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家兄朱厚照 > 第247章 领导有方,治理有道
  有事说事儿,你揪我脖领子作甚?

  再说了,大明朝又不是你家的,是你皇帝伯伯家的,你激动个屁鸭子?

  李牧为了防止装逼翻车,清了清嗓子,“听好了,这东西叫做patata,又叫馍馍蛋,也叫土豆。亩产最低两千斤!”

  生怕朱厚照听不懂,又加了一句,“可以勉强代替口粮!”

  “两千斤?亩产两千斤的口粮?”

  朱厚照松开了李牧的脖领子,眼睛刷的一下就红了!

  整个人也跌坐在地上,一把抱住李牧的大腿,嚎咷痛哭起来。

  “不是……”

  “你哭啥?”

  “这是好事儿,哎,哎,鼻涕、哈喇子别往我身上抹……”

  “卧槽,姓朱的,你给老子死开,你讲不讲点卫生,讲不讲点道德……”

  朱厚照哭的痛快了,掀起李牧的长衫前摆,重重的抹了一下鼻涕。

  “妹夫,我书读得少,你没骗我?”朱厚照拿起一个土豆,仔细的打量,“真的亩产两千斤?真的十三石?”

  “真的,比真金白银都真!”李牧笃定的点点头,“但这个品种是他娘的什么品种我也知道,要先实验,种出来一批才知道。”

  “种,种地这种事儿我最擅长了!”

  朱寿不由分说,拉着李牧去了里正府的绿菜大棚。

  朱厚照有种瓜果的经验,还经验十足。

  李牧把土豆小心的用匕首按照出芽的地方切成小块。sxynkj.ċöm

  按照上辈子记得的种植方法,指导朱厚照种植。

  至于温度、湿度神马的,朱厚照比李牧有经验多了,自然不用李牧去操心。

  “不行,我得派锦衣卫把这里保护好!”

  朱厚照忙碌了完,使劲的抻了几下腰,没感觉到累,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真的要是能种植出来,想想都可怕。

  真像李牧说的那样,这东西不挑地,有土就能存活,适应能力还强,那真的是造福天下了。

  很有可能像李牧说的,弘治皇帝没准儿真能成为千古一帝。

  李牧坐在椅子上,下意识的摸摸兜,这是掏烟的基础动作,在李牧穿越之后一直保留着。

  这个时候,要是能点一根烟,抖几下脚,再吐几个烟圈吹吹牛,才有那个味儿。

  可惜啊……动作习惯保留了,烟却没有,李守备也是一脸失望。

  刘瑾连滚带爬的去了文华殿。

  走到文华殿的门口,必须要演一下的,这是出大事以后不成文的规矩。

  可偏偏,弘治皇帝把门槛给锯掉了。

  刘瑾跑到了门口,愣了一下,然后左脚绊了一下右脚,扑通一声扑倒在文华殿。

  刘瑾是真摔,没有假摔,疼的一阵呲牙咧嘴。

  “陛下,大喜,大喜!”刘瑾连滚带爬的来到弘治皇帝的书案前。

  “朕能有什么喜事?”弘治皇帝放下奏疏。

  “太子爷和驸马爷……”

  刘瑾咕咚咕咚吞咽了几口口水,“找到了能亩产两……不是,是能亩产一千斤的,替代口粮的农作物!”

  “一千斤?还不到七石呢,有啥好的……

  卧槽,刘瑾,你刚刚说啥?”

  弘治皇帝手里的奏疏啪嗒一下掉在地上。

  一个健步,弘治皇帝蹿下龙案,一把揪住刘瑾的脖领子,“刘瑾,朕给你个机会,你重新说!”

  “陛下,太子爷和驸马爷找到了一种高产的粮食,最低亩产一千斤,据说伺候好了亩产高达两千斤!”

  刘瑾之所以把产量折半,也是为了留下回旋的余地。

  一千斤已经是不敢想象的极限了,超过了这个数值,才能让别人更加欢喜。

  “真的?不是在欺君?”弘治皇帝瞪大了眼睛,满满不敢相信。

  “真的,奴婢不敢欺君!刚刚就是太子爷给奴婢一个眼神,奴婢才跑回来禀报的。”

  “何鼎,传三阁老,换上便装,和老子去李家村!”

  不多时,弘治皇帝和三阁老,火急火燎的来了李家村。

  在路上,刘瑾说了事情三阁老都是不相信。

  到了李家村进入了暖棚,就发现朱厚照和李牧正跪在地上,亲手浇水施肥。

  两个人全身上下都是泥土,却全然不顾,他们的眼里,只有暖棚里的这一小块地。

  “父亲,你们怎么来了?”朱厚照抬起头看向了弘治皇帝,然后瞪了一眼刘瑾,“你这个狗肚子里装不了二两香油的货色,事儿没成就说出去了?”

  刘瑾一脸委屈,“少爷,是你给我一个眼神的……”

  “我给你什么眼神了?”

  朱厚照回忆了一下,他确实看了刘瑾一眼,但那是在询问刘瑾,天底下有没有可以亩产两千斤的粮食作物。可这个老货,居然跑进宫里面报喜去了。

  傻逼,死太监,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的道理你他妈不懂吗?

  事情成功之前不要说出来,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说话不慎,泄露机密会导致失败。

  老话说得好,真正有本事的人,总会是那个从一开始就沉默的人。

  做事给他人留三分,给自己留三分,剩下的尽力而为就是了,做人做事,一向都是如此。

  如果你不想让人觉得你做事有始无终,就不要在一件事做成之前,轻易地告诉别人。

  朱厚照暂时放下打死刘瑾的冲动:你给我等着,进攻型手榴弹,拉线的配套部件都完成了,你丫的就等着给本宫去给手榴弹拉弦吧!

  深吸了一口气,朱厚照对着弘治皇帝和三阁老微微一欠身,“别听老刘瞎说,哪有什么高产的粮食作物,这就是一个实验,没有具体的数据,我们也是在试验阶段呢。我可以用老李的脑袋担保,产量绝对高于现在咱们大明朝的所有的粮食作物。”

  呦,谦虚了,居然学会谦虚了?

  弘治皇帝玩味的看着朱厚照:这尼玛也不是你朱厚照的为人啊!朕贤婿的脑袋就那么不值钱吗?你丫的都用他的脑袋担保过多少次了?

  三阁老对着试验田打量了一番,然后又上下打量李牧和朱厚照。

  老谢对着李牧问道,“小子,你说!”

  “这是弗朗机人发现的patata,理论上来讲亩产两千斤,但我不确定现在种下的是什么品种亩产有多少,只能等三个月后见成果。”

  “三个月?”谢迁瞪大了眼睛看着李牧,“你的意思是可以两熟?”

  “这东西北方一茬,中原二茬,西南可以混种。北方虽然只有一茬,但可以在土豆收获之后种点白菜萝卜什么的,用来做冬储菜。”

  “真能代替粮食?”谢迁又问。

  这句话不仅是谢迁问的,也是所有人问的。

  看着所有人惊讶、期待的目光,李牧得意一笑,“能!”

  嘶!

  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三阁老的目光落在弘治皇帝身上也变得灼热起来。

  真的能亩产两千斤并成为主粮,弘治皇帝妥妥的千古一帝;至于我们三阁老,那你妈也是名留史册排名靠前的中原名相了!

  至于李牧和朱厚照……

  和他们两个有什么关系,这是太子应该的做的,李牧随便封赏一下就好了。

  这一切说到底,都是皇帝领导内阁领导有方,内阁治理下属有道,对的,就是这样的。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家兄朱厚照更新,第247章 领导有方,治理有道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