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修真小说 > 世间长生仙化三生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下学堂的发展变化
  且也在张护卫这般心心念念。

  又在城外,孙修士亦是一心去往学堂的时候。

  谁都没注意。

  梁城隍和梁河神的身影却突然浮现在了城外。

  再当孙修士动用术法的急行中,背影彻底消失在城外。

  梁河神是忽然笑了起来,向着城隍道:“瞧瞧,又是一位大机缘者出世。”

  “这也是百年后世了。”城隍也是笑呵呵的,看似也是知道不少关于‘百年封界主’的事情。

  因为他和梁河神都收到了方学士的邀请。m.sxynkj.ċöm

  只不过他们没有选择去,反而依旧准备在梁城这里待着。

  哪怕他们将要元婴。

  同样,也是最早与宁道长结识的因素下,为最早道友的情谊中。

  两人所知道的事,不比诸位界主少。

  皆因宁郃都会让方学士告诉他们,告诉自己这两位老友。

  只要有合适且符合他们的机缘,宁郃身为人,自然也是有感情,更是会先偏向自己好友。

  正因为如此。

  两人知道的多,自然也知道这位孙修士今后‘不一般’了。

  也由此,梁河神还打趣道:“别说是这四成修士,哪怕是一成资质的修士,只要进了山下学堂,在那般仙灵之地,一来,必定能习得术法。

  二来,就有了最为重要的背景!

  想想山下学堂内走出的人,这身份在先天上就与其余修士不一样!”

  “背景?太俗了..”城隍听到这词,却是摇了摇头,又思索几息,才言道:“应该叫‘跟脚不凡,福禄深厚’。”

  “福禄深厚?唉?”梁河神一愣,随后琢磨几遍,不由高声大赞,觉得梁城隍一下子就说到点子上了!

  于是。

  棋盘从储物内拿出。

  这事既然聊完了,那就再来几盘棋吧。

  而也在梁河神与梁城隍,你悔一步棋,我也耍赖不算的时候。

  在三千里外的历山之中。www.sxynkj.ċöm

  一处山林内的溪水旁。

  远远看来,这里没什么奇怪。

  偶尔还有小动物在溪边河水,或是在附近奔跑。

  完全就是一副再平常不过的林中小溪景象。

  但只要破开这迷阵,就会发现周围的景象撕裂,便能来到一处满是灵雾缭绕的神仙之地。

  此处,就是如今的山下学堂。

  且其地域还是与原先一样,甚至样貌也和曾经没什么不同。

  但天地初开前的那个时候,学堂内的学生还是练气修士为主,且数有十万余。

  可如今的山下学堂内却只有九千修士。

  并且这剩余的九千修士之中已经再无练气者。

  不过,这倒不是修为低于筑基的修士,皆被山下学堂给赶出去了。

  相反,学堂内从来没有赶过人。

  而那些离开的修士之中,很多也是心血来潮,想出去走走。

  也或许和许道人一样,想要出去做一些事。

  亦或者是想去小仙界。

  想去小仙界的人,也是最多的。

  皆因他们有时从学堂内出来后,又游历五洲尘世时,总能碰到‘道不同’的新修士,也能感觉此世有些不太一样。

  尤其再当听到小仙界的传闻,听到那里不仅有五洲‘前风之气’,且很多相识的好友都去往了那里以后。

  他们便也动了心思。

  既然动了心思,那便走了,不需要什么理由,也不需要什么耽搁。

  最多就是和相熟的神官道别,或者留言几句给其余的好友后,就潇洒的去往东海了。

  同样,在北河之上的宁郃看来,这些离开山下学堂的学生,算是‘道归’于小仙界了。

  简单形容的话,就是不仅人去其他的城市了,就连心也跟过去了。

  再加上仙树一事,是天地承认小仙界,承认这为第二个‘五洲’,是身为父母的苍天,给与法修的‘新家。’

