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历史小说 > 尊神开卦 > 楔子 第四回 虞知府探秘问乡俗 夫子祠…
  季老伯见状,急忙过来解围:“大人,可否由小老儿代为回答?”

  “无妨,本官只是好奇罢了,只要说得清楚,讲得明白,谁人答,皆是一样的。如此,便有劳这位老人家了。”

  季老伯得了鼓励,顿时来了精神,清了清嗓子,朗声言道:

  “说来这可是此地的一个旧风俗,但凡老一辈死了,皆先葬在自家田地头里,意味着后辈人能得其庇佑,风调雨顺。

  待满周年时,再寻个适宜下葬的好日子,正式迁入祖坟,这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入土为安。”

  “这本官确实鲜有耳闻,不妨请这位老伯细说来听听。”

  虞大人及一干随从也颇感兴趣,抻长脖子,竖起耳朵,听季老伯继续往下讲。

  “话说前朝初年,乡里有个大孝子,唤做孟仙游,家里尚有一个弟弟唤做孟晏深。为了供其读书,仙游便将田里的活计全部揽了下来。

  那一年孟晏深进京赶考,谁知这一去竟杳无音信。爹娘日夜牵挂,不久便相继故去了。

  仙游将二老葬在自家田埂旁,这片田地正在大路旁边啊,是村里对外的唯一通道。

  这样做的目的,一来可以趁着耕作休憩的空档,能陪爹娘聊聊天,以慰思念之情。二来嘛,若是弟弟回来了,爹娘便可第一时间看到。壹趣妏敩m.sxynkj.ċöm

  不想周年祭日那天,他爹娘的坟头上陡然刮起一阵怪风。这一下,可将他吓得够呛,连连跪下磕头。

  周围一同劳作的乡亲无不惊骇不已。

  恰逢远处锣鼓喧天,前呼后拥的过来好大一支队伍。一名差役手里拿着面铜锣,一边敲,一边高声唱喏。

  中间一高头大马上,披红挂彩的,端坐着一位青年后生。路过田间时,后生一眼瞥见孟仙游,先是一愣神,随即翻身下马,纳头便拜。

  原来竟是他离乡多年的兄弟高中状元,奉旨回乡祭祖。晏深得知家里情况后,认为此番高中,必是爹娘在天之灵保佑。

  遂将祖坟修葺一新,将爹娘风光大葬。此事轰动了十里八乡,此后,家家效仿孟仙游之举,久而久之,便成了乡俗,在这一带流传下来。”

  “原来如此,记得本官读《论语》时,见“子入太庙,每事问。”对这一句心存困惑多年,总觉得圣人行事不必如此谨慎。

  今日老伯一番话,令虞某茅塞顿开。看来各地乡俗背后无不寄托着乡民们美好之心愿,值得尊重啊。”

  这时,乡里的耆老程向英在差役的搀扶下,打远处走来,虞大人急忙迎上前去问好。

  “哎呀,有劳程老先生大驾,今日请您来,主要是为了瞧块玉碑。您可是河南地界最有名望的金石鉴定大家,您给掌掌眼,看一看此碑是真是假?”

  “程老先生与他简单寒暄几句,便被扶着坐一处石墩上,手捻胡须,对着玉版及拓下来的宣纸仔细品鉴着。”

  少顷,不禁面露洗喜悦之色:“虞大人,此碑确是宋时之物,碑文也是邵雍大师所留。

  虞大人闻听,再一次震惊不已道:“此碑竟在洛郎中爹娘坟前挖出,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大人,您有所不知,还有比这更巧的呢。邵雍先生有一位亲传弟子,唤做洛怀川的,便是我家先生之先祖,还是仁宗皇帝的先生呢。”

  一旁的齐儒生忍不住插言道。

  程向英老前辈闻他如此言说,不以为然道:“年纪轻轻,信口雌黄,大人如是言说,你便借道顺杆爬,成个什么样子!”

  儒生遭了抢白,满脸涨得通红,未及与洛江天商议,撒腿便往家跑,边跑,边气鼓鼓道:

  “哼,您老还别不相信人,晚生这便去给您取证据,届时看您如何说?”

  洛江天欲待招手拦住他,人却已经跑远了,只好尴尬的对着程老先生报以歉意的一笑。

  正当虞知府进一步向乡亲们了解真相之际,衙门里的书吏捧着一卷书册急匆匆赶来:“大人,县志找到了。

  属下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查明白了,原来邵雍故居在北宋末年已然衰落,到金代时,被改为了“九真观”。

  您看,这片田地的位置,确实与历史记载的“在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一致,可以确定,便是邵先生之故居遗址无疑了。”

  程老先生也接过来细细验看一番,不由得感慨万千道:

  “老朽世代居住在此,早便听闻祖辈讲过北宋五子中有三位曾居住在洛阳,不想儿时玩耍的田头里梗竟是先贤踏过的土地。

  虞知府连连点头称是,一抬头,看见儒生手里抱着一个木盒子气喘吁吁地跑来。到了近前,取出洛氏家谱,满脸得意地递与程老先生。

  老先生疑狐的接过来,先验看了一下纸张的年代,又凑到鼻前闻了闻墨迹道:“嗯,确是古人传下来的没错,你小子还真没扯谎。”

  话音未落,人已颤巍巍的站起来,握住洛江天的手:“想不到洛贤侄的先祖与康节先生还有这般缘渊,好啊!”

