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历史小说 > 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 > 第32章 (九十四)回马枪
  (九十四)回马枪

  一连三场大捷,让谢万喜上眉梢,虽然敌军首级一个没有拿到,但敌军的军旗兵器却实实在在缴获了不少。sxynkj.ċöm

  军旗,是一支军队领军主官的象征,从领军主将到下面五十人的队,十人的什,五人的伍。都有不同的军旗。

  在战场上丢失了军旗,往低了说挨一顿军棍,往高了说就是人头落地。

  自己这边没有斩首之功,让燕人自己斩首也是一样,还省去了自己许诺过的赏金,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缴获的战利品,让谢万在晚他两天率军抵达的郗昙面前,大大的风光了一把。

  在迎接郗昙的酒宴之上,多喝了几杯的谢万得意的说道:“重熙你再晚来几天,我就把燕军赶回黄河以北啦!”

  谢万的得意忘形,把急急忙忙赶来想要助谢万一臂之力的郗昙气的不轻。

  但郗昙为人还是谨慎,并没有做出派兵抢功的事情来。

  但当几天之后斥候探马传来燕国军队拔营起寨,已经从洛阳城下向孟津关撤退的时候,郗昙和谢万一样就坐不住了。

  燕军主将慕舆泥,郗昙是打过交道的,在他的印象里,慕舆泥虽然作战勇猛,但不擅长谋略。说是莽夫有点贬低慕舆泥,但的确算不上什么有勇有谋的人物。

  也许是燕军后方出了事,或者是缺粮了。毕竟他们屯兵洛阳城下这么久,八关联手坚壁清野,燕军没有得到多少补充。

  从燕国劳师远征,后勤粮草出问题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前次桓温北伐苻秦,就是因为粮草不济才半途而废的。

  粮草,是大军出征最重要的问题。谢万这次强行出兵,要不是他们家底子厚、人脉广,沿途郡县鼎力支持,他们早就断粮了。根本走不到伊阙关这里。

  再次派探马查明了燕国军队的确从洛阳城下撤回了孟津关,谢万郗昙各领本部的两万兵马,共计四万精锐,进驻了东都洛阳。

  陈祐见到援军,喜极而泣。洛阳守军少,粮食更少。能坚持到现在,粮仓已经见底了,再没有援兵,他不是投降就是饿死,再就是学慕容鲜卑吃两脚羊了。

  谢万郗昙两路大军进驻洛阳之后,陈祐掏空家底,大摆筵席,为两位主将提前庆功。

  肃清贼兵,援救东都洛阳,让鲜卑胡虏此次远征劳而无功。这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大功一件。

  庆功宴一直喝到后半夜,谢万郗昙和陈祐才在亲兵的搀扶下回去休息。

  就在第二天午后,谢万郗昙陈祐,三路大军主将酒醒起床后,准备商议是否乘胜追击,一举击溃入侵之敌的时候。

  派出去的探马回来报告紧急军情。燕军杀了个回马枪。大军还没有到孟津关就调头回来了,现在直扑洛阳。

  谢万郗昙和陈祐都觉得不可思议。燕军这是唱的哪一出?三个人先后从议事的官厅走出,走上了东都洛阳的城头。

  只见洛阳城外,一队队一列列的燕国士兵鱼贯而来,走到洛阳城下停住脚步,摆出了攻城的架势。

  东都洛阳的四面都站满了燕军,他们竟然把洛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不能让他们把城围死!”郗昙最先反应过来,急忙说道。

  要是让燕军就这么顺顺当当的把洛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对自己一方的士气杀伤太大了。借着这几天几次大捷,部下士气正盛的时候,出去冲杀一番,如果能够得胜,就借机会扩大战果,即使出师不利,也能转身回城。壹趣妏敩

  谢万没有亲自上过战场,这时候见到对面的燕军旌旗招展、队列严整,他已经被震惊的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了。

  郗昙看谢万这个样子,也不再和他多说废话,让陈祐在城头见机行事,他回到自己军中,点起五千人马,出城要找燕军决一胜负。

  洛阳城南北长九里七十步,东西宽六里十步。城足够大,但城门可没那么大。五千人马要是有序的出城,从北面城的夏门和谷门同时出城,最快需要一盏茶的时间,等在城外排好阵势,最快也需要一刻钟的时间。

  郗昙率领着部下五千步兵,踩着进军的鼓点,步履稳健的向城外行进。完全无视城外那人喊马嘶的一片嘈杂之声。

  等列好阵势,鼓点一变,五千士兵一起开口一声大喝,气壮山河的声音把对面的战马都惊得嘶鸣不已。

  郗昙对于燕军没有趁着他结阵的时候进攻,感到有些疑惑,“燕军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的仁义之师了?不趁我阵脚未稳上前突袭,难道想等我结好阵势,堂堂正正打一场吗?”

