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找旧书,确实挺费功夫。

  翻找了一个半小时了,才翻看了三分之二。

  不过,天可不早了。

  他得抓紧时间了。

  这会儿,他加快了一点速度,有的只是瞟一眼,就扔过去了。

  突然,一张纸片飘飘悠悠地落到他的身边,纸片是反着落地的,开始他也没注意到那是什么。

  待他将纸片翻过来,是一张邮票,已经盖过戳的。

  他脑子里突然想起1980年发行的猴票,在二十一世纪集邮风行的时候,曾经炒到一张几万的价值,有的甚至达到了几百万一张。

  但是他印象已经有点儿模糊了,毕竟自己没集过邮,对邮票的认识仅限于最贵的那些。

  对呀,邮票也会升值啊!

  他迅速站起来,跑到刚扔过去的那本书那儿,把书捡起来。

  沿路还仔细看了一遍有没有掉下来的邮票。

  他先将手中的那枚邮票放进去,然后打开那本《中国大百科全书》,一页一页的翻看起来。

  书里几乎每页都夹着一枚邮票,而且是夹在两页之间最深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掉出来的。

  刚才掉出来的那张估计是夹的太浅了,才掉下来的。

  他本来打算拿到家里再看的,可好奇心驱使他认真的看了起来。

  前面几十页的邮票,他都没见到过,只是感觉有点儿老。

  突然,一张“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映入他的眼帘。

  好熟悉的感觉!

  这好像就是邮票拍卖会上价值非常高的那种邮票。

  对,好像就是它!

  一张好像好几百万呢!

  他的心顿时激动起来。

  是无比的激动!

  他又往后翻了一页,也是全国山河一片不过是竖版的。

  他大概意识到今天又捡到漏了。

  赶紧将这两张邮票又往里塞了塞,怕它掉下来。

  然后,把书本和他想要带回家的那些都放到了车上。

  又把附近的书都翻找了一遍,看还有没有夹着邮票的书本了。

  书本翻完之后,他又到那些瓶瓶罐罐那儿,挑了有七八个罐子、碗,都是清后期的东西,估计能卖个百八十块钱。

  天已经快要黑了。

  他想趁着天完全黑下来之前,把那些伙计们手中的货收一下。

  收完之后,就近找了一家馆子吃了点儿饭,也给老爷子带回去一份。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

  杨红伟先将那本《中国大百科全书》放到自己床底下那个珍藏柜中。

  那是他让附近铁匠为他打制的一个类似于保险箱的铁箱子,用于专门保存一些珍贵物品,他还在里面放了干燥剂,防虫防蛀丸。

  另外,他还打造了一个专门存放名贵瓷器的箱子,只要把瓷器放进去,进行适当的加固,就是箱子翻了倒了,里面瓷器都不会有事,这是他在那一世学来到包装技术。

  他开始了今天晚上的整理工作。

  首先把那书或纸一类的东西扔到东边那个小屋子里,为了防止受潮,他定期更换防潮剂。

  然后,他先找到上午收的那个小铜炉。

  铜质致密、精良,持之坠手,颜色呈紫红色。

  器身侈口束颈,鼓腹出尖,圈足微作外撇,略显精巧,双耳直出与颈,至最外端弯折,形成一个锐角。

  他特意将底部翻过来看了一下“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铜炉器口不超十公分,高不超五公分,器形精美小巧,线条流畅。

  这绝对是一件精品铜炉,而且路份也还行。

  这会儿,他的心情开始变好。

  就这两件东西,再加上和那小寡妇的那两个拥抱,也值了。

  就是心里感觉有点儿对不起婉婷。

  啥时候自己也变得这么不堪了!

  他把铜炉和上次捡漏到的那只崇祯年间的那只戟耳炉放到一个不怎么显眼的地方。

  接着,他把那三幅字画放到桌上,并展开看了一下。

  两幅山水画作,一幅工笔花卉。

  纸张老化有点儿严重,可能是因为长期保存受潮风化的原因。

  三幅画作都是立轴。

  尺幅中规中矩,一幅山水画两平方尺多三平方尺不到的样子,另外一幅山水画作和那幅工笔花卉,尺幅都在两两平方尺左右。

  他又看了一下印章和题跋,两幅山水图卷和一幅工笔花卉应该出自一人之手。

  以他现在对书画的认知,只能大致做出个判断,应该是清初的樊圻所作。

  杨红伟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放大镜,仔细观看着其中的一些细节,试图按照这段时间所学好好研究一下樊圻的作品。

  因为樊圻算不上一个多么出名的画家,所以这画应该是真迹无疑,不会有人去仿做什么的。

  不过,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这是他第一次收获的书画作品,而且一次收获了三幅清初名家画作。

  杨红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在书画方面的知识有待提高。

  按照自己目前的水平,入门都没够的着门槛呢!

