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历史小说 > 1621:重启大明 > 第325章 急行军
  在渡口装卸辎重,江粟和宋文熙在一张临时拼凑的大桌上开启了一个短暂的小会。

  “何以这次任务需要教育司长参与?”

  江粟开门见山,教育司长属于民事官员,在条例上属于被掩护撤退的一方。

  而这次的任务中,对方却是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的第二号指挥官。

  某种意义上这让他想起了官军中的‘监军太监’们。

  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吃拿卡要,畏敌如虎。

  多少战事就是因为这些太监们才坏事的。

  这让江粟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教育司下属的工兵总旗,主要的任务就在复州卫各个零散村落之间修建社学网络,从而在整个复州卫实行全民扫盲。”

  宋文熙不紧不慢地说着,在大桌上摊开了一张卫所区域地图。

  “沿着沙河往北,直到源头。这里就是教育司工兵正在修筑工事的地方,也是你们这次任务的阵地。”

  宋文熙在图上指向复州卫与北方盖州卫的交界处。

  沙河源头一片平原,那里是咱复州最主要的产粮区。

  但也是复州与盖州的交接地。

  平原东侧的毕里河为分界线,左岸农田为复州右岸林场为盖州。

  “所以说,上头的意思是想要以一个总旗的兵力守住这片农田?”

  江粟的语气有些怀疑,这片平原几乎无险可守。

  即便是装备了最全的火器,人数上的劣势也势必会让自身陷入重围。

  宋文熙摇了摇头,他拿出炭笔在靠近盖州边界线的毕里河点了一个圈。

  “毕里河上游的三岔口,往北可通往榆林铺,盖州县城,往东可上通往辽阳的官道。”

  “为了今后社学在乡间的发展,教育司在此处兴建了一所乡村社学。”

  宋文熙用炭笔在图上的画圈处向四周点出了好几个小点。

  "每一个点都是附近的村落,这所社学将来会覆盖三个卫所,二十多个自然村落的学生。这里从一开始就是教育司重点关照的地方,所以。。。”

  宋文熙欲言又止。

  这所社学的建成,今后将连接整个复州卫东部,盖州卫南部,金州卫北部的村落。

  以学校为中心,配套的乡间路网也会逐渐形成,甚至会逐渐发展为一处新的城镇。

  这是教育司和复州规划司一起研究的计划,但现在宋文熙自己也在怀疑这是否太过超前了。

  “所以你们在最有可能打仗的前线修了一座社学。”江粟平静地说道。

  宋文熙点了点头。

  这是黑旗军的无奈之举。

  如今的大明,乡间的村落分布零散,年久失修。

  出了县城百十来里地就只能走官道或者土路。

  而黑旗军在辖区开展的全民扫盲重点对象恰恰就是远离县城,乡间野外茫茫多的农村。

  为了将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做到最有效的利用。

  在乡间社学的建设选址上,就不得不考虑将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场景。

  “你难道没有考虑到这里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战区?这太鲁莽了。”

  江粟无奈地摊了摊手,他指向平原西侧的一处山谷。

  “是否可以后撤至沙河口进行防御?”

  “建筑上个月刚刚落成,江总旗你知道的,教育司下属的工兵就是兴建鹰巢的那批人。。。”

  宋文熙尴尬地笑了笑,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教育司在这个时候展现的超高效率。

  “根据暗卫前日传来的军情,北部主要的交战区域在榆林铺,清河,盖州县城一代,毕里河口位于榆林铺东南二百余里,我认为暂时没有什么危险。。。”

  “步兵急行军,三日可达。”

  江粟沉吟着说着,打断了教育司长的分析。

  “若是骑兵,最快一日一夜。建奴最善于包抄,你们这里反而是他们骑兵包抄的必经之地。”

  按照江粟的想法,毕里河口以西的平原可以暂时让给对面。

  大军在沙河口,熊岳驿,榆林铺,盖州县城凭借山谷地形层层防御阻滞后金骑兵。

  逼迫包抄的敌兵南下,拉长他们的补给线,最后首尾截击,分割包围。

  然而这必然会让大量处于平原上的村落遭到八旗兵的劫掠。

  即便能够尽量疏散百姓,可一望无际的辽南平原上也几乎无处藏身。

  除非提前几个月就将边陲地区的百姓转移到复州西部地区。

  姑且不论黑旗军人力是否能够兼顾所有村落。

  几个月的迁移势必要耽误农时,耽误了农时则会让下半年无可避免的会产生粮荒。

  “这。。。。”

  宋文熙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他回答道:

  “教育司工兵和地方农会的民团已经在构筑防线了,想必。。。”

  “想必建奴不会第一时间包抄过来?”

