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言情小说 > 于悠秦之恒 > 第114章 玉米变大了
  于卫民:“在别处咱没法管,在咱们村这两天,咱们给添点汤水。”

  赵前进:“行,听你的。”

  接下来的几天,外线工人们每到吃饭的点儿,就能喝到老乡们给送的鸡蛋汤、疙瘩汤、丝瓜汤。

  绿豆汤则是上午下午干活的中途各提供一次。曹秀还大方的出了不少冰糖。

  喝的一身汗,却又很解暑。

  直到35千伏输电线顺利拉了过来,第一生产队变电站投入使用。

  工人们精神状态还算饱满,一个人都没有中暑。

  全村老百姓欢呼起来。

  有蹦起来的,有兴奋地围着村子边跑边喊的:“通电了,我们村通电了!”

  全村开始买灯泡,买带灯绳的开关,买插座。

  他们村老百姓手里钱是不多,但是有粮啊,卖出去点儿就够置办了。

  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秦之雅买来的电风扇也终于转起来了。

  八月,第一生产队通电的消息,在公社里火速传开了。

  有了上次种植大棚的经验,二队到八队的村领导们约了同一天来取经。

  他们也想通电、他们也想有耕地机。

  同样是过日子,咋人就能过得风生水起呢!

  于卫民被这些人堵在了村支部。

  “于村长,今天说啥你也得指点指点我们。”

  “是啊,于村长。我们几个生产队就以第一生产队为首。”

  于卫民……

  教啥玩意儿,教你们出去耍流氓?就是教了,估计你们也不肯学。

  没看郭民自打去了一趟后,死守着村子不出门了嘛!

  于卫民解释道:“不瞒你们说,我们村发展好,那是因为知识改变命运啊!”

  “分配下放户的事儿大家还记得吧?我们就是靠的他们!”

  “这手扶耕地机的图纸、这农药配方、这种树、这通电都是用人脑子里的知识换的。”

  二队到八队的村领导们自然是打听过了,无奈叹息。都是他们当初小心眼儿了。要不然,兴许这些东西他们也能巴巴边儿。

  一群人垂头丧气,蔫头耷脑。

  郭民这时候大步跑了进来。

  “卫民叔,你快去地里看看吧。咱梯田的玉米出事儿了!”

  于卫民:“你慢点说,这天又没下大雨,玉米杆还能倒了不成?能出啥事儿?”

  郭民:“咱那玉米,长个儿了!原来不就差不多这么大么,现在有不少长这么大的!”

  郭民边说边用手比划。

  支棱着耳朵听的二队到八队的村领导们,瞬间走了个精光。

  “他们村梯田在哪边儿呢?”

  “我见过,在南山那边儿。”

  “走,走,快过去看看!”壹趣妏敩

  于卫民……

  郭民……

  “卫民叔,你快点儿。”咋还没有外人积极。

  于卫民当然明白是咋回事儿了,自己掺进去的高产种子长出来了。看把这群人激动的。

  梯田上,玉米熟了,人们正在掰玉米。

  于卫民早已经给大家分工了。每家划了一块儿地,人们干起活儿来更积极了。

  当然,能偷懒的也可以偷懒儿了。

  就比如此刻,曹秀和于悠就在摆烂儿。

  这两块儿挨着的地是分给于家和秦家的。

  现在各家各户只负责自己那块儿地,曹秀和于悠随便干多干少都行。

  反正两家人惯着,别人也管不着。

  村里人现在都在自家地里,对着高产玉米咋舌。

  “天呐,我还没见过这么大个儿的玉米呢。而且都是结两个玉米棒。”

  他们之前种的那些,只能结一个。

  “这得多产一倍多的粮食啊!”

  ……

  几个生产队的村领导们很快赶到了。

  二队的石顺看到后,更是掰了一个大玉米直接咬上一口,嚼吧嚼吧吃了下去。

  “是真的!真有产量这么高的玉米!”

  于悠……这牙口真好!

  于卫民珊珊来迟,朝着大家喊道。

  “咱村这是走运买到高产的种子了。这些高产的玉米单独掰下来留种!”

  他现在拿出来的这种种子的特性,就在能保持几代的性状。

  等到性状慢慢变差,结的果实参差不齐的时候,农机局应该已经推广新种子了。

  蔬菜种子的事儿大家还历历在目。

  八个生产队现在种的菜种子,都已经更新换代了,全是自己留种的。

  那是又好吃又高产。

  粮食种子当然也有更好的。这点没人怀疑。

  村民们掰玉米的速度更快了。

  三队的孙大海道:“于村长,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也想要点高产的种子。”

  孙大海咬了咬牙:“我们拿自己种的玉米和你们换咋样?两斤换一斤!”sxynkj.ċöm

  于卫民……

  这倒是不用,他本身就是想着帮帮庄稼人。

  石顺说道:“于村长,我们也是没办法了。”

  “我们不像你们村有荒山能开。我们就指着集体田的产出。”

  “村里地少,那不光是不够吃啊。每个村去了的老人,夭折的孩子。有多少是吃不上,营养跟不上走的。”

  “能活下来的,那是命硬。”

  其余几个生产队的村领导们也都跟着低下了头。

  他们不是不努力啊,但他们就只会土里刨食儿啊。

  于卫民拿上大喇叭。

  “乡亲们,咱们日子好了,有能力了,干看着别人吃苦这事儿咱干得下去不?”

  “干不下去是不是?一方有难还八方支援呢!同一个公社的,更得伸伸手了!”

  “别的咱也不说了,先收高产玉米棒子。每家大概留够了自己田里需要的种子,剩下的都背去晒谷场。”

  又对二队到八队的村领导们说道。

  “你们几个生产队分上一分,等十月份集体田里的玉米下来再还。”

  又嘱咐道:“也别两斤换一斤了,拿了多少还多少就是了。可别当普通粮食给吃了!”

  石顺、孙大海一群人这下可激动坏了。

  他们真的是没想到今天能有这收获。

  怎么可能当粮食吃了,拉回去晒干就锁仓库里。

  于卫民又嘱咐道:“我可是听过种子专家说过,再好的种子种上几代就没那么大产量了。过两年,还得去买种子。”

  一行人点点头。这个他们也懂。要不然队上也不会每年都去买种子。

  能解决一两年的燃眉之急也是好的。

  大家也不含糊,当即帮着掰起了玉米棒子。

  这活儿,他们能干。而且干的心甘情愿。

  于卫民丝毫不知道,自己的这些举动,让其余村领导们逐渐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

  他们也需要这样的领导!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于悠秦之恒更新,第114章 玉米变大了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