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留给周皇后和夏如雪到宁远之后的准备时间就十分少了,但是她们也都明白,跟朱慈烺的大婚相比,还是安全更为重要,按照朱慈烺的说法,这大婚的事,他连吴三桂都没有提前告知,更不会让满清人知道此事。
这十天时间,已经足够盛京知道中前所的事了,也足够他们做出应有的反应了。sxynkj.ċöm
多尔衮的确是在中前所被吴三桂突袭下来之后的第五天得知了此事,但是相比于阿济格在宁远的失败,他并未把此事太放在心上。
按照多尔衮的说法,这种事他不会去管的,巴不得吴三桂过些时日再把剩下的那两个城池也给打下来,因为这样能分散宁远的守军,到时候他再去攻打宁远,吴三桂就会是个尾大不掉的结局,不知道会比之前攻打宁远容易多少。
观察了几天之后,见盛京压根就没什么动静,朱慈烺和吴三桂自然不会傻到真的去攻打另外的两个城池。
这一日,吴三桂经过小半个月的时间已经把中前所的守卫之事安排的差不多了,他把自己在中前所的安排全都告知了朱慈烺。
对于吴三桂的安排,朱慈烺自然是放心的,等到吴三桂把自己的事都说完了,朱慈烺叫住了他。
“父皇对你的封赏既然已经下来了,虽说不过是个伯爵,但跟孙传庭相比,总兵你尚且年轻,追上他,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吴三桂还以为朱慈烺这么说是因为他被选为了伯爵,比孙传庭的侯爵低了而不满呢,刚要出口解释,朱慈烺的下半句话已经开始了。
“既然你已经是伯爵了,也就算是我大明皇族的自己人了,有一件事,本宫一直没跟你说,就是怕影响了你之前的用兵,现在既然盛京那边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来侵扰咱们了,这件事应该也能如期进行了,按照父皇和母后的安排,再过半月,本宫就在这宁远的行宫里迎娶太子妃!”
“迎娶太子妃?在这宁远的行宫里?这……臣整日忙于战事,臣疏忽!还请殿下恕罪,这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怎么还能来得及?”
吴三桂也是在朝为官多年了,朱慈烺这个太子要迎娶太子妃,那就是以后的皇后,这可跟他们这些寻常臣子成婚不一样,繁文缛节是少不了的,都已经剩下半个月就要成婚了,这太子妃还没到位呢,宁远的行宫里还什么都没准备呢,半个月的时间在吴三桂看来自然是不够的。
既然朱慈烺要在宁远的行宫里面成婚,那他吴三桂就是东道主了,朱慈烺的大婚他要是没安排好的话,不光是朱慈烺,远在北京城的朱由检也是不会高兴的。
“此事你不用担心,母后和礼部已经把能准备的都在北京城准备好了,到时候尽量运送到这来就行了,大婚的事,你知道就行了,不用参与其中,今日本宫跟你说,是盛京没有动静的话,本宫就要让母后和准太子妃过来了,这一路上的安全,还得你来负责本宫才放心。”
的确,大婚的事朱慈烺本来也没想要让吴三桂组织甚至是参与,因为在宁远他始终都算是有着更重要的事要去做的,因为这一次不光涉及到了太子妃,还涉及到了周皇后,朱慈烺不能大意了,就算是到时候陆远也会找些人马去保护他们,但锦衣卫和禁军的数量终究是少,再加上吴三桂安排的人马,才算是给这件事上了一层保险。
“殿下尽管放心,要是皇后和太子妃在出关之后遭遇了什么不测,臣宁愿以死谢罪!”
吴三桂在这件事上还是十分感恩的,他当然也知道自己是做不好这些事的,朱慈烺直接把他抛出了这些事之外,对于他也就算是分外开恩了,剩下的事,他自然也就得做好了才行。
“等她们到了之后,要是需要布置什么,你帮着安排一些熟悉宁远的人手就行了,本宫以为,此事你夫人就能办好。”
吴三桂自然是承认朱慈烺所说的,因为朱慈烺就算是没来的时候,张夫人也是一直在帮着他负责一些杂事,对于宁远几乎就没有张夫人不熟悉的地方了。
朱慈烺跟吴三桂定好了周皇后和夏如雪到宁远的事的时候,已经得到了消息的朱由检也已经对此事做出了安排。
虽说大明的形势依旧是不容乐观,但是朱慈烺到了宁远之后,不光抵挡住了满清的一次可以说势在必得的进攻,而且还把中前所给夺回来了,对于大明的官吏和百姓来说,夺回来一个中前所可要比抵挡住一次进攻提士气多了。
尤其是大明的百姓们,他们当然不会知道满清在拿下那三个城池之后几乎就没有设防,他们想着的是大明终于有勇气了,有作为了,既然现在敢于把丢了的城池给拿回来一个,那接下来自然也就能拿回来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最后把七个丢了的城池都拿回来。
就算是朱慈烺在回报北京城的书信中和各种文书上也都已经把功劳给了吴三桂,再加上这打仗的事儿也的确一直都是吴三桂在负责呢,百姓们也是把这功劳都安在了朱慈烺这个太子身上。
因为早在潼关之战他们就已经发现了,当朱慈烺没有到汝州的时候,孙传庭跟李自成之间不算是有谁获得了胜利,但是朱慈烺去了短短的时间,李自成就损失了大半人马,几乎一年之内都不可能有机会打回去了。
现在朱慈烺到了宁远也不过就是才一两个月的时间,不光把满清的进攻抵挡下来了,而且把中前所直接拿回来了,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吴三桂是一直在宁远的,没有朱慈烺前去的时候,他就是没能把中前所给拿回来,这也是事实。
所以就算朱由检是大肆封赏了吴三桂,谁也都知道吴三桂在带兵打仗上的确是有着不小的能耐,但是没有朱慈烺的到来,谁也都不信吴三桂自己就能取得如此的成就。
朱慈烺的名声在大明境内越发的响亮了,甚至不少百姓在私底下议论,说是朱由检身为皇帝,让朱慈烺这么早就监国的决定足以弥补他之前当了十几年皇帝犯下的所有错误。
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喝了酒之后私下说不如朱由检过两年就把皇位直接禅让给朱慈烺才好,那样的话说不定大明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再发展成太祖皇帝在的时候的模样。
当然,这些话并没有给他们招致杀身之祸,因为朱由检早就已经下了皇命了,民间但凡是说朱慈烺好的百姓,不管说的是不是过分,都不能处置,就算是涉及到了他也不能处置。www.sxynkj.ċöm
朱慈烺大婚,不光让朱由检心里有了底,他一方面是想要让朱慈烺有个人照顾,更重要的是让朱慈烺有个后,最好是让他自己有个皇孙,这样朱慈烺的太子之位自然也是更加稳健的。
准备完了之后,周皇后和夏如雪由三千禁军护送着,再加上一个礼部侍郎带着不少礼部的人和准备的物件,就踏上了去宁远的路。
因为有不少物件需要运送过去,正常两到三天的路程他们足足规划了五天,再加上这个季节已经马上就要入冬了,宁远周遭已经时不时的就要飘雪了,这对于护送的人和运动的物件,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周皇后并没有选择跟夏如雪分开走,而是二人同坐在一驾大马车之中。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扶一把大明更新,第146章 臣疏忽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