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一别,三年不见,你为荀卿弟子,我也未必会在原地踏步。”

  毛遂的思绪回到与李斯在平原君府重逢的那一天。曾经说过的话像一道闪电,突然照亮了他暗沉沉的脑海。

  他又想起在稷下度过的三年,在没有遇到李斯之前,他亦无数次路过学宫中央的广场,听过各家各派争锋相对、硝烟弥漫的辩难。在迎来李斯这位寮友之后,他更是亲眼见识过李斯高超的辩术是如何在三言两语之间击败对手的。

  用语言摧毁对方的意志,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与用武力摧毁对方的勇气,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虽然平原君赞叹毛遂以三寸之舌说服了楚王,但毛遂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够说服楚王,语言的作用只占三分。与其说楚王之心被言辞打动,不如说他是被毛遂十步杀一人的气势所震慑。

  如今李斯并没有在春申君的待客厅中,他亦没有多余的锦囊赠与毛遂,毛遂不得不独立面对难局。

  此刻能够倚靠的,唯有自己。蛰伏的时间没有白白流逝,他的智慧在日益增长。唯一的问题是,增长的智慧尚不能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转化为最有利的武器。

  沉默中,毛遂抬眸看向对面的春申君,对方耐心地等待着他的放弃。

  如何才能说服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如何说服……

  如何……

  “游说的精髓,唯三个字而已:知人欲。”李斯的声音清晰地在脑海中响起。

  哦,对了,他想起来了……在稷下的某个无所事事的午后,他曾和李斯讨论过剑术的制胜之道与辩术的制胜之道。

  “剑术的制胜之道,在于抓住对手的弱点和招式的空隙,趁虚而入,一击必杀。”他记得自己是这么对李斯说的。而对于李斯所说的,他并不是太明白。

  “人欲?”

  “是的,你必须了解人之所欲。”李斯点了点头,进一步向毛遂解释道:“高明的游说之道,不是将己之所欲告之对方,使对方顺应自己的欲望,而是找出彼之所欲,使自己去顺应对方的欲望。使对方来顺应自己的欲望,好比独夫徒手将一根十围粗的巨木推上山顶,要达成目的是十分困难的;使自己去顺应对方的欲望,则像将巨木从山顶上推下那么简单。”

  “人只要有欲望,就会有弱点,有弱点便能加以利用。圣王能够统治广阔的领土和万民,是因为百官为他效劳。圣王何以使百官为他效劳?正是因为圣王了解百官想从自己那里获取什么。反过来,纵横家明了君王之所欲,所以他们中的佼佼者可以仅凭一番言辞便打动君王,轻易获得高官厚禄。而最优秀的游说者,也有无法说服的对象——那就是无欲无求之人。”

  李斯的话一点点在毛遂心中复苏,仿佛一滴清水落入了沸腾的油锅,瞬间炸开一片。自进入陈郢以来的所见所闻,飞快地在脑海中闪回。混沌的心绪沉静下来,仿佛雨后天晴,终于有一丝阳光洒落大地。

  假如他是春申君,将何所欲?作为楚国最显赫的实权者,他还有什么渴望得到而没有得到的?

  毛遂不自觉地舔了舔嘴角,热血在他的体内激荡,澎湃着仿佛下一刻就要冲破胸腔。

  “春申君,遂有几句话想单独与你说。”

  “毛先生又想重现沉月台大殿中的一幕么?左右皆为本君心腹,先生有什么话,尽管道来。”

  毛遂斜眼瞥向剑客和任登,那两人端坐两侧,手握剑柄,只要毛遂有任何不轨的举动,两人必定会在第一时间拔剑护主。他勾起唇角,露出了谄媚的笑容。

  “是是是,春申君对门客们的礼遇和优待让人好生羡慕。上客们身穿绸衣,脚踏珠履,平原君的上客根本不能与之相比。春申君对门客如此厚爱,他们对春申君的忠诚必定超过对楚王的忠诚。”

  “毛遂,你究竟想说什么?!”春申君的声音低沉了下来,表情变得不太自然,连带着吐出的音节也变得僵硬。

  “遂听闻贵国楚庄王即位之后,三年不问政事,醉心于享乐,而国中大小事悉决于贵族高官。三年之后,楚庄王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整顿内政,缉捕了一大批豪门大族,国内大权集于一手,而后挥师诸侯,终成一代霸主。春申君,您说当今的楚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庄王?”毛遂突然变得异常恭敬。刻意放缓的语速,使他的话多了一分细腻的感觉。

  “……”

  见春申君神色为之一变,毛遂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他被这个小小的成就激励,决心趁热打铁。

  “春申君养士的规模,为当今三君之首。然而若论在天下各国的名声威望,三君皆不及已经去世的孟尝君。昔,孟尝君被齐湣王拜为相,起齐之强兵,联合韩魏两国,尊为三国联军之纵长,率数十万大军合纵攻秦。一路捷报连传,竟一举攻下天险函谷关,创下数百年来山东诸侯未曾有过的丰功伟绩,迫使秦王赢稷割地求和。”

  “经此一战,天下谁人不识孟尝君?后孟尝君见疑于齐湣王,然齐湣王终其一生,亦不能使天下人只知齐王,不知有孟尝君(作者注1)。而天下大国,皆致相印于君,盛极一时。待齐湣王国破身死,齐襄王即位,与孟尝君相亲善。道途之中,使者之车络绎不绝。此乃天下养士者,成就功名之最。今之人,怎会有超过他的呢?”