  所以,他们很大程度上是不准备回来了。

  于此,他们也算是在学堂内出师,不算是学堂内的‘在读’学生了。

  当然了,他们不管在哪里,还是可以以山下学堂内的学生自居。

  并且这些离开的学生,也确确实实以这个身份自称。

  因为每当他们报出自己的身份,那引来的都是无穷的羡慕眼光。

  而这些在外的修士,共有九万余。

  不仅大部分在小仙界。

  有的也在五洲云游,亦有人去往飞升之地,下界去往其余天地内游历。

  但一般情况下,天界中的修士是很少去往飞升之地。

  皆因这几十年过去,很多修士还是以为那里是‘闲修莫入’。

  也只有山下学堂的修士,经常接触诸位界主,又在界主讲道之后,听诸位界主聊一些闲话,继而才知道飞升之地是所有人皆可进。

  自然,这也是能去北河,能上岛,甚至能去飞升之城。

  这些事,很少很少一部分的修士也都知道。

  但能不能下界,这是界主说的算。

  界主,又虚无缥缈,在很多修士想来,可能寻及一生,若是无缘也难见到。

  不像是山下学堂的修士,只要报出自己是‘山下学生’,那接引弟子多少会开一点后门,用界主法令将人送下去。

  至于其他人,若是法修,那可能要多询问几句,问问跟脚,基本走個过程就放行了。

  要是新修士,还是不认识的,那你想去哪界,就去寻哪界的界主。

  听起来,是很不公平。

  但很多无边之海内,一身杀伐之气的接引弟子也直白承认,这就是区别对待。

  无边之海的修士一向直性子,看不惯新修士,那就是看不惯。

  而诸位界主对此没有什么看法,觉得这都是后辈的事。

  就算是闹起来,闹得再大,众界主是一条心,这晚辈还能反了不成?

  最多就是和正邪之战一样的小打小闹,给他们划千万里疆域,或者单独给他们划几方大界,让他们各自布局,打一架、斗一法就好。

  可一般情况下,要是真的发生,界主还是不希望老一辈的法修参与,因为太尬欺负人了。

  最多最多,是新修士中的法修和真正的新修士参与就好。

  毕竟如今的老一辈法修,也是今非昔比。

  元婴者太多太多了,基本都是新修士的两倍有余。

  而这些元婴法修,基本都是天地初开前的金丹修士,以及筑基圆满的修士。

  哪怕是山下学堂内的练气小修士,如今也是金丹颇多。

  同样的。

  如今还在山下学堂内的留守修士,基本都为金丹。

  并且老一辈的法修中还流传一句话,那就是‘山下九千道德丹、魂魄修得浑圆满。’

  亦为,如今山下学堂内的九千学生,皆是有化神之望。

  尤其不止如今尚在山下的学生,哪怕是早已云游万界、或是此刻在小仙界内怀念曾经五洲的学堂修士,但凡他们只要在学堂内用心学过的,那都是金丹有望,元婴可期。

  也是经过这几十年。

  很多法修,甚至天下的一些修士也都明白了。

  山下学堂才是成道之所。

  只要哪位修士进过学堂,那基本都可以提前被人唤一声,“元婴小真人”。

  不过。

  也在此刻。

  在历山外五里的林中。

  孙修士倒是不知道这些。

  因为他修为太低了,又是筑基没多久,所以很多修行界内的大事,秘闻,他都是一知半解。

  自然也不知晓,‘只要进过学堂,就必定元婴’的事情,以及为何这般的原因所在。

  可哪怕是一知半解,他也知晓山下学堂为圣地!

  更通过前几天方前辈的言语点醒,知晓了学堂之所在。

  所以也在此刻。

  他望着前方看似一片寻常山林,实则为学堂入口的遮掩阵时,便带着十分虔诚的心思,当距离学堂法阵还有九十九丈的时候,可谓是一步一停,一步一礼的向着学堂走去。

  但他却不知道。

  在他无法观察到的另一边。

  遮掩阵内的山下学堂中。

  方道士和五十余位元婴小成修士,正淡笑的望着法阵外正拘谨行来的孙修士。

  并且在孙修士一步一礼的时候。

  在方道士等人静静看着的时候。

  远处路过的一些山下修士,当见到方师与另几位老师像是观察什么时,也是好奇的走了过来。

  他这一来,也引得更多的修士来至。

  同时,他们也看到了阵法外的孙修士。

  略微一观,身为金丹的他们,也看透了孙修士的根底,知晓了孙修士只是一位筑基修士。

  当看到这些,不少修士都略感无趣,便向着几位老师一礼后,就又随心闲逛,或是找哪位道友论道去了。

  可要是换成几十年前,当一位筑基修士来到学堂,那还真是万众瞩目的高人、前辈!