  就在他疑惑之时,燕军阵列有了变化。

  只见一匹匹战马结队而出,战马与战马之间有绳索相连,战马步调一致,整体压过来,就像一堵移动的城墙在前进。

  “连环马”,郗昙听说过这种阵列,好像当年魏王冉闵就是被这种阵列打败的。当下,郗昙心头就是一沉,要坏!对面燕军主将不是慕舆泥,而是大燕太宰慕容恪!

  慕容恪,至今未尝一败!

  随着那一列列紧紧挨在一起的战马队列向他的步兵阵列压过来,骑在马背上的燕军骑兵纷纷张起了手中的弓箭。

  郗昙的步兵阵列没有走出洛阳城头弓箭的保护区域。

  如果燕军冲阵,那么洛阳城上的士兵就可以射杀燕军,以保护本军阵脚不受冲击。

  但如果对面燕军不冲阵,而是射箭,那城头上的士兵是无法对自己阵列起到任何帮助的。

  这个时候如果还是硬要打一场,十有八九自己会输。

  郗昙见势不妙,急忙发出命令,鼓点一停,锣声响起。晋军步兵一队队按着平时训练的节奏,慌而不乱的向洛阳城中撤退。

  一般来说,撤退的时候是一支军队最脆弱的时候。

  再强的军队,看到同伴后撤,心里也难免会产生动摇。凭什么别人可以逃命,自己就要拼死断后?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军阵一乱,士兵争相逃命,大罗神仙来了也无法挽回败局。

  幸运的是,在郗昙鸣金收兵之后,燕军连环马也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并没有乘胜追击。

  (九十五)洛阳城破

  看起来,燕军并不想和他们打上一场硬碰硬的肉搏战。

  对于燕军一再表现出来的“仁义”,郗昙百思不得其解。

  而此时,慕舆泥也问着太宰太原王慕容恪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乘胜追击?”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说到这里,慕容恪看了一眼慕舆泥,看得出来,慕舆泥还没有完全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慕容恪继续说着。“这些天,用兵之法你也听了不少,但你还缺少实战上的随机应变。此番大战结束,得胜班师回朝的时候,你就差不多可以出师了!”

  燕军在太宰慕容恪的指挥下,先是对洛阳城围而不攻。后来探知援军已到,便用三支人马的诈败,诱敌深入,让两路东晋援军四万人马进入了洛阳城。之后一记回马枪杀回来再次包围了洛阳城。

  之前围了洛阳城一个月,洛阳城内三千多人马就几乎把洛阳城粮仓吃空。

  现在又一下子进来四万张嘴,看他们吃什么?

  大燕国太宰太原王慕容恪再次发出命令。“所有士兵,挖壕沟、筑高墙,要把洛阳城围死困死!”

  回到洛阳城中的郗昙,再次走上城头,当他看到燕军开始挖沟筑墙,他就知道完了。

  燕军这是完全要把他们困死在洛阳城里。

  刚才自己要是决死一战,也许还有机会冲出去几个报信的,现在恐怕一个都跑不出去了!

  “燕军围城两月有余,城中粮尽,士兵先捕民以食,后自相残杀而食。待到岁初,城中尽绝,谢万郗昙陈祐皆自尽殉国。四万将士尽没!洛阳城陷!”

  当谢玄死里逃生把洛阳城被燕军攻破,谢万郗昙四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东晋朝堂的时候,东晋朝堂满朝震惊。

  而当谢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则一病不起。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谢玄只是说出了他删减过的事实。被困半月之后,当城中能吃的都被吃尽的时候,很多将校士兵是想要开城向燕军投降的。谢万作为一军主将,出面弹压,力斥军士不能以死报国,是士卒之耻。

  而早从出兵之日就对主将恨之入骨的士兵们,终于在这次发泄了他们早就堆积在心中的怒火。他们一拥而上,杀了谢万,继而逼迫郗昙带领大家出城投降。

  郗昙见士兵群情激奋,被逼无奈,在士兵的裹胁之下,向城外的燕军发出愿意投降的请求。

  可令城中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燕军拒绝接受投降。此时洛阳城外,围着洛阳城一周,已经被燕军筑起了高高的土墙。如果燕军不接受投降,洛阳城中连只鸟都飞不出去,如果那只鸟还没有被吃掉的话。

