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究其终极,人不就为一己深心理想、深心念想更于中透彻及甘愿而生的吗
三二一.人呀吗人在山
简短寒暄后,上山砍柴的年轻人很快没入了雾中。
慧能回身坐下,眼前一切一切又渐渐消声匿迹……
靠山之人,辛苦劳作,或生活所迫。
但人一处林莽之中,一陷浓雾之时,是不是也多会不甘山坳望天、迷茫障眼呢?为从更高之处俯瞰幻化雾云,了然所在山川,人定会不顾一切去趟那大山颠顶的吧。
而大山所在生灵,为人此行的断然决然,临高的豁然怡然,当然大惑不解了。
因为,它们哪会明白,天地之中,唯人才不仅仅是为活而活的......www.sxynkj.ċöm
山高人为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1)
人的视野胸襟,虽说总随所在之高而辽阔幽远,但人真要会心所在浩渺宇宙,洞明一己心性,并因由解脱根本烦恼自在人生、释然逆旅焦虑果敢生命,那所在之高,决定不在脚下高山之顶吧?
因为,
九万里之“九万里”(2)青冥之上,谁去过了?
天地及万物末始之始的“未始之始”(3),谁见过了?
不为物累游心万化之初,当然只人心性独有视野及怀抱了……
而三千大千世界与人共之“不生不灭,不增不减”(4)那不可思议恢弘境界,是不是又叫俯瞰大块那特立独行意趣,还真有些难望其项背了呢?
人,
一切莫过于心,而此百年所忧、逆旅所虑那生死端的里儒天下之观、道凌云之瞰,似乎都有外寻之嫌吧?而佛……
——“人呀吗人在山,
山呀吗山连天,
天上的神仙指条道,哪怕悬崖又黑潭,
温柔富贵如意人,纵呀吗纵身不眨眼……”
高亢的山歌,穿雾透云回荡之中直入慧能双耳、直击慧能深心——这调子太熟不过了,那新词于贪欲不足得陇望蜀人心,也是入木三分......
心比天高,心比海深,人只要心智初开,都会觉知不管身处何境,那欲壑总是难满。天地之中,若真有一条超越百年实实如愿所去,人为放下眼前一切,又何惜何难更又何惧何畏呢……
“朝闻道,夕死可矣。”(5)
神仙日子,人难企及,但对早晚必有一死的人来说,若心有恒归,情有终寄,哪怕朝夕之间,或也根本无憾了吧。因为究其终极,人不就为一己深心理想、深心念想更于中透彻及甘愿而生的吗……
人,
放眼生机大地,仰望日月星辰,面对天地大美更时空无始无终、无边无际,那当下遂心如意忽忽怅惘、百年逼仄幽幽感伤,是不是总令自觉不自觉去苦思苦诘生命究竟。而内视反听切切四顾、殷殷专候之中,赤、橙、黄、绿、蓝、靛、紫,或迟早有一色恍然彩光叫人双目为之一亮、魂魄为之有归的吧——
百年心安意宁者,为何这一色呢……
红,红得那么鲜艳;
蓝,蓝得那么深邃;
黄,黄得那么温暖……
此时此中身心契合,不管是刹那目眩神迷,还是久思卒底于成,那如梦方醒仿佛有悟,因缘自性,是天。m.sxynkj.ċöm
杀身成仁,以慰大爱之心,是一色生命理想华光;
小善小恶,皆宗保身尽年且以游心,是一色逆旅无奈散光;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语大功,立大名;就薮泽,处闲旷;吐故纳新,熊经鸟申……”(6)何不是百年着意一色韶光?
而工耕渔樵克勤克俭里孝亲爱子无心日月如梭,还真不失一色过隙流光……
当然,之时之中华光夺目、散光自在、韶光沉醉、流光安宁,因缘自心,在人。
可百年岁月里,生命大限时,
那华光有寄者,何以常存蚀骨悲愤;
散光自在者,却是难去深心郁闷;
韶光陶陶举觞,又隐隐莫名失落;
流光与世无争,又岂能有远有逃人苟活之愧恨……
想到这里,几十年眼见耳闻及慕思怀萦无数面孔直涌慧能,而更挥之不去的,是他们目光之中那深深浅浅自反自问……
———(1).《孟子,尽心上》;(2).《庄子,逍遥游》;(3).《庄子,齐物论》;(4).《心经》;(5).《论语,里仁》;(6).《庄子,刻意》;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更新,第六十二章 天乎人乎E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