  “呵,先生言及孟尝君,欲以孟尝君激歇耶?可惜歇无意超越孟尝君。”

  毛遂咧嘴笑了,似乎并不相信春申君所言。

  “市井闲谈之中,遂常闻某君王宠爱美姬,情深意浓之时,有求必应,‘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旦美姬色衰爱弛,则弃于冷宫数年不见。偶然见之,只觉面目可憎。君臣之道亦如是。今春申君见宠于楚王,楚臣之中,无人可比。然春申君从没有想过,楚王对您的宠信永远都不会改变么?遂觉得春申君那么聪明的人,一定是想过的。”说到这里,毛遂眼中划过一丝狡诈和揶揄。

  “春申君在楚国内的威名已至顶峰,何不趁现在这个时候,扬令名于天下?倘国内有变,春申君亦可效孟尝君,佩他国之相印,见重于诸侯之间。倘国内无变,春申君不仅没有损失,在楚国的地位将更加牢固。遂一番肺腑之言,皆是为春申君着想。合纵攻秦,是利是害,春申君必定比遂考虑得更加清楚。”壹趣妏敩

  拍掌之声在毛遂话音落地的同时响了起来。春申君连拍三数下之后,才微微倾斜身子,点头赞道:“先生好口才!”

  毛遂的喜悦还没来得及爬上眉梢,便又听春申君凝眸说道:“孟尝君之所以能率齐韩魏联军打破秦军,最主要的是凭借了齐国鼎盛时期的强大国力。如今赵国长平新败,自身难保;楚国自鄢郢之战后,元气大伤。战争,劳民伤财,不得不慎之。实不相瞒,依歇看来,仅凭楚赵两国,尚不足以战秦。”

  “主君,平原君夫人已修书与信陵君。夫人与信陵君姊弟情深,信陵君必力劝魏王合纵。前因垣雍一事,魏王暗恨秦,或将参战。”出人意料的是,任登在此时开了口,言下之意似乎是赞同楚赵联魏合纵。

  春申君意味深长地看了任登一眼,又看向毛遂。毛遂对任登的相助稍稍有些诧异,但很快便向他投去感激的一瞥。他向春申君拱了拱手,对游说的信心前所未有地高涨。

  “遂认为,合纵必胜,理由有三,试为春申君一一道来。其一,楚之春申君、魏之信陵君、赵之平原君,三君合力,推春申君为纵长,天下侧目,秦国岂是对手?其功其名,必载于史册,即使孟尝君亦不能相比。其二,赵国虽败于长平,然赵国国内君臣一心,军民舍生忘死,斗志高昂。王陵、王龁先后率数倍之军围邯郸,从去岁九月至今,不能破城,反而多有失利。”

  “由此可见,秦国攻赵不得天道。其三,天下豪杰义聚邯郸,稷下兵家、墨家、儒家等显赫门派,以破秦为己任,各显身手。尤其是儒家荀卿的大弟子李斯,此人乃楚人,才能不输伊尹、吕望,料事如神。他不仅助廉颇、蔺相如除佞臣郭参,还预料到赵楚合纵而嘱咐遂暗中放过任登。连沉月台上迫楚王答应同盟,遂也是受了李斯的提示。”

  毛遂提到自己的友人时,双目炯然有神,毫不吝啬赞叹之语。

  “说起来,数年前若不是李斯相助,遂无缘品尝到楚国三至宝之一的绝饮。”

  “哦?二人与绝饮有怎样一番故事,请先生为歇说来一听。”

  春申君因早年游学的经历,向来对学术颇为关注。他对荀卿早有敬慕之意,只是无缘得见。如今突然听到毛遂言及荀卿的弟子,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待听完毛遂一番讲述,春申君心中一阵狂喜。楚国之地,灵气汇聚,数百年来孕育出如此一位惊世之才,他黄歇是如何有幸,得以与这位惊世之才同生于一个时代。想到这里,春申君恨不得立刻将李斯招入自己麾下。www.sxynkj.ċöm

  “遂刚才谈到的三个必胜理由,春申君是否接受?若接受,天亮后请同遂一起前往馆舍,面见平原君。”

  春申君笑了,眼睛眯成了两条细缝儿。嘴角似有似无的弧度,给人一种老奸巨猾的微妙感觉。他缓慢而笃定地点了点头,低沉的嗓音混入了少许野心的高音。那份野心伪装得精美雅致,然而一旦转变成言辞从嘴里吐出来,便带上了某种莫名的怪异。

  “歇接受先生的建言,天明后即刻往见平原君,共商大事。”

  成了!

  毛遂差一点儿大叫出声。这是他第一次完全靠自己的智慧达成游说的目的。其成就感,绝不亚于多年前在众人的惊叹声中,击败稷下射术第一的公子成。

  智勇双全,此时此刻,实至名归也!

