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虺此时在意的主要是刀杆的材质。现在郭靖用的只是一颗小树削成的木棍当作大刀来使用,可真正的刀杆应该是“积竹木柲”的。光是制作积竹木柲选料的时间就差不多要两三年,更不要说制作的时间了。
目前李虺知道的会制作积竹木柲的人只有一个没见过面的张顺的师叔,至于水平怎么样还不太清楚。可就算是张顺的师叔水平很高,也愿意帮郭靖做一根积竹木柲的刀杆,那还不得五六年的时间,这哪里能等的及。
看来还得想个方便快捷快速的方法来制作武器的长杆,因为不光是郭靖的大刀需要刀杆。日后真的要打着为剿灭黄巾而招募乡勇的时候,兵器肯定是不够的。到时候,李虺所能找到的所有的铁都要用来打造兵器,到那时再想办法就晚了。
李虺把这件事告诉了张顺,让他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可以不用积竹木柲那么复杂,麻烦,却能基本达到积竹木柲的效果,同时成本还要低廉的刀杆制作方法。
郭靖有了真正的大刀,练武的热情更加高涨。虽然刀杆还是用小树干作的,可两头的家伙可不是一般铁匠能打造得出来的。郭靖每天除了练武就是磨刀,因为李虺告诉他,刀必须自己磨,磨好了之后,李虺还要对刀身进行最后一步的处理。
李虺的精力又放在了高顺的枪头上。这次的前期工作已经进行过了,只要用郭靖打造大刀剩下的钢直接锻打成型,然后渗碳,复土烧刃和打磨就行了。
这次,李虺进行了单人操作,一点点的精细锻打。除了一尺三寸长的枪尖加两个倒钩之外还有一个半尺多长的枪挡。这个枪挡可比郭靖的眉间刀刀柄要粗得多,虽然功能上都是加装长杆用的,可枪的份量比刀要轻得多。这个枪挡有加重的作用,同时还能对重兵器进行格挡。
另外枪挡没有加工出螺纹,而是在枪挡四周留了四个小孔。将枪杆插入枪挡之后,在每个小孔上钉上铁钉,固定住枪杆。
李虺可不想把这个技术传的天下皆知,螺纹连接技术可是工业化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看似很小却是一个基础。
翌日,李虺提着刚给高顺打造好的双勾长枪,骑上黑王奔雒阳而去。一路上,李虺试着用高顺的长枪在马上练习了一下刺杀和横扫的动作。虽然高顺的双勾枪比起他的金刚槊轻的太多,并不顺手。但是毕竟也是一件长兵器,只是在马上做做样子,试一试自己练习的效果倒也没有什么影响。
来到雒阳北门,李虺下了马。也没有排队等候盘查,而是直接牵着黑王走向一个带队的队率模样的军官。
“军爷,敢问高校尉可在否?在下乃是校尉大人的朋友,特将打造好的兵刃送过来。”李虺一拱手,冲着那队率说道。
那队率闻言,拱手还礼道:“尊驾可是上北芒村来的李大匠师?”
李虺闻言赶紧道:“不敢当,不敢当,正是李某。”
“李大匠师,我家校尉大人早就交代过了,您在此稍等片刻,在下这就去通报我家大人。”那队率施了一礼,转身便往城门里走去。
李虺心说:“老子什么时候变成大师了,连称呼都成了‘尊驾’,看来这有关系就是不一样。”
不多时,那队率跟着高顺从城门里快步走了出来。高顺远远地便抱拳施礼,走到近前。
李虺上前一步,拱手道:“孝平兄,别来无恙?”