  因为那时候学堂内教术的几位老师,也只是筑基境界。

  所以每当新的筑基修士来到,这肯定会让不少修士议论纷纷,甚至大规模的聚在一起讨论。

  当然,这个论,也不是背后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比如说‘这位筑基修士是哪哪哪的人士’,或者说‘我见过这位修士,知道他名字叫什么’。

  这样的话题,没人去谈。

  相反,不少修士会根据这位前辈的行走样子,还有气质风度,继而以这位前辈身上‘浅浅的灵韵’为话题,探讨什么是‘修行。’

  灵韵,就是法修踏入筑基时的感悟,继而所形成了一种气质。

  其中有和蔼、沉默、冷酷、高傲。

  这种虚幻的感觉,都可以实质的浮现于表。

  再加上修士很少隐藏自己的想法,于是在修士行走之间,基本就是把表情写在脸上了。

  这种灵韵气质,只要修士本身不变换道统的前提下,基本上也会伴随修士一辈子。

  但不是说,冷酷的修士就真的冷酷,对所有事情都淡观漠视。

  也不是说和蔼的修士,就真的和蔼,当碰到邪妖害人时,全都束手束脚的以劝为主。

  相反,和善的修士当碰到恶事时,也有雷霆之怒。

  冷漠的修士,当看到没有神官所在的地界内,那些百姓受大旱之苦时,亦会千里迢迢的请相邻的众神官相助。

  如今,在一众新修士看来,只按‘规则行法’的威严神官们,当知道这些事情,也会径直离开自身的地界,前去外界施法落雨,解大旱之苦。

  所谓灵韵,就只是一种气质,但人不是只有一种情绪。

  同样。

  也正是气质灵韵的特别,这所谓的七情六欲,也是众法修们一辈子都在琢磨与热论的修行话题。

  亦是山下学堂内最重要的‘课。’

  且每次的讨论,对于山下学堂的众修士来说,都是一种修心。

  只是这样的传统,在三十年前就渐渐消失了。

  因为那时候山下学堂是不再收人了。

  可也是不收人,又与外界隔阂起来。

  在山下学堂的众法修想来,这也是一种修心。

  随性而为,随遇而安,是所有法修的基本心境。

  莫说,这几十年过去,山下学堂里如今境界最低者,都已经是金丹小成。

  而法修只要修得金丹,这后天资质中的心性一项,已经是九成之上。

  如果没有九成,法修是修不得金丹的,也看不透生死之谜。

  可也是这般的艰难修心,使得五洲几千年过去,才出了几位元婴。

  所有的一切,都是法修先求心,再求行,最后洞虚求法,仙境求道。

  这一开始的门槛有点太高了。

  如今的修士恰恰相反,是先身体力行的求法,最后再言其他。

  且关于新修士的法,在山下学堂的藏书阁内也有不少。

  山下众修士也观过,但却没有否认与批喝,甚至还称赞过。

  因为新修士的法没错,相反还快了许多。

  只是顺序不一样而已,且最后同为求道,那就是道中之友。

  而山下学堂的修士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思,这样的平静,也是经常受诸位界主教诲,继而多多少少沾染了一些容法之道。

  也由此看出,山下学堂内的三千修士,之所以能尽皆拥有化神之资。

  其一是三十年前的修心之法,观人千百修士的灵韵,映照自身,论心论行。

  其二,诸位界主时不时的来山下学堂讲道,也是在修士们打好自身基础的情况下,奠定了向上的根基。

  其三,宁郃有意将缘法赐予学堂,且只要学生们肯学,就已经封住了所有人的下限,也提高了所有人的下限,让他们的下限不会低于一个界点。

  而这个界点,不是化神,而是洞虚之上的大乘。

  同样,在宁郃的想法中,山下学堂不是教术,而是教人成仙的地方。

  但如今,孙修士却不知道这些。

  相反,他是迷茫又拘谨的被方道士等人接进来,然后就这样融入到了学堂中去。

  就这样,五十二位元婴师者,九千金丹弟子,还有一位筑基小师弟。

  这就是孙修士目前的处境,也是他如今的‘师门跟脚。’

  且随时间过去。

  在孙修士入山下学堂五日后,慢慢开始适应周围都是金丹高人的师兄时。

  同在北河。

  宁郃看到山下学堂一事暂落后,也大致整理完了三千小神通。

  对于算是自己亲手打造的山下学堂,宁郃还是很重视的。

  因为这未来的九千仙者,也算是自己座下的半个学生。

  这总是要教一些东西的。

  同时。

  宁郃又等待了一会,看到云鹤等人论道多日,终于结落之后,也向其言道:“我有意三日后于山下学堂讲道,传神通之法,诸位道友可愿同行?”

  “法主有令,自愿往!”云鹤等人一笑,收拾了云上的桌椅板凳,茶水瓜皮。

  随后,众人又一同向着山下学堂行去。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世间长生仙化三生更新,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下学堂的发展变化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