  翌日,春申君以楚国统帅的身份亲自往见平原君,两君在馆舍内单独密谈两个时辰。关于这次谈话的具体内容,楚史官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仅以春秋笔法举重若轻地写下三句话。

  “春申君见平原君,谈合纵。筹备月余,楚国起兵十万援赵,以景阳为将,与平原君共往邯郸。统帅春申君坐镇郢都,遥相呼应。”

  三十余年后,王翦灭楚。时为秦国廷尉的李斯,偶然在楚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到了一份非正式的记录,其上所记载的,却是春申君与平原君会面后的一件小事。

  “言毕,春申君与平原君俱出。时平原君舍人毛遂在外,春申君见遂腰间无剑,欣然取佩剑磐郢赠之,毛遂弗受。”

  磐郢乃越人欧冶子所铸五剑之一,楚灭越,越国宝剑多入楚人之手。李斯手抚虫蛀的竹简,仰天长叹,怅然良久。他想,如果当时毛遂接受了那把宝剑,是不是结局就会有所不同?

  然而,历史从来不允许如果。

  ===========

  当平原君正在郢都焦急地等待楚国出兵之时,身在魏都大梁的信陵君正将姐姐的来信捧在手里反复细看。

  信陵君无忌收到这封信已经有好一段日子了。刚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他就立刻揣着它进了宫。他把这封信递给魏王,然后搬出早已想好的言辞,力劝王上合纵。魏王连连点头,当即慷慨陈词,表示他早已对秦国背信弃义的行为不满,目前也在考虑援赵一事。即使信陵君今日不来进言,即使没有平原君夫人的那封求救信,他迟早也会向邯郸派出援兵。

  “无忌且回府,寡人不日将会起兵。”

  信陵君欣慰不已,满怀希望地回府等待消息。然而过了十数日,大梁城中平静如常,没有任何出兵的迹象。信陵君按捺不住,多次入宫询问,等到的回复却是一样。

  “出兵不是小事,需做好万全准备,无忌再耐心等待数日。”

  如此反复几次,信陵君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王兄表面上同意合纵,实不敢罪秦。认清这一事实,信陵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接下来的数日,他经常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地独坐内室。

  自韩国向秦国献垣雍之后,信陵君总能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压迫心头,不能安睡。他原本以为魏王也和他一样,担忧着国家的命运,一时的忍辱负重只为等待一个良机。如今一盆冷水浇下,令他清楚地意识到,魏王对秦国的恐惧远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

  魏国上下皆知垣雍一地对魏国的重要性。此地落入秦人之手,等同于大梁城西北大门洞开,随时可能遭遇秦国的攻击。魏王圉对此亦十分清楚,可怜他生性懦弱,面对秦国的淫威,向来唯命是从,不敢有丝毫忤逆。

  尤其是长平之战后,近邻赵国的下场更是深深刺激了魏王。以至于当秦王要求魏王亲自前往咸阳朝拜时,魏王也没有拒绝。只是后来在群臣的死谏之下,他才勉强放弃了前往咸阳的打算。

  究竟要如何劝服王兄?

  信陵君双手紧紧握着木简,心急如焚。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事情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转机。家宰匆匆走进来,为主人带来了两封新的信件。信陵君从家宰的神色中看出了端倪,他赶紧接过信件,目光扫过封泥上的印章,顿时心跳如雷。两封信件均来自于楚都陈郢,印鉴却各自不同。一封上盖着“春申君之玺”,另一封则盖着“平原君之玺”(作者注2)。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封检,迅速浏览起来。平原君的那封来信才看完一半,他眉头的阴云便已经散开了。待看完春申君的信件,几乎是欣喜若狂,在屋子里手舞足蹈起来。

  “赶紧备车,本君要即刻入宫!”

  有了这两封信件,他自信此番定能说服王兄。魏王所顾忌的是合纵不能败秦,反而招来祸患。如今赵、楚已达成同盟,而春申君正在调兵遣将,援赵大军不日将从郢都开拔。楚国国力虽不比从前,但仍旧是兵车万乘、甲士百万,可与齐国相提并论的大国。加之楚国令尹春申君亲自担任统帅,联合赵国相国平原君,更是前往未有的壮举。仅仅是亮出两君的名号,便足以震惊山东诸侯,鼓舞天下义士。

  此时正是游说良机!

  ……

  据魏国史官的记载,当日信陵君觐见魏王,呈春申君、平原君密信,力陈合纵之利十条。魏王深以为然,当即颁布命令,以将军晋鄙为主帅,率军十万救赵。

  至此,三国同盟达成。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闻名天下的三公子终于走到了一起。

  邯郸之战的转折,正是从这一刻开始。

  注1:孟尝君田文的封地为薛,故又被称之为薛君。历史大家钱穆评价孟尝君:“其时孟尝君在齐固已戴震主之威名,天下知有薛,不知有齐矣。”齐湣王因此而忌惮孟尝君,想要除去他。孟尝君为避祸,逃回自己的封地。

  注2:先秦时,官、私之印皆可称“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玺”才成为皇帝之印的专属称呼。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战国3救赵篇更新,所 欲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