  洛江天重又扶老人家坐下:“晚辈也是今日拜祭祖宗祠堂时方才知晓,不然早早便去知府大人那里说教了。”

  程老先生微微颔首,转身又对虞知府道:“对了,虞大人,乙亥年可不就是今年么?

  大人去岁方到洛阳任职,便得天机托此重任,若大人果能将邵先生故居重建,吾辈便能再次聆听先贤教诲了!”

  虞知府也跟着慨叹世间之奇异缘分,忽闻老先生言语中讲到故居重建之事,遂有些面露难色道:

  “老先生有所不知,为邵先生修建故居,本官甚觉无上殊荣,只不过这银子嘛,却颇令本官为难。您也知道如今的朝廷,这……”

  围观的众人见状,高涨的情绪瞬间降下温度,不住地长吁短叹。柳长春与周志更是一下子蹲在地上,抱着头懊恼道:

  “唉,季老伯还说虞大人会与我二人些许奖励,一转眼功夫,到手的银子便没了。”

  “二位,好歹也听虞大人把话讲完,再抱怨不迟。倘若大人没有奖赏,这点银两,洛某出了。”

  一旁的洛江天对于这哥俩挖出邵雍留下的玉碑还是心存感激的,虽然目前的自己手头也无有一文半子,

  但心想着凭自己的微末医术,怎么着赚些银两还是不成问题的。倘若衙门不出这笔复兴安乐窝的银钱,自己即便将宅子变卖了,也要达成心愿。

  虞知府对洛江天报以微笑的一瞥,继续言道:“虽然重建整个安乐窝本府心有余,而财力不足。

  然与先生建个祠堂,构屋三五间,此笔银子还是绰绰有余的。另外,对发现玉碑者理应奖励,这一点也毋庸置疑。

  但擅自占耕他人田地,对亡者大不敬,亦有损此地淳朴民风,同样当罚。

  故本府决定,愿从自己俸禄中出银二十两,各奖十两,各罚五两,你二人是否心服口服?”

  柳长春、周志闻言,忙不迭的磕头谢恩,虽然面有愧色,还是接过赏银,喜滋滋的退到一旁。

  周围的民众对虞知府的做法无不赞誉有加,嘁嘁喳喳议论不已,连连呼其不愧为“赛青天”之称号。

  虞知府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又对洛江天道:“洛先生,本府去岁方到此地任职,如今正巧年逾。

  原欲赴京述职,不想被尔等拦下。复兴安乐窝之事宜早不宜迟。既然你祖上与康节先生有如此深之渊源,

  本府便将此事全然托付于你,衙门里有关人员自会配合你行事,料想先生必不会令本府失望。”

  洛江天闻言,躬身施礼道:“草民谢大人托付与信任,您且去京城忙碌,这里的一切,草民定会料理妥当。”

  “好,如此本官便可大放宽心了,告辞!”

  言罢,又对着众位乡亲拱手一一作别,方才乘坐轿子离去,此处暂且不提。

  单说洛江天自受知府虞廷玺委托复兴安乐窝之后,便进入紧张的筹备状态。

  打从破土动工,到祠堂建好,仅用了三月有余。这期间,他夜以继日的将有关邵雍的所有书籍都逐一阅了个遍,占卜之术更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祠堂建有正房三间,皆硬山灰瓦顶。内置邵康节先生涂金漆彩之塑像一座。门额上悬“邵夫子祠”匾额一块。

  祠堂边上遍置苍松翠柏、香花瑶草。四周围乃一青砖砌成的高墙,门前竖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有对联曰:问设渔樵,万事兴亡付伊水;窝名安乐,一时寤寐到羲皇。

  大门尚有一副正联:安乐窝中标出亭长人物,天津桥畔识透南北机关。

  开祠堂那日,远近十里八乡之高贤大德皆来观瞻夫子圣颜,题诗咏叹,借以缅怀对康节先生之哀思。

  待众人散去,洛江天将齐儒生唤来,语重心长地言道:

  “儒生啊,你打小便跟着为师学医,到如今已逾七八年光阴,该教授与你的,为师并未做任何保留。

  如今为师欲要远行,怕今生你我再无相见之日。为师走后,洛家那处宅院便归你所有。

  我已与虞大人打好招呼,许你在夫子祠堂旁重开“妙医堂”,既可造福乡民,又可在闲暇时打理祠堂一应事宜。”

  儒生被他说得有些发毛,一再追问他的去处,洛江天摆摆手道: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倘若来生有缘,你我师徒自会相见。天晚了,你且回宅子休息,为师还要再与先生上柱香。”

  儒生含着眼泪,默默地退了出来,未走出多远,心里总感觉不大对劲,遂又悄悄则返回,扒着门缝,注视着洛江天的一举一动。

  只见他在康节先生塑像前焚了一炷香,三揖之后,将一个布褡裢挂在身上,随即盘膝而坐,打从怀中取出龙鳞宝扇,自言自语道:

  “道长,如今夫子祠已然建好,晚生幸不辱使命,完成了您的托付。不知是否可以穿越到大宋朝,亲瞻师颜,面聆先生之教诲了?”

  话音未落,只见宝扇突然脱手飞至头顶,发出一轮七彩霞光将其罩在当中。洛江天只觉身子陡然间飘飘升起,欲冲破屋顶而去。

  门外的儒生完全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随即反应过来,快速冲进屋内,奋力隐入霞光中,口里喊道:

  “先生,且慢离去,等等徒儿啊。”

  欲知师徒二人命运如何,请看正文。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尊神开卦更新,楔子 第四回 虞知府探秘问乡俗 夫子祠…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