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赵有粮到了县里,带着大儿子到了衙门。

  他找到一个杂役,大方的塞了一串钱。呲着大黄牙,谄媚的笑着说:

  “官爷,小的要找余县丞,麻烦您给通传一声。就说下河村赵有粮求见。”

  杂役掂了掂手中的铜钱,漫不经心的说:

  “等着吧。”

  赵有粮脸上堆着笑容,点头哈腰的说:

  “哎,哎,多谢官爷。”

  杂役一个闪身就进到里面了。

  却说这绽县的县令空置了半年有余了,这县衙上上下下都是余县丞把持着。

  虽不是县令,权力却也跟县令差不多了。

  余县丞40左右岁儿,微胖,留着八字须。

  此时,他正坐在办公的位子上,双脚搭在办公桌上。

  手里拿着一本画本子,看的很是入迷,眉飞色舞的,时不时的还摇头晃脑一番。

  杂役一看这情形,自然不会打扰上官的雅兴,默不吭声的在外面等着。

  余县丞却是幽幽的开口了:

  “什么事?”

  杂役立马躬身回话道:

  “回县丞老爷的话,外面有个乡巴佬要见您,说是下河村赵有粮。”

  余县丞略略一回忆,哦——原来是他啊。

  前段时间,撸掉他的村长的事就是他经的手。

  没办法,那个宋老爷给的太多了,整整300两啊。

  不过,这个赵有粮是个妙人,每次来找自己,总能少则1贯多则三五两银子的孝敬自己。

  余县丞想着,左右也无事,那就见他一见,今天的酒肉钱也就有了。

  于是,稍稍一迟疑,余县丞便说:

  “让他进来吧。”

  杂役应了一声,便出去把赵有粮叫了进来。

  赵有粮弓着身,跟在杂役后面走了进来。

  一见余县丞,脚下一软,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

  “小的见过县丞大人?”

  说着,其声音就哽咽起来。

  对于赵有粮为什么这副模样,余县丞心里门儿清呢。

  但是他还是立马做出一副吃惊的模样说:

  “哎哟,哎哟,怎么这是?”

  “六子,快把人扶起来啊。”

  旁边的杂役听了吩咐,闷不吭声的就把瘦小的赵有粮从地上提溜了起来。

  这种情形,杂役见多了,在心里直翻白眼。

  赵有粮摸一把心酸泪,哭诉起来:

  “县丞大人,您可要给小的做主啊。”

  余县丞做出一副凛然的样子,皱起眉头:

  “有粮啊,你可是受了什么冤屈,说与我听听,老爷我给你做主。”

  赵有粮抹了一把眼泪,便说了起来:

  “县丞大人,您也知道,今年我们村子遭了水灾。”

  “迫不得已,我们村的人都把地卖了。”

  余县丞点头:“有所耳闻,可是找了好买家?”

  “唉!”赵有粮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哪里是什么好买家,就是一个内里全是坏水儿的奸商。”

  “一来就逼着我们给他干活儿,还不给工钱。”

  “我跟他提了提,他转头就来县里花钱找人把小的的村长头衔儿给撸了。”

  “县丞大人,您可要给小的做主啊。这个商人太奸滑了些。”

  余县丞对赵有粮的话是半个字也不信的,他太了解赵有粮了。

  不过对于有利可图的事,他也就假装不知道。

  余县丞做出为难的样子说:

  “嘶——”

  “不是我不给你做主,实在是有些难办啊。”

  就跟余县丞了解赵有粮一样,赵有粮也极为了解余县丞。

  赵有粮立马做出一副忠仆模样:

  “小的倒是有一良计。”

  说着,他看了一眼一直没走的杂役。

  这个杂役很是眼生,赵有粮也不敢确定这个杂役是不是余县丞的心腹。

  余县丞顺势就摆摆手让那个杂役下去了。

  杂役面儿上没什么表情,只躬身行了一礼就下去了。

  看着杂役走远了,赵有粮这才说:

  “县丞大人,小的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眼力界儿还是有点儿的。”

  “这个姓宋的,身上肯定没什么功名。也没什么背景。

  自他来了以后,从来没跟外面有什么书信来往。m.sxynkj.ċöm

  而他一口气买了这么多地,还买了那么多下人,手里肯定有不少钱。”

  “你看这个税……”

  “税收好,您过的也好不是?”

  余县丞听了,果然是有了些兴趣。

  这个姓宋的果真是个没什么背景来历的吗?sxynkj.ċöm

  打发走赵有粮之后,余县丞琢磨开了。

  这事他不能亲自上阵,可以找人试探上一下。

  距离绽县50里处有一窝匪徒。

  想办法把这个姓宋的事透露给那窝匪徒。

  引着他们去上河村、下河村去大劫一番。

  也好让他看看,这个姓宋的,到底有没有什么靠山。

  就这么琢磨着,余县丞眼睛里都冒出来精光了。

  财帛动人心,宋云初一直以来表现出来的财力,让人不动心都难。

  余县丞摸着下巴,一条条毒计便冒了出来。

  倘若姓宋的真的没什么背景,哼哼,他余合不让姓宋的吐出一半家产,他就不姓余。

  宋云初不知道赵有粮背地里还有这么一出,说实话这属实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宋云初到底是没经过什么社会的毒打,也把这个时代想的太简单了些。

  现在她还在志得意满的看村民们忙活着秋耕。

  她买的驴子,一个村子给了4头,让两个村长带走了。

  让他们安排人照顾,以后这些驴子就是两个村的集体财产。

  由于地已经翻了一遍了,耕种起来快了很多,不消几个小时,田间地头便升起一个个地垄。

  看起来非常喜人。

  此时种的都是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

  而水稻、红薯、土豆等作物都是需要育苗的,在两个村长的安排下,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傍晚,关宁和大汉挤在驴车上回来了。

  驴车被塞的满满当当,都是他才买回来的东西。

  在一些村民的注视下,关宁和大汉把这些东西拉去了供销社那里。

  供销社的柜姐是赵玉材安排的白山关宁家的两个媳妇子,外加宋云初带回来的一个纸扎黛菊担任的。

  这三人的算学还算不错,就得了这么个美差。

  安排好这些,关宁便找到宋云初汇报工作。

  他不单单是按照宋云初的指示,买回来一些粗布、针头线脑。

  还跟一家铁匠铺定了些农具等东西。

  这让宋云初还算满意,这个关宁可以用上一用。

  如此供销社和兑行可以开业了。

  宋云初兴致勃勃的把统子拎出来,为开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炮灰女配在大清搞基建更新,第120章 准备开业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