  燕军不接受投降,就是要让洛阳城里的所有人,自生自灭。在经过几天的喊话之后,郗昙终于确认了燕军的真实意图,绝望之下,郗昙自尽以谢天下。

  此后,没有了主将约束的洛阳城中一片大乱。士兵们先是对洛阳城中的平民百姓下手,后来就是互相下手。直至洛阳城死绝死尽。

  谢玄是怎么样坚持到洛阳城破,燕军入城的时候,谁也不清楚。但他的确是在燕军入城之时,趁乱逃回来的。

  征讨大都督、南郡公,桓温的府邸,郗超与桓温相对而坐,两人并没有如往常一样手谈一局。

  “依法度,我应该回家守孝的!”沉默良久,郗超才开口说话。

  “谢万贪功,郗昙失察,以至四万将士折损殆尽。此战非是燕军太强,实在是我军自败!”

  桓温像是懊恼的数落着导致大败的两个罪魁祸首。可看他的表情,却一点悲伤都没有。

  “景兴当真要回家守孝?”桓温压低了声音,悄声的问郗超。

  郗超虽然脸上有悲戚之色,听到桓温的问话却是摇头,“大计将成,岂能受困于流俗?此时正是北伐燕国,为叔父报仇雪恨之时!”

  说完,两人相视而笑。

  “但还需要再等待一时!只一时!”

  几天之后,皇帝诏令抵达征讨大都督、南郡公桓温府邸。命桓温掌豫州荆州诸军事,整军以抗燕国。桓温辞而不受。

  之后,第二道诏令抵达,命桓温掌荆州豫州司州雍州四州诸军事,整军以抗燕国。桓温再次辞而不受。

  “司州雍州在洛阳以西,这是让我去找燕国要回自己的军队?既然当初不用我,那现在用我,价码就要开的高一点才是!”桓温嘴角泛起轻蔑不屑的笑容。

  “徐兖二州诸军事现由家父接替家叔父执掌,南郡公若只掌荆豫司雍四州,目前来看还是薄弱了些。还是再等等!”郗超的父亲郗愔在第一次诏令的时候,同时受命接掌了原郗昙的徐州兖州诸军事。

  “君之父,恐怕未必赞成你我共议之大计!”桓温性格谨慎,对于郗超的父亲郗愔是否会支持自己,并没有把握。

  “此事超自有定计,必让南郡公如愿以偿!”郗超这个时候可不想让桓温和自己的父亲产生什么不愉快。

  家族的兴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的时候是无法说服对方的,只能以结果论。

  ……………………

  躺在床上养病的谢安,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和他同样卧病在床的王羲之的信。信中多是埋怨他没有阻止谢万和郗昙领军一事。

  听说了谢万和郗昙二人全军尽墨的消息,一向只顾游山玩水,不问政事的王羲之也是一病不起。

  琅琊王家,怎么可能真的不问政事?何况谢万和郗昙与年龄是他们父辈的王羲之不只有亲属关系,交情更是莫逆。

  信末,王羲之隐讳的提醒谢安,时移事易,当顺势而为。

  另一封信是王羲之身居朝堂的堂弟尚书左仆射王彪之的。王彪之信里的内容很简单,他想让谢安探询一下桓温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什么条件下他才会接受领兵抵抗入侵的燕军。

  (九十六)语出惊人

  正在这时,王坦之王文度前来探病。王坦之见了谢安,也没有多客套,直接拿出了他父亲尚书令王述的信。信里的内容基本上和王彪之的差不多,是让王坦之去探询桓温的意思。

  谢安和王坦之互相交换着看了几封信,最后决定,还是先去郗超那里探探口风。

  谢安和王坦之来到郗超宅邸的时候,郗超正在桓温府上和桓温共商大计呢。但他为了躲避流言,对外都说是在家闭门为叔父守丧,不见外客。

  郗超不见外客,但外客却不能不见郗超。不仅郗家在东晋名声不小,郗超更是从小就声名远播。

  婚丧嫁娶,人情往来,你随了多少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随礼了。主人家不一定能记住你这个随礼的人,但没有随礼的人,主人的记性一般都是特别好的。

  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赌主人家的记性如何。尤其是下位者更是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谢安由于谢万的事,其实宅邸也是这样,一天到晚乱哄哄的人来人往,他也是不胜其烦。

  现在他到了郗超家里,也只能和王坦之一起躲在偏院。来郗超家里的和去他家里的人基本上是同一群人,让他们看到他谢安来到郗超家,恐怕又要平地起风波。

  在这个已经人心惶惶的当口,能不引起更多的注意就不要引起更多的注意。

  让谢安和王坦之没想到的是,他们在郗超家的偏院这一等,就从早上等到了日影西斜。

  王坦之也是从小就才名广播的主,再加上他父亲攀上了王导这棵参天巨树,现在已经做到了尚书令的位置。从来都是别人等他,他等别人的时候少之又少。像今天这种在别人家枯坐一天,主人都不现身的情况,更是从来没有过。

