历艰难,弼成国家,抚育朕躬,慈爱备至”,充满着浓浓的孺慕之情。

  宝庆公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女,年仅八岁便已父母双逝,朱棣登基后又把她交给徐皇后抚养,后来徐皇后崩逝,一直停灵未葬,朱棣等到徐皇后梓宫北上后一天才将皇妹册封为宝庆公主,并命皇太子送嫁,嫁妆也较之诸公主有所增加。

  另外,徐皇后还向朱棣进言“帝尧施仁都是从亲族开始的”,临终时交代朱棣要对宗室以恩相待,在她的册谥文中也有“九族咸承于慈爱”的语句,无不体现着她对亲族的仁爱之心。

  辅佐君王之余,徐皇后还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叙述马皇后的教诲并加以扩充写成《内训》二十篇用以教导宫中后妃,又类编古人的嘉言善行,写成《劝善书》,颁行天下。因其佛教信仰和维护朱棣正统性的政治需要,编纂了《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佛说五十三佛大因缘经》《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等经书。

  此外,《千顷堂书目》中还收录《仁孝皇后诗集》一卷,但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失传。

  而对于爱妻的作品,朱棣也极为重视,永乐五年徐皇后去世后,朱棣将《劝善书》大量印刷,颁给臣子及各地的府、县学。

  并将《劝善书》收录入《永乐大典》中。sxynkj.ċöm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初四,徐皇后去世,年仅四十六岁。《明太宗实录》记载了这样感人的诀别一幕:徐皇后病危之际,朱棣前往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说:“当今天下虽说太平,不用兵甲,但民生并没有完全恢复,希望圣上多加体恤。”当朱棣问起皇后还有什么要说的时,徐皇后说:“在用人时,要广用贤才,明辨是非邪正,不要因为一个人有小过就弃之不用,也不要因为一个人有小聪明就委以重任,教导子孙以学业为重,对宗室以恩义相待。”

  并表示自己不能再报答朱棣的恩情,让他不要骄纵她的娘家人。朱棣听着,不禁泣不成声,徐皇后也泪流满面,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劝朱棣以国为重,说自己生死有命,只希望他弃绝私恩、珍重自爱,别为自己过于伤心。

  徐皇后临终之际,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机会和朱棣再回一次北京,报赏当年靖难时随她一起守城的将校士民之妻,所以将这件事交代给皇太子朱高炽替她完成。永乐七年朱棣北巡,皇太子在南京监国,在车驾到达北京的第二天除赏赐北京官员军民之外,也对守城妇女给予赏赐,完成了徐皇后的遗愿。徐皇后还告诫皇太子朱高炽要“敬以事上,仁以抚下,肃以正家,恩以睦亲”,要他时刻记在心上。对于皇长孙朱瞻基,徐皇后也有教诲,让他专心致志、勤奋学习,并对朱棣说这个孙儿是远大之器,让他善加看待。徐皇后去世后,朱棣情难自抑,恸哭垂涕,群臣只能对他婉言劝慰。朱棣对群臣说皇后仁爱明察、贤能善良,将皇后比作东汉明德马皇后和唐代长孙皇后那样的贤后,并说皇后虽然身处宫中,但一心爱护百姓。想到皇后音容宛在,他痛惜道:“从此朕在宫中再也听不到皇后的直言了。”

  朱棣悲痛之余,又对徐皇后追思甚笃,遂决定不复立皇后,[24][41]也使得永乐一朝后位空缺长达十七年。朱棣又因徐皇后之丧白衣素服一年、辍视朝一年,日常只在西角门等地听政议事;皇太子诸王为母亲服斩衰三年之制,因徐皇后一直停灵未葬,皇太子在禫祭除服后又为母亲服素服即白衣冠絰带数月;群臣为皇后服斩衰二十七日、白衣素服一年,周年祭后群臣参朝时服浅淡色衣乌纱帽黑角带,退朝办事仍然素服,朔望朝见服公服朝服,一直到二周年过后禫祭礼毕才恢复正常。又在灵谷、天禧二寺为她举行大斋,接受群臣的祭祀,由光禄寺准备祭奠物品。