  江粟帮教育司长补全了他想要说的话。sxynkj.ċöm

  当年萨尔浒之战时,杨稿也没有想到建奴会第一时间包抄断了明军的退路。

  “莫要小看建奴,他们也许此刻已然出发往毕里河口去了。”

  “这。。那任务。。。”

  “任务不变。”

  江粟抬起了头,坚定地看向宋文熙。

  “第七步兵总旗如今是为百姓而战,自然要尽忠职守。我们快些走,现在是需要急行军的时候了。”

  说罢,江粟转身离开了会议大桌。

  “哎。。知道了。”

  宋文熙连忙卷起了桌上的地图跟了上去。

  护送他前来的夜枭营护卫已然全部返回了鹰巢,他现在只身一人,被临时安置在了荀正的工兵小旗中。

  半个时辰后,第七步兵总旗在北信口——长生岛的对岸渡口集结完毕,向着沙河的另一个源头开始了急行军。

  此时黑旗军主力正在盖州县城前的清河与后金主力对峙。

  黑旗军阵地中央升起了一面巨幅的陈字大纛,与对面的黄龙大纛旗争锋相对。

  双方在人数上的差距很明显。

  黑旗军在后金八旗军正面只部署了一万两千人。

  而对岸女真八旗有近四万,他们靠着人数优势在清河上搭建了浮桥,却迟迟没有发动攻势。

  并非是对方害怕被半渡而击,而是黑旗军在除了正面之外的每一条战线都同八旗兵展开了作战。

  这种前所未见的攻势让后金八旗的指挥层陷入了短暂的混乱,各个旗主们每天都能收到各种各样的加急文书。

  或是求援,或是损失清单,或是遇袭报告。

  旗主们多次请战,而努尔哈赤却并没有急于渡河,而是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眼前的地形让双方的主将都想到了沈阳城旁的浑河。

  同样是一道大河横亘在城市前方,只不过这条河叫做清河。

  明军主将同样也姓陈,浑河是为陈策,清河时为陈楚。

  但也只有这两点相似之处了。

  黑旗军正兵营在清河左岸快速筑起了营垒。壹趣妏敩

  水泥灌注而成的三角桩遍布了清河沿岸。

  在模块化生产的木胸墙,尖刺拒马,和环形战壕工事结合的阵地前沿已经躺几千具女真重步兵的尸体。

  虽然火铳手仅装备了火绳枪与少量的燧发枪。

  但大量小口径火炮,床弩,手雷的交叉火力覆盖下。

  八旗的骑射与重步兵冲锋在正面占不到什么便宜。

  而后金军的火器弹药在辽西作战时消耗严重。

  广宁城中的火药库又被暗卫成功炸上了天,这使得后金的重炮根本得不到有效的补充。

  来自赫图阿拉,辽阳,沈阳的后勤补给又始终处于黑旗军游骑兵的打击之下。

  这些限制让努尔哈赤根本不能如浑河之战中那样,调集重炮轰击对岸的明军。

  另一边。

  赵福率领的民团游击队早已经渡过了清河。

  他们在遭遇八旗军主力后便化整为零,散入了盖州卫广阔的林场,山谷之中。

  游击队神出鬼没,四处骚扰后金军的补给线和零散哨骑,散布流言,制造假消息,绑架,勒索,处决投敌官员士绅。

  成功让盖州卫的后金民政统治陷入了恐慌之中。

  而孟长柱所指挥的游骑兵千户所则同样在正面化整为零。

  以三十人的骑兵小旗为单位在漫长的清河沿线同八旗军的游骑展开了血腥的狩猎厮杀。

  在两军对峙的清河战场之外,平均每天都会发生数百起小型遭遇战,多者几十人,少则几个人。

  这反而让人数占优的后金军一时间无法适应,如同陷入了泥沼中寸步难行。

  在将近两丈高的望台上,陈楚拿着单筒千里镜审视着后金八旗的军阵。

  这还是他第一次那么近距离观察后金八旗的军阵。

  不同于映像中的满清八旗,这个时候的后金军阵还残留着相当规模的明军痕迹。

  若不是一些旗帜和人员发型的不同,他们和辽东明军几乎别无二致。

  若是再早几年,对面的八旗甚至连像样的甲胄都凑不齐。

  “你的八牙喇死一个少一个,我的战兵无求无尽。老野猪,就是欺负你女真人少,看谁耗得过谁!”

  陈楚嘴角露出了一丝渗人的微笑。

  “陈主任!”

  孙珂在望台下喊了一声,让陈楚从沉浸中恢复了过来。

  随后他拿着一张军报急匆匆地爬上了将台,压低了声音说道:

  “暗卫的消息,我们面前的正白旗是假的。”

  “假的?”

  陈楚收起了单筒千里镜,接过了孙珂手里的小纸条。

  正白旗旗主爱新觉罗·皇太极,也是后金粘杆处的主要领导者。

  暗卫和刺客庭从创立伊始就开展了对正白旗的渗透和刺探。

  然而目前除了几个公开露面的旗主和梅勒章京外,暗卫关于正白旗和粘杆处的情报几乎是一张白纸。

  陈楚展开了手上用鸽子送来的信件,上面用蝇头小字写着:

  【官道蝮蛇乃壁虎伪装,蛇王行踪不明。——夜枭。】

  官道,即为大军对峙所在的战场的代称。

  壁虎表示同语境下没有特指的其他旗。

  而蝮蛇则代表了八旗之中的正白旗,蛇王是暗卫中给皇太极取的代号。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1621:重启大明更新,第325章 急行军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