“学涛,高某有失远迎,多多赎罪啊。”高顺道。
“岂敢岂敢,是李某来的唐突了。昨日刚刚为孝平兄锻造好了长枪,今日特地赶来交予孝平兄。”说着,李虺将双勾枪双手递给高顺。
高顺伸手接过双勾枪,仔细的反复观瞧。只见枪刃锋利光亮,两边的倒勾小巧且锋锐,通体打磨的如镜面一般光滑。枪挡虽然没有过多的装饰,却显得浑厚稳重。四颗铁钉的钉头围绕枪挡均匀分布,既有一定的装饰性,又能在击打之时给予助力。
高顺抚摸着枪头,感慨道:“好枪,好枪,学涛之技艺果然非同凡响。得此宝枪,高某的武艺也可以更进一步。有劳学涛了,高某实在无以为报。他日若学涛有用到高某之处,尽管吩咐便是,只要高某做得到,绝不推辞。”
李虺笑道:“孝平兄过誉了,手艺粗糙,还望孝平兄不要嫌弃才好。只是所谓报答就不必提了,李某小小一铁匠,何敢让孝平兄报答。”
高顺道:“学涛何出此言。你与我家大人打造方天画戟,我家大人尚且以黄骠马和百金相谢,高某岂能白白让学涛辛苦为在下打造如此宝枪。只是高某向来清贫,拿不出宝物相谢,只能许诺他日再行报答了。”
李虺听罢,苦笑了一声。“既如此,李某也不推辞了。他日必有大事相求,到时,孝平兄切莫推辞啊。”
“定当赴汤蹈火,绝不推辞。”高顺坚毅无比的承诺。
李虺见高顺如此说,也觉得此行的目的已然达到。对于吕布的两个铁粉,李虺都已经做足了功课。将来定能通过这两个人影响到吕布,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这一把大刀,一杆长枪再加上一杆方天画戟,在未来十年的时间,将发挥出无法想象的作用,这个投入实在是太划算了。
“既如此,李某就此告辞了。你家大人的方天画戟还要赶着打造,孝平兄也是军务在身,李某就不打扰了。”李虺抱拳拱手一礼。
“学涛辛苦,高某不送了。”高顺一如既往的少言寡语。
李虺翻身上马,一夹马腹,黑王绝尘而去。
路上李虺盘算着往后打造兵器的材质问题。眼下只有两个螺纹攻是含锰的材质,而且锰的含量还比较低。要打造好的兵器必须要含锰量比较高的高锰钢,或者是再加入一定量的镍,那就更好了。
可这个年代里上哪去买镍这个东西,虽然李虺知道中国最大的镍矿是甘肃金昌的金川镍矿。可这个时代的金昌在哪?金川镍矿在哪?只知道后世的甘肃省应该就是现在的凉州一带,这完全就是摸不着边的事。
李虺还是决定来点比较现实的,去找找乌苏利,看看自己订的货到了没有更现实一点。
再次来到平乐集,这里比现前来的时候萧条了很多,很多贩卖农产品的小贩已经见不到了。看来这场旱灾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而大旱之后往往会伴随着洪水或者蝗灾。
古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时候最适合它们产卵。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看来,这黄巾起义的缘由还远不止一场旱灾那么简单,入夏之后很有可能还将爆发令人惶恐的蝗灾。
李虺边想边走进了乌苏利的商铺,里面空无一人,但是大门却是敞开的。
“有人吗?”李虺冲着里面大声的问了一句。www.sxynkj.ċöm
这时,后院方向传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后门走进一个人,却不是乌苏利。李虺看来人是个中原汉人小伙,估计是乌苏利招的伙计。
“客官,请问要些什么货物?”那小伙子拱手一礼。
“请问,乌苏利先生在吗?”李虺回礼道。
“哦,掌柜的去长安了。说是有一批货物从西域运过来,掌柜的去接货了。”那小伙子道。
“噢,原来如此,或许乌苏利先生去接的就是我的货。我就是来问一问关于我的货的消息。既然他不在,那我就先走了。不知乌苏利先生多久能回来?”李虺道。
“掌柜的刚走了三天,来回估计也得有二十多天。”小伙子回答道。
“好的,我知道了。那我就不打扰了。”李虺说罢转身出门走了。
出了平乐集,李虺牵着黑王信步往家走。乌苏利去了长安,至少还要二十天才能回来。这段时间该干点什么呢?没有锰剩下几件兵器也不好打造。
中午时分,李虺赶回了家。天气很热,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吃饭。典母见李虺回来了,给李虺盛了饭。
李虺见今天中午的主菜是炖鱼,疑惑的问道:“这鱼从哪来的?”