  十月十四日,朱棣为其上谥号曰仁孝皇后,据《金陵大报恩寺塔志》记载,朱棣曾下令在南京大报恩寺广集僧众,为仁孝皇后举行了长达百日的荐扬法事。

  此外,朱棣还致书大宝法王分别于山西五台山、南京灵谷寺为仁孝皇后建斋追荐冥福,[25]现存两份书信均为黄蜡纸本、描金龙纹、汉藏文,原藏大昭寺;命正一嗣教真人张宇初率诸道众为仁孝皇后举荐扬大斋祈福超度。

  徐皇后的突然去世对朱棣打击很大,他一度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因而十分悲伤,在谥册中提到“岂意盛龄,遽焉倾逝,朕心恸悼,万姓尽伤。”由于朱棣的重视,徐皇后的丧礼规格在明清两代历史上都是极为隆重的。

  永乐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冬至,以仁孝皇后丧免朝贺,朝鲜国王李芳远派遣陪臣朴山言奉仪物致祭仁孝皇后。

  永乐六年八月二十日,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惹乃率其妃及弟妹男女并陪臣来朝,王妃所要进献给皇后的笺表为金缕文,并且有本地土产奉上。这时徐皇后已经过世,朱棣便命人将其所进献的笺表和土产陈列于灵前。

  永乐七年正月二十一日,暹罗国王昭禄群膺哆罗谛剌派遣使臣柰使赖卒等奉仪物致祭仁孝皇后,朱棣命中官到灵前告知。

  出于对徐皇后的深爱,朱棣从未在其生前册封过一位妃子,直至永乐七年二月,徐皇后去世逾年,朱棣才举行册封典礼,正式册封后宫诸嫔妃。

  永乐七年二月(1409年),朱棣北巡,回到了盛满往事的北平,并着手迁都事宜,于是命礼部尚书赵羾和江西术士廖钧卿等前往北京一带卜选陵址,随即选得吉地于昌平县天寿山,同年动工营建陵寝。由于徐皇后一时无法入土为安,朱棣便将她的灵柩停放在南京皇宫中整整六年。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长陵地下玄宫落成,朱棣命次子汉王朱高煦将母亲仁孝皇后的梓宫从南京护送至北京葬于长陵,同时下令巡狩北京,跟随亡妻的灵柩北上。

  徐皇后也是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此后朱棣频繁巡幸北京,动辄逗留数年。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壮志未酬的朱棣病逝于征讨漠北回师途中,享年六十五岁,临终之际除交代传位皇太子及身后丧礼等事,还留下遗嘱将来让仁孝皇后的神主与自己的梓宫合于一处祭祀。同年十二月,朱棣与徐皇后合葬长陵。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初一,仁宗朱高炽遵照朱棣临终时的遗嘱,将母亲仁孝皇后的神主与父亲朱棣的梓宫合于一处祭祀。也正是由于朱棣的遗嘱,使得他们成为明清两代唯一一对已经去世多年的皇后和刚刚去世的皇帝同一天、同地点、同礼仪上尊谥的帝后。九月初十,仁宗为朱棣上尊谥曰“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为仁孝皇后上尊谥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升祔太庙。

