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第二条政策一出来,奉天殿内诸藩藩王和一众朝廷高官的脸色都变了。

  对于藩王来说,这条政策无疑证实了他们之前的所想,朱棣这是要让各藩的藩王嫡长世子留在京城当质子。

  这是一件坏事吗?对于各藩来说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坏事,毕竟在封地即便再怎么被限制在王府中,那也是一地藩王,是逍遥自在的王爷!

  甚至于可以说除了皇帝,大明就属王爷最大了。

  这要是将各家嫡长子都聚集在京城当质子,别说各家藩王没有二心,就算真有人想要起兵造反,也得掂量掂量到底舍不舍得拿自家的嫡长世子去换皇位。

  要知道嫡长世子在这个时代可是非常重要的,大明朝虽然闹了一次靖难,但这皇位传承大抵上还是要按照儒家礼法论嫡论长的。

  虽说也不是不能论一论贤,大体上来说嫡长子继承法还是无可争议的。

  若只是入京为质倒也还好,可要是真闹到了藩王起兵造反,皇帝要砍王世子脑袋的时候,这嫡长世子的身份可就变得非常重要,而且令人尴尬了。

  毕竟,你要是连嫡长子都能舍,那自然说明你是个不世枭雄,为了皇帝的位置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

  而这在正统儒家看来,可就非常的丢分了,甚至可以被批驳为有违圣人大道,令天下的儒生都不愿意为你效力的地步。

  别的不说,朱棣当年奉天靖难,这还是打赢了都有方孝儒等一大批建文旧臣不愿意为他效力,时至今日依旧有人觉得朱棣是篡位,得位不正。

  朱棣这还只是抢侄子的位置,要真哪个藩王敢冒着丢掉一個嫡长子的风险去造反,后果可想而知。

  如今说到底还是儒家正统,这上千年的文化传统沿袭传承,许多东西都已经深入血脉,等闲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就算是朱瞻埈这种手握翻天之力的金丹真龙,想要去变革也要徐徐图之,不是说朝堂之上推崇一门新学就能够成事的。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到最低层的读书人和老百姓,都是受着儒家思想上千年的文化熏陶出来的,儒家那一套东西早已经深入骨髓。

  单凭一朝新政,是根本没有办法扭转这些人的观念和思想的。

  甚至于不说人亡政息,可能几年朝堂争斗之后,新政就会不了了之。

  只有真正的社会发展了,到了一定的新阶段,儒家原有的那一套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的时候,这一切才会崩塌。

  但即便如此,哪怕是到了几百年以后,儒家思想的根子却依旧存在,没了的只是那些束缚的礼教和八股取士罢了,真正的儒家思想早已与整个文明与文化融为一体,想要分离根本不可能。

  如果用一些比较谜语人的说法来说,就是大道不可改,天命不可违。

  对于朱瞻埈这等有神通和未来见识的人来说都是如此,对于这些藩王与朝臣来说,就更加是如此。

  所以,当朱棣一番藩王轮番进京、世子入京读书的决定抛出来之后,这奉天殿内虽然议论纷纷,却并未有人真个站出来反对。

  藩王不敢反对是畏惧朝廷势大,到底不是人人都有当年燕王的本事,可以一藩战一国,最后硬生生掀翻了龙庭自己做皇帝。

  至于这奉天殿内的满朝文武,则对这件事表现的乐见其成,毕竟说到底大家都是朝廷的臣子,不是藩王的臣子,所思所想皆是巩固皇权,奉行儒家君君臣臣的那一套,他们并没有理由去反对皇帝限制和控制藩王。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各家藩王虽然心里凄苦,但却也没有什么多的话好说。

  眼前这个四个虽然说的客气,是让各家藩王世子进京读书,算是给兄弟们留足了面子。

  但若有人不愿意,站出来说些什么怪话,那就会直接变成藩王世子入京为质,一点脸面都不留了。

  说完了这件事,一众藩王和朝臣都觉得今天晚上大事可能也就这么多了,当下就有人准备站出来,按照事先计划好的参奏朱瞻埈妖言迷惑君王之事,誓要将他从皇帝身边赶走!www.sxynkj.ċöm

  圣天子身边,怎么能够有这种妖言惑众,蛊惑君王追求长生不老的奸佞呢?

  就算朱瞻埈是太子亲子,是皇亲,不能杀他也要把他关进凤阳高墙圈禁一生!

  然而就在有人准备起身掏出袖筒里的奏折的时候,朱棣却又开口说道:“说起来,朕也是做了皇帝以后才明白当年皇考的不易,他老人家把咱们兄弟分封到边疆,又给了众兄弟统兵之权,为的就是能够抵御边疆祸患。

  只是建文这个小王八蛋!削藩之策毁了当年皇考的一番心血,也逼死了十二弟,朕这才不得不起兵奉天靖难,诛除方孝儒、黄子澄等一干奸佞!

  幸得皇考庇佑,朕靖难成功,遥想众家兄弟还在塞外苦寒之地,于心不忍便想将诸藩封地置换到内地,也好让各家藩王享受一些富贵……”

  朱棣提起了当年靖难之事,这话也就只能他自己说了,朝堂上并没有人敢于接这个话。

  只是除了靖难的事情,朱棣又提到了诸王的封地,这让一众藩王脸都白了。

  不是吧?朱老四!你要我们把儿子送进京城当质子也就算了,现在还想要动我们的封地?

  当下就有藩王打算开口,然而宁王却抢先站了出来,对朱棣说道:“陛下仁善,顾念兄弟之情,众兄弟都是感念在心的,只是咱们这些藩王说到底都是皇考的儿子,皇考当年把我们分封到地方就是为了保卫大明江山的!

  去年蒙元犯边,淇国公战死沙场,四哥你更是亲帅大军御驾亲征,这要是在当年,他蒙古人哪敢犯边?光是臣弟的宁王藩就能让他有来无回!

  臣弟不才,恳请皇兄让臣弟把封地移回大宁,重整宁王卫,宁王一脉将世代为我大明镇守边疆,也让蒙古人再也不敢犯边!”

  宁王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顿时让整个奉天殿里变得鸦雀无声。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十七筝更新,第一百零九章 宁王请缨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