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将生命追求放在百年实实之中方是学佛、方能得佛

  一O六.俗世才有涅槃地

  “听过《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没有?”

  短暂默默之后,长老直入主题。

  “都没有,长老。”

  “龙树菩萨和提婆菩萨故事呢?”

  “只知其名,未闻其事。”

  “知不知晓八不中道,三是偈,实相涅槃?”

  “望长老为弟子详说。”

  “八不中道、三是偈和实相涅槃,是两位菩萨发挥佛祖因缘生法基本义理所创大乘中观思想核心。

  八不中道说的是,万法因缘聚散而已,实则

  ‘不生亦不灭,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1)

  此之八不,即谓中道。壹趣妏敩

  三是偈为: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2)

  此之三是,乃中观概略。

  而诸法‘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3)

  故实相涅槃,世间出世间。

  八不中道意谓诸法皆是因缘,因此都无自性。无自性故诸法便无生灭、来去、常断、一异之实之分,若于中言实言分,则有悖因缘义理而偏颇。所以,唯有离此两边观察世界人生,才是佛法正观,才得因缘妙义。

  三是偈乃中观集要,其谓诸法因缘而已,故性空。

  但性空并不否定因缘所生法法之有及法法所别。

  其有其别,反是诸法性空体现、性空证明。

  因为,

  无有性空,便无诸法;

  无有诸法,何来性空。

  而性空诸法其有其别所明,即在假名。

  诸法性空并假名,便是诸法缘起一体两面,也谓诸法实相。

  所以,

  实相无相之中诸法空即是假、假即是空,空假不二。

  以此不二之法观生观灭、观真观俗,即是中道之义。”

  “长老,是不是正因为因缘生法空假不二,所以世间出世间更凡圣、善恶、有无、生灭等等,也是不二?”sxynkj.ċöm

  “就这个意思。不仅如此,涅槃与世间亦无分别。”

  “长老。那也就是说、也就是说中道之义明确反对脱离世间去追求超世间所谓解脱了?”

  “正是。

  中观所倡实相涅槃,就是意在人悟诸法空假不二实相之后,应将生命追求放在百年现实之中方是学佛、方能得佛。而此中成就,才有才是生命涅槃,故谓实相如涅槃。

  此实相涅槃不仅中观所创之因,更也成立之旨。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佛法彻底回归世间,也才能最终告慰释迦摩尼慈悲济世深深本怀……”

  ——中观所倡实相涅槃,旨在着落成就世间……

  听到这里,慧能不但顿觉幡然,且此时此中,那深聆四阿含幽幽所思,倾耳《金刚经》切切所感,一下更是多有融会贯通所明了......

  此空假不二之理,还真启人有悟万法寂灭并生命存在真义呀!

  我存在、我寂灭。寂灭的是我执执我万世迷妄,而成就的却是因此无住生心百年实实人生......

  ——“生灭不异,真俗不异,寂灭如涅槃,涅槃即存在。此空乃不空实相涅槃,还真佛祖本怀,佛法真义呀!”

  慧能不由万分感慨。

  “知道玄奘大师新近所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吗?”

  见慧能已有悟入,玄清长老更是进一步着意引领了。

  “玄奘大师新译?”

  见慧能甚感兴趣样子,长老二话不说便将昨日刚闻《心经》朗朗诵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故空中无色……乃至无苦集灭道......’(4)长老,此不也是中道之义吗!”

  慧能复诵之后更是兴奋不已。

  “所以,俗世才有涅槃地。

  善知识千里出家,万里求法,何不如在家亦出家,何不如于俗世假有之中,一了当下更究竟之空呢?

  人于俗世俗情成就实相涅槃,岂不更是益亲益友,更能畅适一己百年生命?”

  祖父般老人于年轻慧能,乘机托出了内里所蕴一片深深之情。

  ———(1).《中论,破因缘品》;(2).《中论,观四谛品》;(3).《中论,观法品》;(4).《心经》;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更新,第二十三章 至道无难E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