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有个疑问

  五十五.辛苦,福啊

  五十六.心病心治,才是根本

  五十七.你这可是一道难题呀

  五十八.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五十九.上工治未病

  —————有些事情那权变方便,或也人心相通所益、世事有成蹊径

  五十四.有个疑问

  “舅舅,有个疑问?”

  吃过夜饭一小会儿,李潇野就来到了慧能房间,与许多时候一样,人还未坐下,问题就上来了。

  “你说。”

  早已习惯的李潇野摇着扇子稳稳坐下之后,笑笑看着慧能。

  “舅舅,我发觉你瞧病之中,有时问得特别仔细,切脉却好像在走过场;有时切脉不仅长时间专注,既便三言两语,似乎还不直接关乎症候。

  舅舅,这为什么?”

  “慧能就是慧能哪!以后学着点儿。”

  “学什么,舅舅?”

  “我问你,问闻望切,那切为什么放在最后?”

  “是啊,舅舅,为什么?”

  “告诉你吧,

  一是说医者诊病,切只一法,而且是最不容易把握的一法,既然如此,不如就放在最后验之证之。

  二是说病人也不要对郎中切脉寄与过高期望,它只未法而已。”

  “不对吧,舅舅。有些郎中不是常常自夸,说病人不用开口,切脉说得对,吃我的药;说得不对,分文不取吗?”

  “你信?”

  “舅舅,你别说。切脉之后,还真没几个不买人药的。”

  “那我问你,切脉之时,望闻是不是已在其中了?

  人有病求医,一般还需你问吗?自觉不自觉,大都会向你主动倾吐一切了。

  况人气血营卫、五脏六腑,本就一个整体。那相关相联,作为郎中,又几人不能看个大慨、说个大概?”

  “对呀,舅舅!这不正说明切脉重要,同时也证明了人本事吗?”

  “也是。

  但医乃至精至微之事,差之毫厘,便会谬之千里,这才问题关键吧?”

  “说下去!舅舅,说下去。”

  “慧能哪,世上有些人就有这么一个毛病。事情越是难懂,他就越要装模作样;越是艰深,人就越易产生迷信。

  而病人于郎中,不管诊病治病,往往在于信任。

  我们虽不能学有的郎中夸口骗人,更不能因此责怪病人,但在实际诊治过程面对不同情况,为医当知权变所益,这也是对病人负责嘛。”

  “舅舅,我知道了。m.sxynkj.ċöm

  那舅舅能不能说说,切脉到底难在哪儿?”

  “难在哪儿?这问题问得早了点儿吧!”

  “随便聊聊嘛,舅舅。”

  “这切脉之难,难就难在你舅舅学医行医这么些年了,至今还未出师,恐怕这辈子也难出师吧。”

  “舅舅,切脉真那么难吗?”

  “其实,脉的迟数、长短、沉浮、滑涩、缓紧等等,指之相验,并不太难,难就难在种种脉象之中那脉有神无神更神之气象。

  因为,此神即人胃气厚薄,根本生机强弱。人只有于之清晰感知,才不会为病患诸多假象所碍所惑,特别于重病久病之人有此清楚总体把握,才不会诊治有误。

  但此中分晓,又确如扁鹊所言了:

  ‘持脉之道,如临深渊而望浮云,心中了了,指下难明。’(1)

  那脉象就摆在你眼前,就是够不到、拿不着,不仅于人病证所验至关要紧,还一念关乎人的生死。此中功力,不仅在人长期临床经验,是不是更人悟性。”sxynkj.ċöm

  “舅舅。这么说,人病深浅,预后吉凶,在脉有神无神更神之动静,而切脉紧要,即在于中把握准确?”

  “慧能哪,你这个神字用在这儿,还真再恰当不过了。

  记得庄子好像说过: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

  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

  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粗精焉。’(2)

  这切脉于病根本感知和总体把握微妙,或亦不期粗精之地吧?

  这对医者,惟在神悟神通之神明;

  而于病家,则有神算神奇之神秘了。”

  “舅舅……”

  “慧能哪,切脉问题,今天就这里好吗?”

  “舅舅……”

  ———(1).《医学集成卷四.医中百误歌》;(2).《庄子,秋水》;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更新,第十二章 症脉寻印A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