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宁坐在马路旁,看着车来人往,人们行色匆匆的从医院门前走过,每个人的脸色都写满疲惫和痛苦。

  他不由的想起电视里经常会有个光头对着一些“看破红尘的”人说:“痴儿……痴儿……”

  因为我们这个婆娑世界的等级比较低,所以能投胎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差不多的素质。

  有些佛和菩萨因为大发慈悲之心,会过来给众生上课,告诉大家,“同学们,要好好修炼,争取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而他们最经常讲的,就是“贪嗔痴”,他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sxynkj.ċöm

  因为如果不加以控制,人类文明就会毁灭。

  我们这个世界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类的贪嗔痴造成的。

  古代圣贤都号召人们要道法自然,向天地学习,敬畏万物。

  工业革命之前,大家各顾各的,自给自足。

  工业革命之后,资本崛起,开始榨取人们剩余价值。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采用四个办法:

  想方设法延长工时,假如每个小时工人创造100元的财富,他能拿到80元,剩余的就是老板的,因此打工人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比八个小时,老板赚的多,所以要不断加班,工作时间越长,老板赚的更多,996这样的工作制度很划算对于老板。

  千方百计降低人工成本,比如一个打工人一个月工资5000肯定比8000合算,因此老板要把工作考核严苛一点,尽量扣钱扣绩效,减少奖金,另外要不断的优化员工,老员工可能工作熟练度好一些,但是工资高而且工作精力差知识老化,所以要及时把他们清除出去,不断找新人,既可以增加活力与流动性,又可以给老员工压力新人工资低但是要求进步快,所以会拼命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老员工成本,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员工奋斗,提倡他们内卷,可以降低成本,这样也可以获得剩余价值。

  更新机器设备,尽量用机器代替人工生产,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安全隐患,还可以化解劳动纠纷,不需要签合同,另外尽量减少雇员,尽量外包业务或者使用劳务派遣工,大幅度降低用工成本。

  学会腾笼换鸟,尽量到交通尚可但经济稍落后的地区建工厂,降低用地成本和用工成本,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尽量获得税收方面优惠政策,同时采用网上销售渠道,降低实体店的费用和货物积压成本。

  资本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断的海外殖民,开拓市场,造成席卷全球的大灾难。

  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尤其是核弹的发明和使用,大家才由直接的军事掠夺,变成相对温和的经济战争。

  接下来的统治者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样的统治方式,就是激活人类的欲望,这个欲望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几千年来,圣人一直教化世人要竭力避免的。m.sxynkj.ċöm

  仔细想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深受其害。

  从小到大,我们伴随着“贪”这一个字一路走来。

  从贪学业、贪事业到贪爱情,贪财富,贪名誉,再到贪健康,贪长寿等等,我们想要自己的一切都圆满,好了还想要更好,然而不管是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遗憾,这是无法避免的。

  人类繁衍至今,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源,无非就是两种方式,一个是游牧文化,一个是农耕文化。

  然后顺应天灾人祸传承至今。

  而如今的时代,附加了很多东西,而这些附加的东西绝大多数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满足欲望。

  每个人类个体就像一粒河沙,在河水的裹挟下,身不由己的随波逐流,甚至不能停下来思考一下何去何从。

  悠久的人类历史,从未像今天一般的不自由。

  车贷、房贷、教育贷、消费贷、甚至整容贷……

  每个夜晚,人们都不能安然入睡,只能掏出手机刷刷视频,看看小说,跟着傻笑,短暂的麻痹自己。

  天一亮又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见不想见的人,说着不想说的话。

  人们总是安慰自己:退休就好了吧!

  退休真的能好起来吗?谁也不知道,也不敢去想,如果没有这个期盼,或许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人类的欲望就像洪水猛兽,一旦放出来肯定会失控。

  而如今却拼命的催着人们放出更多的洪水猛兽:你看谁谁谁买房了,谁谁谁换车了,谁谁谁的孩子读什么书了……

  人性之贪在于,得不到的时候心总在骚动,非常渴望得到,名利地位伴侣金钱,都是如此;一旦得到,还想要得到更好的,更有价值的,更有地位的。

  得陇而望蜀,骑驴而找马,总是不满意,总是想替换,总愿攀高枝。

  甚至有些人和事儿对你不理不睬,还要抛弃自尊当个舔狗去祈求一个得不到的。

  人性之贪,一竟于斯。

  人性之嗔在于,稍有不满,就要愤慨异常;丝毫逆境,就要愤懑不平,抱怨不止。

  好似这个世界要围绕你转动,世上之人,都要时刻关注你,关心你,关爱你,让一切的资源和注意力都在你身上。

  顺心如意,就开怀大笑;不顺心不如意,就大发雷霆,恨不得过上理想化人生,理想化目标才让自己开心高兴。

  人性之痴在于,痴心则妄想,痴心则错怪。

  不明事理,不合逻辑。

  从来不看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从来不看思维上的因果存在。

  动不动搞点忠诚度测试,检验各种关系,动辄上纲上线,把一切问题都政治化。

  小事儿说成大事儿,大事儿说成要命的事儿;经常阴阳怪气,尖酸而刻薄,非恢弘而大气,很少堂堂正正;经常猜忌别人,以己度人,不相信世上的简单与善良存在,不相信世界上有温暖真诚的情感,必须一个人玩所有人才安全,必须一个人占有所有便宜才靠谱。

  而除了自身修炼,没有任何办法。

  在生活中,大家都会相信“眼见为实”的道理,可是在很多佛经中,佛却孜孜不倦地为我们传达着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

  佛说众生是无明的,就像那个盲人一样,并不能看清眼前这个世界,不过我们正常人与盲人唯一不同的便是,造成我们无法看清世界真相的原因,不是生理上的缺陷与局限性,而是知见中的业障和所知障。

  《维摩诘经》说,释迦牟尼佛和舍利弗之间,有一段关于“世界净与不净”的论述,佛说,心净则佛土净,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佛菩萨的内心是清净的,所以他们看到的世界也是庄严无比的。而众生呢,经文中是这样说的:“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也就是说,众生由于内心的各种贪嗔痴妄念,形成了强大业障和所知障,遮蔽了自己的智慧,所以只能看到污秽充满的世界,而不见清净。

  所以在佛看来,我们众生的肉眼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是带有各种偏见的,我们只能用肉眼的分别心观世界,而不能用慧眼的平等心观世界。

  有一次,苏东坡到金山寺与佛印一起坐禅。坐了一炷香的时间,苏轼觉得身心畅快,内外通泰,便忍不住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

  佛印看了看东坡,点头称赞道:“像一尊佛。”东坡顿感高兴,佛印也随口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说:“像一堆粪!”佛印听了,并未生气,反而付之一笑。

  苏东坡高兴地回到家,告诉苏小妹说:“我今天赢了佛印。”而苏小妹却不以为然地说:“哥哥,其实今天输的是你,佛印禅师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为粪。”

  丁一宁正想得出神,阿银打电话叫他回诊室:“一宁哥,有个患者来复诊,需要您回来。”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靠自学中医来修仙更新,第247章 贪嗔痴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