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马车的影子彻底消失在视线中后,刘瑾这才同赵奕相视一眼,随后转身向着城中走去。
“贤侄啊,昨日叔父并不是喝了几口酒,就胡乱说出口的!荀爽家的丫头,无论是才学还是容貌,在整个大汉都找不出几个来,配得上贤侄!而且,千万不要小看颍川荀家!”
说到此处,赵奕饱含深意的看了一眼刘瑾,又开口说道。
“颍川荀家,别说在颍川,就算在整个大汉,都是排在前列的!而且,荀家人才辈出,每一辈,都会出现几个大才!是士族中,学术的执牛耳者!就连我赵家,都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刘瑾闻言,面色平淡的点了点头,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热切之色。m.sxynkj.ċöm
荀家,他自然知晓,甚至比赵奕知道的还要多!
荀家,是颍川望族,祖上为战国思想家荀卿,也就是荀子,而荀爽之父荀淑,也是大汉名士。
荀爽兄弟八人,也俱有才名,被人称为荀氏八龙!
而其后,还有荀谌、荀彧、荀攸等等,都是名传后世的大才。
虽然荀家是大汉望族,不过,刘瑾也不屑于用结亲的方式,来抱荀家大腿!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
当然,如果荀爽的女儿,真的对刘瑾胃口,二人也谈得来,刘瑾会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迎娶。
据刘瑾了解,那荀爽的女儿,应该是东汉有名的贞洁烈女,也是有名的才女,荀采。
那大名鼎鼎的尸还阴,说的就是荀采,对于这个忠贞不二的女子,刘瑾心中也不由得有些钦佩。
一旁的赵奕,见刘瑾脸上平淡的表情,不由得摇头苦笑。
他这个侄儿,虽然年龄不大,为人也很是谦和,却一身傲骨。
如果是仗着荀家的影响力,来同荀家结亲,估计刘瑾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的。
如果自己再说下去,反而会让刘瑾反感。
“行了,你们年轻人的事,叔父也不管了,不过,颍川你还是要去的!毕竟颍川,可是大才聚集之地!而锦绣山庄,其规模也越来越大,不能无人管理!”
刘瑾闻言,笑着对着赵奕点了点头,秋收之前,并不会有战事,那去一趟颍川也好。
虽然如今那些名动后世的大才,多数都只是孩童,不过,也有一些已经步入仕途!
如果能成功招揽哪怕是一名人才,帮助自己管理,那自己也可以轻松不少。
而如今的自己,也有资格前去招募能人大才了。
虽说这次封赏还没有下达,不过,刘瑾有信心,依靠这次战功,升任校尉!
校尉,那可是等同太守的军职!再往上,就是中郎将了。sxynkj.ċöm
大汉如今才有几个中郎将?还没有三指之数!
而校尉,也不过双手之数而已,毕竟这时候,可没有所谓的西园八校尉。
……
几日之后,朝廷的封赏成功送达幽州,刘瑾并没有料错。
自己果然成为了大汉为数不多的校尉,还是直属天子的北骑校尉。
而随着圣旨一同送来的,还有一个消息,那便是朝廷派人前往乌桓,商议赋税之事。
而据说朝廷派遣的,是当朝大司农李孚,只不过,这李孚返回府中之后,便卧病在床,最后,朝廷只能另派人手。
得知这个消息后,刘瑾不由得嗤笑了一声。用脚趾头想,刘瑾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这次朝廷派人前往乌桓商议赋税,定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自己身为汉臣,不论收成如何,每年都要上交十万石粮食,这是没办法的事。
可乌桓会给你朝廷面子?每年拿出十万石粮食孝敬大汉朝廷?
估计那些前去商议赋税的人,能活着走出乌桓部落都不错了!
果不其然,据暗卫送来的消息称,那些汉使,在进入乌桓境内之后,当天夜里,就被乌桓人赶出了边境。
此事是刘瑾一手促成,而且乌桓人如此对待汉使,确实有损天子的脸面。
刘瑾可以不顾那些士族,却不能不顾他那个皇兄,以及大汉的脸面。
无奈,刘瑾只能书信一封,派人送去了乌桓,让其每年上交十万石粮食。
这十万石粮食,听起来很多,不过相比收成来说,却显得微不足道了。
或者明年再多开垦一些荒地,也远远不止十万石粮食。
这件事情平息之后,刘瑾便一头扎进军营之中,开始同士兵们一同训练。
而锦绣山庄之内的学院,也正紧张有序的建造着。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建造之后,两座相邻的学院,也终于建好。
学院匾额上的字,也是刘瑾亲手写的,刘瑾的字,虽然谈不上如何优美,但字体也算苍劲有力。
学院一建成,刘瑾便在锦绣山庄内外开始张贴告示,招收适龄学员。
根据后世的学校模式,刘瑾也将两个书院,分成了小中大,三个级别。
分别对应了新入学,刚开始识字的学子,以及进一步的研读经典,和最后的学成阶段。
而最后的阶段,也是最主要的,其中学习的,不再是儒家经典,而是德行,以及为官之道。
如果不能通过考验,或者德行不过关,那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不但不会允许毕业,德行差的,还会将其开除学院。
而武学院也是如此,分三个阶段,从打磨身体,到接触武艺。
到最后学习排兵布阵,统兵对战,战场纵横的战术,以及保家卫国的思想学习。
而武学院,也需要学子们识得简单的字体。最起码,也要能看懂来回传递的消息。
从入学到学成,需要六年的时间,当然,这是对没有任何功底,天赋相对普通的孩童而言。
如果是天赋异禀,或者有功底在身的学子,那学成的时间,自然会快上许多。
而学院对外招收的学子,也是有条件在的,武学院,自然要看孩童的身体素质。
文学院也要看孩童的习文天赋如何,并不是想进就进的。
而一旦进入了学院,那么吃住都由学院来管,并且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当告示发布出去的第二天,就有不少百姓,放下了手中的活计。
他们领着自家孩儿,兴冲冲的来到了书院报名,并且参加考核。
文武学院的考核也十分的简单,武学院,只要孩童的身体素质过关,机灵好动一些,就可以入学。
而文学院,则是在纸张上写出十个字来,给孩童十个呼吸的时间观看。
随后,只要能模仿着写出八个字,就算通过考核。
只一天下来,武学院就有百名孩童被录取,而文学院,相对少了许多,只有四十多名孩童,通过了考核。
待招收日期过去之后,文学院最终招收到了一百八十名孩童,而武学院,却招收到了三百多名孩童。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汉末之无双瑾王爷更新,第106章 学院建成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