  必须得尽快的提升自己。

  只靠启功先生的藏书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得尽量多接触一些这方面的前辈和大量的作品。

  进入到这个圈子,才有可能迅速地提升。壹趣妏敩

  另外,就是多到博物馆或者是琉璃厂荣宝斋转转也行。。

  打定主意之后,他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

  待把那三幅字画放好之后,他开始把收回来的东西逐一的整理起来。

  他先把一些到代的东西收到一边,一共十几件的样子,有一个蟋蟀罐甚至能看到明代,而且做工,路份都不错。

  甚至这次收上来的这些东西中有两件不错的玉,只是价格稍高了一点点。

  差不多搞了两个小时,才算把所有的东西都搞定了。

  第二天。

  按照两人的约定,从今天开始突击潘家园到十里河的那片区域了。

  他知道这片区域因为离潘家园近,近水楼台,所以周围的人经常到这儿来捡漏。

  因为他们长期地接触这些老物件,多多少少会具备一定的鉴定知识。

  但杨红伟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知道那个时候的收藏爱好者、小摊贩鉴定水平普遍较低。

  杨红伟猜想,这一片的资源肯定不少,应该能淘到不少的好东西。

  他信心满满。

  现在他非常享受那种捡漏带给他的快感。

  在这片儿转,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随时随地到潘家园转转。

  这片区域他准备用一周的时间转完,比转其它的地方多出一倍的时间。

  他和猴子昨天就合计过了,这几天早点出发,转得慢点、仔细点儿。

  两人早早的就来到了一片居民区,从他们屋顶冒着的炊烟可以看出,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早餐了。

  “老物件的收。”

  “废铜烂铁的收”

  …

  俩人交替喊着,声音响脆,打破了清晨的沉寂。

  不时,有人从门缝里探出头,向外面看一眼。

  “红伟哥,是不是来的有点早了?”

  “可能稍微早了那么一点。”

  “可能有的还没起床呢!”

  “这个应该不会,劳动人民勤劳致富,怎么可能现在还在睡大头觉。”

  两人一边走着,一边闲聊着

  正说着呢,前面好像有人喊他们。

  两人紧赶几步,到了一个年纪在六十岁左右的一个老大爷的跟前。

  “大清早的,喊那么大声,都把人吵醒了。”

  “来,到我这院里坐会儿再走。”

  “你们收老物件?”

  “瓷器要吗?”

  “我想要匀点货出去。”

  老大爷略显疲惫地说了几句。

  “那就带看看吧!”

  杨红伟和猴子跟在大爷的后面,进了西边的耳房。

  映入眼帘的是,地上、桌子上胡乱放着几十个各种器型的瓷器。

  宋代五大官窑、元青花、成化斗彩杯、明青花、清三代青花、珐琅彩、粉彩等,都是一些名贵瓷种。

  边上都还配有专家鉴定证书,搞得很正规似的。

  其实,他一进门就看出了这些东西都不对。

  但杨红伟还是走到瓷器跟前,一个一个的挨个看了一遍,还捎带着把鉴定证书也看了一下。

  “都是好东西啊!”

  “要不是前几天收了几件家具,我真得买个斗彩玩玩。”

  “现在我是真买不起这些东西啊!”

  “有便宜点的,你要不要看看?”

  “既然来了,肯定要看看了。”

  两个人又跟着老人来到了西厢房。

  地上凌乱的扔着几十件瓷器,上面落了厚厚的一层灰,上面贴着的标签都已经泛黄了。

  应该都是早几年收的。

  杨红伟眼扫了一下,发现这些瓷器都是老窑瓷,虽然都是普通货色,但起码东西都是老的。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粉青釉、灰胎厚釉、无开片的海棠式小瓶。

  而且是非常完美、没有任何破损的一个小瓶。壹趣妏敩

  杨红伟害怕看错了,专门凑近看了一眼。

  没错,就是无纹片南官。

  他心里清楚,这是这个时期收藏人士都会犯的错。

  无纹不官,就是说只要是没纹路的都不是南宋官窑。

  只有杨红伟心里清楚,在1986年对南宋官窑的发掘工作中,出土的标本大多无纹片,从此打破了以往“无纹不官”的定性。

  杨红伟此时的心里有点忐忑,他怕老人知道这个瓶是南宋官窑。

  “总共这一堆多少钱,我都收了,就当帮老爷子一把吧。”

  “你给六百吧。”

  “好的,老爷子。”

  说完,掏出钱递给了老人。

  一共十五件瓷器,还有一些瓷片都落入杨红伟囊中。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为了村花老婆,我拼命赚钱更新,第29章 大一片红邮票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