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贪欲世人,那捞痒所喻,是不是还真有一比

  六十二.苦乐可以由人m.sxynkj.ċöm

  是啊,细想起来,百年人生,或是苦多乐少的吧?

  而生离死别时,那乐或还真就生生苦痛之源了……

  大和尚所言所问,一时叫众人唏嘘不已。

  ——“请教大和尚。太子出行出游,只见人老人病人死悲苦,不睹凡尘百年安康喜乐;只见众生竞争惨烈情状,却是忽略生命和谐相存道理。

  其过分强调世间苦难,是否以偏概全?

  其引人厌弃俗情喜乐,是否违人食色本性本然?”

  正这时,一与慧能差不多年纪书生模样的站了出来手指经变画图,语气虽是请教,感觉却有究论之意。

  大和尚听了,想想转身从布袋掏出了一痒痒捞来:

  “各位施主,请问这是什么?”

  众人一见,轰然大笑,这时大和尚却直面书生了:

  “阿弥陀佛,人的身体,难有不痒的吧。

  这轻轻一捞,那一时舒服,又几人会适可而止?

  于是,往往越捞越痒、越痒越捞中破了皮肤又增添了新的苦痛,而人最后还不得不痛痒强忍,无奈收手。

  世间苦乐,百年食色,请问善知识,其理是不是有些大致相同?”

  ——也是,欲望之人,声色名利等等那捞痒所喻,还真有一比……

  大和尚见书生似有所思,于是紧接:

  “佛言一切皆苦,不仅在说苦乐无常,苦乐不相舍离,更是意谓苦乐可以由人。

  其俗谛,是引人修善为善远离恶道悲惨深苦,以求上上喜乐;

  其真谛,惟启人觉悟世乐短暂更人不可完全把握;

  之中无常即空、空即是苦那生命至理,更上根之人于苦于乐深心了然有慰有寄。

  释迦太子叹息生命竞争残酷,痛彻人生无常悲苦,由此为众生指引一条出离之道以达妙乐恒乐非常境界,应是一片慈悲之心吧?”

  书生听了想想点头之后,大和尚便指着下一张经变画图继续说到:

  “三界堪悲,百年多苦。

  生而为人,当顶天立地为一己更这个世界寻求一条美好完满出路,方是人之为人应有大境界、大勇气、大承担吧?”

  “苦乐由人更由心,还真就人与人更与万物根本有别呀!”

  书生似乎答非所问。

  “阿弥陀佛!”大和尚听了眼睛顿然一亮:

  “善知识你看。

  此图之中,佛陀降生便言: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1)又谓‘三界皆苦,吾当安之!’(2)

  此独尊之意,是不是在说人不但不应受无常拨弄,更要引领这个世界最终走出苦多乐少生命困境。之中吾当安之大誓大愿,是不是也就着落了天下众生追求遂心如意幸福美满深深期盼?

  佛陀此见此思此为,还真没以偏概全之立,更无违人食色本性本然所意吧?”

  “食色虽人本性本然,但人之为人,惟在不受食色主宰。”

  书生凝目,更在自己世界。

  “阿弥陀佛!

  善知识说得好。

  佛陀以为,人根本所苦,多在人望人求。

  而人望人求不能一切自身做主,因此才有了佛之为佛于苦于乐非常识见。”www.sxynkj.ċöm

  “请大和尚开示!”

  书生施礼,恭敬万分。

  “阿弥陀佛!

  善知识,佛谓百年及万化‘一切属他,则名为苦。’(3)而所愿‘一切由己,’(4)方有方是生命当下更终极‘自在安乐’(5)。

  因此,所谓佛法,即人去苦得乐根本大法。而学佛修佛,则是人于苦乐之时之中着落一切由己非常津渡。”

  “阿弥陀佛!”

  书生听了,一时恍然,不觉双手合十,庄严念佛称名。而大和尚此刻于书生更是有心了:

  “阿弥陀佛!

  施主慧根深厚,可愿随老衲学佛修佛?”

  ……

  ———(1.2).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卷上;(3.4.5).《涅槃经,一切大众品》;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成就因缘构说更新,第十三章 苦乐乐苦C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