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屏风之后
燕王沉思了好一阵子,知道变法这一件事情,是这些年朝廷最大的事情。这是父皇给他的一道考题,但是燕王犹豫再三,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说。壹趣妏敩
无他,燕王思来想去,最后还是觉得,不要在父皇面前耍花枪。
朱元璋是什么样的人?决计不是那么容易蒙混过关的,今日在朱元璋面前说谎了。即便一时间没有问题,但是长时间,一定会被拆穿的。
到时候,会有什么下场?
燕王觉得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是,燕王有退路。能当大明皇帝,固然不错,如果当不了,回去当自己的漠北王,也不是不行的。何必弄得自己不上不下,到时候,很有可能两头都得不到。
燕王说道:“父皇,儿臣与何夕打过不少交道,说实话,儿臣觉得何夕聪明机智,天下第一,儿臣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什么事情到了他的手中,都有新的解决办法,与天下名臣思路,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偏偏大有作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臣不相信天下有此等人。”
“只是儿臣想起一个人。”
朱元璋说道:“何人?”
燕王说道:“贾谊。贾谊天下奇才,即便而今论之,其才不在汉初三杰之下。汉文帝亦是自古以来的明君,然后而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此事为何?儿臣细细揣摩过,贾谊之策,以削藩为最,然后景帝用之,可以说,贾谊提过的意见,在文景之间,次第用之。由此可见,非汉文帝不识人才?乃是,但凡是天下奇才,他们的才华,都是超过时代的,即便千百年之后看之,也是烨烨生辉,但是为政之道,却如用兵,需要时机,时机不至,纵然千万人死在阵前,也要按兵不动,时机一至,纵然手中不过亲兵数百,亦当击之,用兵如此,为政也是如此。”
朱元璋说道:“你的意思是何夕提出的很多事情,时机不对。”
燕王说道:“正是。儿臣不是说何夕说得不对。而是大明初定,国事以稳定为主。一件事情,天下人反对,那么这一件事情,对也是错,一件事情,天下人支持,这一件事情,错也是对。老子曰。不敢为天下先,正是此意。”
何夕听了,心中暗暗叹息一声。
却不知道该如何辩解。
说燕王说得不对吗?
何夕说不出来。无他,他已经看出来,燕王这一切的出发点了。燕王根本没有想过何夕的新法,带来的东西有多大影响力。而是出于对于自己的权力的维护。
作为一个皇帝,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开疆拓土,也不是刷新政治,而是坐稳自己的皇位。毕竟如果皇位坐不稳,那么事情都是虚的。
当然了,从这一件事情上,也看出了燕王的优点与局限。
燕王的优点是务实,一件事情想要得到燕王的支持,其实很简单,只要让燕王知道这一件事情有用就行了。就好像青贮法,还有对于草原上耕种良种的选择。
燕王只要发现有用,他推行起来比谁都积极。
但是,一旦有些理念超过了有用这个概念。那么燕王推行的力度就要有问题的。燕王天生厌恶,那种说起来玄之又玄的东西。
即便何夕将发展生产力带来的好处,说得很像回事,但是燕王也是不反驳而已。毕竟,燕王从小就背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样的词句,儒家说大同世界,比何夕说得好听得多。
但是现实是什么?
燕王才不会相信的。
就好像何夕一心一意攀科技树。在燕王那里可不是这样的。
而今的大明军队,以冷兵器为主,火药兵器为辅。在何夕看来,是过渡阶段,但是在燕王看来,已经足够了。特别是在战场验证,大明的军备已经超过了蒙古人一个时代。
从一个将军的角度来看,其实大明的武备并没有更新换代的必要。无他,即便再先进的武器,比如全火器部队,带上轻便的步兵炮,那又如何?壹趣妏敩
同样是击溃战,毕竟在草原上打歼灭战,是很难的。
前者的装备,现在就有,后者的装备,必须进行新一轮技术革新,要投入几十万,上百万两来更新换代?燕王选什么,就太明白了。
毕竟,在何夕看来,他只是复刻已经走过的科技路线。但是在燕王那里,有人说,现在航空母舰都已经过时,因为核聚变马上就要成功了。到时候,我们用核聚变堆驱动的空天战舰。
作为一个务实的政治家。是相信眼前的一切,还是去赌未来五十年的核聚变?
朱元璋点点头,他对燕王的说法,并不吃惊。
因为,任何事情发展都有利弊的。就变法这一件事情上,一开始是利多弊少的。毕竟,何夕当初只是稍稍改进了一下,在征云南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可以说,何夕当初军械改革,为大明军队节省了不知道多少人命。正因为大量甲胄,与几乎用不完的钢弩,让大明军队子在平定云南土司战争之中,有极大的优势。
如果计算从当时改革军械到而今所有的战事上,这种节省,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而且实际上,何夕对大明军械的改进,大部分都停留在当时的改进。倒不是何夕没有新的设计与想法,而是不用。
但是到了而今,何夕带来的工业化的力量,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了。
投入增大,在何夕看来,未来的收获是可以预期的,但是在其他人看来,却未必了。更何况,何夕玩的金融游戏,在欣赏的人看来,是手段了得,但是陈旧的财政观念看来,那简直是在玩火。
就是一个旁氏骗局,迟早暴雷。
当然了,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旁氏骗局。
这种情况下,说服朝廷,持续投入,自然是很困难的。虽然说,何夕手头的资本,相当大一部分是何夕自己积攒下来,但是朝廷的投入也不少,数次投入,总计超过了一千万两,这是足以大军出塞大战的经费。
即便何夕经营有方,但是这个钱,到底不是何夕自己的钱,是朝廷的钱。
这也是为什么,太子始终觉得要徐徐图之的原因。
朱元璋说道:“你的意思是,要废除变法。”
燕王说道:“自然不是,父皇所做的事情,都是为大明朝廷好。只是这几年,先是清丈,又变法,大明百官折腾怕了。儿臣只是觉得,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但是之前变法的成果,自然要保留下来。等将来有机会了,不是不可以重新开始的。”
屏风之后的何夕,微微摇头。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说起来好听,但实际上,难上加难。首先,大明社会结构,或者说中国的社会结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以农业为根基,这个政治体系,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代,都是非常稳定的。
甚至在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也留下了这样的痕迹。西方经济学提出理性人假说,也就是完全服从经济效率行动的人,而中国人行为却很少单纯的讲利益。
因为,很多中国人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一件事情,对所有人都有利,很有可能对所用人都是不利的。就好像明末的士绅官员,对于削弱明代中枢,不遗余力,大家都不交税,大家都糊弄上面,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大明这个颗大树倒了。女真拎着刀子来了。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公务员更新,第一百五十八章屏风之后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