典韦道:“郭靖这小子到河边去洗澡,发现有一片水洼里困了好多鱼又不出去,就顺手抓了两条大的回来。俺就让咱娘做了午饭了。”
李虺惊奇的道:“哪来的水洼?莫不是河里的水位又降了?”
戏志才道:“学涛莫急。这瀍水自从引来了黄河水后,水位有所恢复,前些日子水位还比往年涨了不少。这两日,不知什么原因水位又突然降了,河道也突然变窄,两岸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水洼。没来得及游走的鱼都困在水洼里。”
李虺一边听一边往嘴里扒着饭,心里却在思索这水位的突然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
“等会吃完饭,把最近的水洼挖大一点。把附近水洼里的鱼都捞出来,放到这个水洼里。这样咱们往后就能常常吃到鱼了。”李虺道。
戏志才道:“学涛的意思是咱们挖个自己的鱼塘养鱼?”
“正是此意,志才以为如何?”李虺笑道。
戏志才还没说话,典母却抢着道:“我儿这主意甚好,这下在家可是有鱼有肉的,日子可比往常年景好的多了。”
有了典母的同意,典韦自然是没有二话。戏志才这次居然也想要参与进来,体验一下劳动的乐趣。
吃过饭,李虺让郭靖带路,来到了郭靖抓鱼的水洼,就在距离土坡数十丈的地方。只见水洼里的鱼在不停的翻腾,搅得水浑浊不堪,可是里面的鱼却是一目了然。这不禁让李虺想起曾经看过的关于非洲的纪录片。m.sxynkj.ċöm
每到旱季,非洲草原上的情景就和现在差不多。河水干涸,形成了很多小水洼。各种鱼被困在这些水洼里挣扎生存,要么等到雨水降临重获生机,要么就被食肉动物叼走吃掉。
李虺指挥着众人开始扩挖这个小水洼。在靠近土坡的这个方向,李虺画了一个五六丈方圆的范围。典韦和叶雄率先动手开挖,郭靖和戏志才又去村里借了几件工具,随后也参与其中。
李虺叮嘱戏志才慢慢干别累着,可李虺等四人的战斗力实在太惊人。戏志才就是想慢慢干,也被几人带着停不下来。李虺只好隔一段时间就让戏志才休息一会,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对于戏志才这种文弱书生来说是不可能一下子就适应的。
李虺采取的是从四面向中间掘进的方法。李虺、典韦、叶雄、郭靖分别从四个角开始挖,挖到半人多深的时候,再向两边挖。等四个边都挖通了,再往中间挖。戏志才最后只负责往外铲土,铲出来的土再围成一个两尺多高的围堰,把原来的水洼和挖好的池塘围成一个整体。
五个人一口气干了将近两个时辰,终于把池塘挖好了。李虺又开始指挥大家挑水往池塘里倒。水桶不够,郭靖和戏志才又去村里借水桶扁担。不过这次戏志才就干不动了,只借来了三幅水桶扁担。
戏志才坐在围堰上,用衣服扇着风休息,看着李虺四人走马灯似得不停往返与池塘和瀍水之间。忙活到天黑,四人只挑了多半池水。李虺决定今天先到此为止,第二天再继续。
回家的时候,李虺又抓了三条鱼。这是给灰子和花花、阿黄改善伙食的。灰子现在很有成就感,走到哪里都有两条母狗跟着。也许是因为在李虺家待的时间比较长了,每天被李虺等人的气势所震慑,灰子从来不敢主动攻击人。但是这“狗拿耗子”的习惯却一发而不可收拾,上北芒村附近的老鼠洞都快被灰子给掏空了。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谋杀三国更新,第54章 鱼塘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