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重刑犯的处置后,卢忠俯首行礼,归班入列,回到熟悉的角落里。

  见好就收,不抢风头,是每一位锦衣卫指挥使的必修课,若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早晚得脑袋上中十枪是自杀。

  而后的早朝,氛围变得诡异起来。

  诸位文武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站出来说话。

  见此,成敬向前一步,朗声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闻言,一位御史站了出来,清了清嗓子,俯首道:“陛下,臣有事奏。”

  “宁阳候陈懋……”

  没等这位御史将话说完,朱钰便挥挥手,打断了他。

  “行了,朕知道了。”

  “此事,朕早已有所决定。”

  “相关详细会在之后,拿出来说。”

  “现在,莫要多提!”

  文武大臣们和皇帝相处了数月,大致体会到了当今这位皇上的风格,对皇帝的性格,各自都有些猜测。

  皇帝和大臣们相处了这么久,又岂会不熟悉他们的手段?

  看这御史撅起屁股,朱钰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

  无非是想炮轰宁阳侯陈懋,给这位老将扣帽子,不管这帽子是否合适,是否恰当,反正就是得扣帽子。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总是能找到看似说得过去的理由的。

  这样就方便皇帝处罚宁阳侯陈懋,名正言顺的克扣掉对他的奖励,甚至更进一步,直接吃掉宁阳侯陈懋的全部家产。

  到时皇帝吃肉,他们喝汤,所有人都能分润到好处。

  朱钰对此事早已盖棺定论,他的底线摆在这里,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绝不能因封无可封,就随便找个由头,把人功劳磨灭掉。

  此时自然就不能任由这御史乱说话。

  不然也是一件麻烦事!

  这御史看到皇帝这副姿态,顿时有点傻眼了。

  难道陛下没看出自己是打算给陛下递刀子,方便处理掉宁阳侯陈懋么?

  可如果陛下不清楚此事,又为何说出这些话来呢?

  难道陛下……

  这御史想到了某种可能,神色犹豫,嘴唇蠕动片刻,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乖乖归班入列。

  他想警告皇帝,任由这种地方军阀成长,不加以打压,容易养虎为患,让地方军阀有了反抗皇帝的可能。

  确实,宁阳侯陈懋一生尽忠职守,除了晚年自污,人生履历极尽完美,不像是个会造反的人。

  但皇帝宝座的诱惑摆在眼前,天下第一人的诱惑摆在眼前,权力巅峰的诱惑摆在眼前……

  谁又能确定,陈懋真不会造反呢?

  就算他不会造反,那他的儿子,他的孙子,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陈懋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放在古代是人瑞,活一天就是赚一天。sxynkj.ċöm

  皇帝将他的功勋兑换成奖励,最后终究是落到他儿子他孙子身上。

  宁阳侯陈懋确实很完美,可谁又能肯定,他的儿子和他的孙子,也能像他们的老子一样完美呢?

  指不定这些人脑子一抽,就造反了,这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

  但在考虑到于谦后,御史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从里到外,于谦简直完美的诠释了一个权臣该是何等模样。

  一面军权在握,一面文臣崇拜,朝中文武百官皆在其手,唯独勋贵集团对其不满。

  像这样的人,一声令下,就能令整个大明崩裂!

  陛下连他都能容忍,区区一个宁阳侯陈懋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御史选择了闭嘴。

  旁观的文武百官们见到这一幕,眼神若有所思。

  “当今这位陛下和先帝相比,无论是性格还是风格,差距都太大了。”

  “可万万不能抱着以往对待先帝的态度对待陛下。”

  “否则,这位御史仁兄,就是前车之鉴啊。”

  想到这,陆续有文武官员出列,上奏了一件又一件事。

  奉天殿的氛围再次热烈起来,一副君圣臣贤的模样,仿佛先前文官对皇权的挑战根本就不存在似的。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早朝顺利结束,许多文武三五结伴,急匆匆的离去。

  今日早朝上公开的农庄法一事,实在过于震撼,他们需要赶紧找个合适的地方聊聊该如何应对。

  此法之改革,满朝文武,从上到下,都会受到影响,没一个能跑得了。

  ——除了于谦,于谦是真的穷,浑身上下最值钱的,还是皇帝赐给他的宅子,其他就再无一物了。

  早朝之后,还有小会。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农庄法的公开,放在早朝上进行,具体该如何落实此法,则在小会讨论。

  这次的小会,重量级的大臣,全部到位,一个都没有落下。

  文官之首,王直。

  勋贵之首,张輗、张軏。

  武将新贵,石亨。

  大明权臣,只手遮天,皇帝面前红人,少保于谦。

  礼部尚书,定下皇帝号为景泰,三朝老臣胡濚。

  就连即将离开,暂时还待在京城,尚未去治水的徐有贞,都参与了这次小会,代表着言官的利益而来。

  可以说整个大明最杰出的人才,大多聚集在了此处。

  谈论正事之前,还需有所铺垫,能在小会上被提出的事,哪怕是铺垫,都不是件小事。

  一群大臣环绕在巨型勘與图四周,神色严肃。

  于谦伸手抓起长杆,指向山外九州。

  “陛下,微臣这次巡视九州,碰到许多山匪恶霸,为祸一方,鱼肉百姓。”

  “然这些绿林劫匪,并非大患,遣官军镇压即可。”

  “真正的大患,在于瓦刺。”

  “也先贼心不死,本部大队撤回草原,却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劫掠山外九州。”

  “这些部队全是马军,不与官军正面作战,往往是劫掠屠杀一地,放火焚烧村镇后,便立即一退千里,官军追之不及。”

  “这,才是真正的大患。”sxynkj.ċöm

  于谦目光扫视全场,唯独对皇帝,露出了一丝笑容,点点头,继续道:“是以微臣判断,来年开春,瓦刺必将再次大举南下!劫掠九州!”

  “军屯之法,必须恢复,若不如此,大战爆发,大明该如何阻挡?!”

  此言一出,全场大臣面色骤变。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更新,第二百一十二章 暴雨!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