  《内训》一书全面细致地从理论上阐述了女教之道,内容详实,体例完备。全书共分为二十篇,前有《原序》。二十篇,篇名为《德性》《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警戒》《节俭》《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逮下》《待外戚》。不仅从德性修养、谨言慎行、勤劳节俭、积善迁善等方面系统论述女德修养的标准和规范问题,而且就分别处理与君主、父母、舅姑、子女、外戚等的关系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极有见地的看法。徐皇后的《内训》一书在有明一代受到极大的推崇,对明朝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书中有不少内容反映了明朝女性道德教育的思想观念,透过这些女教思想的论述,并结合社会背景,我们可以了解明朝对女性道德规范的标准以及女教思想的发展。同时,女教书作为皇帝后妃女教思想的物质载体,其中蕴含的女教思想也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内训》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永乐六年(1408),“日本所遣僧圭密等陛辞,致其王之言。请仁孝皇后劝善内训二书。命礼部各以百篇之。并赐其玉币彩等物。圭密等加赐衣钞。”日本使者专门请求皇帝赐予《劝善》、《内训》二书,带回日本以学中国的传统女教思想。

  在《内训》编撰完成的七十年后,朝鲜成宗六年(1475),朝鲜成宗之母后——昭惠王后韩氏也编著了与《内训》同名的女教书。就其内容看,应是受了明朝所编《内训》的思想影响。《

  内训》在国内至海外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此书在明代的地位作用可见一斑。

  清代乾隆朝编纂的《四库全书》,是官方意志作用下的学术整合。作为明代敕撰的女教书,《内训》受到了清代官方学术的认可,入选《四库全书》,类属《子部·儒家类》。《儒家类》小叙突出儒学在诸家学术中的正统地位,言“凡以风示儒者无植党,无近名,无大言而不惭,无空谈而鲜用,则庶几孔孟之正传矣”。符合如上学术旨归并具有实际作用的书目,方可入选正目。

  《内训》既入正选,说明在四库馆臣看来,此书内容纯正、实用,可作“孔孟之正传”。统览《子部·儒家类》书目,《内训》是唯一的教女之作,也是唯一由女子撰成的书籍。

  四库全书《内训》一书提要分纂稿、阁书提要和总目提要三者俱存,便于考察三类提要之差异。《内训》提要分纂稿由翁方纲撰写:《明仁孝皇后内训》二十篇,明成祖徐皇后撰。后为中山王达长女,好读书,谥曰仁孝皇后。尝采《女宪》《女诫》作《内训》,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是书前有永乐三年正月自序一篇,中复申以训注,缀以音释。应存目。m.sxynkj.ċöm

  翁方纲认为,《内训》应为“存目”之书。

  经过四库馆臣的协商,《内训》被重新定位为正目之选,最终进入《四库全书》。由存目而正选,体现了清代官方对《内训》的肯定。

  徐皇后采辑历代儒、释、道三教中,足以劝善惩恶之言行,取其言为“嘉言”,采其事为“感应”,间采圣贤劝善惩恶之言,类编为《大明仁孝皇后劝善书》。

  永乐五年,徐氏崩后,皇太子请以颁赐臣民,世间始得刊本。我国首都图书馆的藏本为内府精刻,版式密丽,仍然保持蓝绫包背装原貌,各卷卷端钤皇后玺印“厚载之记”。

  《永乐大典》辑八十二霰韵善字内,现存一万六千八百四十一、四十二两卷,四十一卷首缺第一、第二页,四十二卷中有嘉言感应二子目。

  一九六零年中华书局影印《永乐大典》,此二卷因此印出,流传于世。又明内府刊本《酌中志》卷十八,《仁孝皇后劝善书》十本八百七十六页。

  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

  徐皇后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正月一日,焚香静坐,阅古经典,心神凝定时,恍惚若于睡梦中,见观世音菩萨现大悲像,谓其必为皇后,朱棣将登大宝,引其升七宝莲台上之宫殿,已而授以《如来常说第一希有功德经》,谓该经为诸经之冠,可消弭众灾,诵持一年精意不懈,可得须陀洹果,二年得斯陀含果,三年得阿那含果,四年得阿罗汉果,五年成菩萨道,六年得成佛果。惊寤后乃取笔书写所授经咒,而成《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功德经》。

  然而,此经是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舆论工具,旨在笼络人心及神化朱棣皇位的正统性,因而也被后世认为是伪经。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除灵者联盟之传说更新,第313章 回忆一生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