  越想越气,越想越气,焦躁又愤怒的王坦之啪的一声拍在几案上,长身而起,就向外面走去。

  因为今天要与郗超商议可能决定江山倒覆的大事,所以他们的书僮仆人都在外面等待,没有带在身边。

  “文度!”王坦之刚走出两步,谢安就叫住了他。谢安一向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稳气度。王坦之坐不住,他却能耐下心来等待郗超的出现。

  可见到王坦之面有怒色的往外走,他还是阻止了王坦之离开。

  “你要是想保住你王家的几百口性命,就坐回去。”声音不大,却如一记重锤,打在了王坦之的胸口。

  王坦之听到谢安的话,刚才因为气愤而涨红的脸一下子变得苍白,一层冷汗从他的额头渗出。呆呆的站了片刻,他转身又回到了刚才的位置,重新跪坐在几案旁边。

  虽然早就有仆人到桓温府上禀告过郗超,谢安和王坦之在府中等他。但现在正是他和桓温谋划多年的大计进行到了关键时刻。他实在无法分身,只能让谢安和王坦之在家中苦等。

  正如桓温曾经和他说过的话:“大丈夫生于世,若不能流芳百世,自当遗臭万年!”

  也就是这句话,让他郗超决定了和桓温一起共谋大计。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

  事情已经进行到了这个当口,开弓没有回头箭。凡是阻挡他们计划的,都要铲除。

  回到家,更换了一身居丧守孝的衣服,郗超急忙去见谢安和王坦之。

  “让司马和长史久候了!超为叔父守孝,白日不见客,只在日落进餐时才能出来和二位相见,还望二位勿怪!”

  郗超信佛,而且精通佛法。他说他居丧守孝期间,白天不见客不吃饭,每天只太阳落山后吃一餐清淡饮食。谢安和王坦之也不知道他这又是在哪部佛经里面得出的什么稀奇古怪的理论,但也不能不信。

  毕竟他们各个世家子弟,行事怪异的挺多。王羲之当年被郗超的爷爷相中,成为“东床快婿”,不也是因为王羲之行事怪异吗?

  对于他们俩干坐苦等郗超一天的怒火,在郗超的这个解释面前,自然也就无法发作了。

  谢安和王坦之陪着郗超吃了一顿简单清淡的晚饭,之后遣散一众仆人,谢安才向郗超问桓温两次拒绝朝廷任命,到底是什么意思。

  郗超装模作样的想了一想,说道:“自从得知家叔父殒身为国的消息,超就闭门不出。南郡公具体怎么想的,超也不甚清楚。但依超看来,前番南郡公想要领军抗燕,但朝廷不允许。现在家叔父和谢万石受皇命却亡于国事。为国身殒,理所应当。可却助长了燕军士气,此消彼长之下,以南郡公谨慎用兵的态度,自然就是没有把握保证能够战胜燕军。只要南郡公觉得有胜利的可能,他自然就会欣然受命!”

  从郗超这里大概了解了桓温的意思,当晚谢安和王坦之商议之后,就分别给王述和王彪之写了回信。

  数日之后,第三道诏命抵达桓温府邸,命桓温掌荆州豫州司州雍州益州梁州宁州七州诸军事,整军抗燕。桓温这次没有再推辞,果然欣然受命。

  桓温接了诏命,开始从七州调集兵马。军队虽然一时之间还没有办法集合到一起,但名册等资料很快就到了。这一次归属桓温统领的军队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超过了东晋所有军队加在一起的半数。

  而徐兖二州刺史郗愔写信来向桓温请战,他愿意带领徐兖二州剩下的一万五千士兵,和桓温一起出兵抗燕,为弟弟郗昙报仇雪恨。

  不过这封信郗愔没有直接给桓温,而是让他的儿子郗超转交。

  这个时期的信件,除非是不可外传的紧急军情这一类的密信用火漆封口。

  家书之类的都不会封口,所以郗超就把他老爹写给桓温的信先看了一遍。

  他对于老爹想要给叔叔报仇的态度还是认可的,但老爹的态度和行为对于他和桓温的计划可没有什么助力。

  于是郗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他老爹的信烧了,模仿他老爹的笔迹重新写了一封。

  内容是,愿意把徐兖二州剩下的一万五千士兵交给桓温带领,抗击燕军为弟弟郗昙报仇。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更新,第32章 (九十四)回马枪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