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里是一百两银子,他也算过,一百两差不多,这次去山里,赚了一百多两银子。
他手里还剩下十多两。
“你大晚上的消失就是去弄银子?!”穆知许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这个人……
“嗯,院子是我的,不能你拿银子。”
“……你就是个傻子,我这里还有你赢回来的五百两银子呢,还不够砌院子?”她没好气的瞪着顾凛。
大晚上消失,第二天下午才回来,肯定是进山了,山里野兽那么多。
能卖百两以上的,都是猛兽。
虽然被骂了,但胡凛的心里竟然有些愉悦,他挑眉笑了笑,“其他的都交给你了,我去睡一会儿。”
言罢,转身进了屋子,倒头就睡。
这是一夜未眠呢。
穆知许……
旁边的穆知禾抱着夏夏,小小的夏夏大眼睛里满是疑惑,“阿姐,为什么顾大哥被你骂了反倒是很高兴?”
“因为他脑子有病!”穆知许翻了个白眼。
门内的顾凛:“……”他还没睡着。
正在练功的穆深和穆渊差点岔气,两人幽怨的看着自己阿姐。
穆知许,“……不好意思。”
次日就是黄道节日,宜动土,周云很快就统计好了人数,今天开始挖地基。
挖地基的人很多,三十多个。
鼓励两天就挖得差不多了,周云让自己的弟弟做监工,他则去买青砖。
穆深几人知道家里房子动工之后,恨不能一天寸步不离的蹲在那里看着。
他们就要有自己的房子了。壹趣妏敩
开心!
“知许,我们家的菜没了。”这天吃午饭时,穆知禾说了一句。
她只管做饭,粮食蔬菜这些都是知许买的。
“嗯,待会儿我去县城看看,对了堂姐,这二两银子你拿着。”穆知许放下碗,拿了二两银子出来。
“哎呀,我不是问你要银子!”穆知禾吓了一跳,连忙推辞。
穆知许笑了,“我知道,我这是给你应急用呢,有时候我没在或者暂时找不到我,你们也能自己买菜。”
“你没在?你要去哪里?”
穆深几人也紧张的看着穆知许。
他们眼里的依赖和紧张看得穆知许又无奈又窝心。
“我是说假如,阿深三个还小,银子放你身上我放心。”
好说歹说,穆知禾才把银子收下了。
吃过饭,穆知许和顾凛赶着驴车去县里,槐婚花镇上也有集市,但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还没轮到呢。
再者,来的路上他们就看过槐花镇,太小了,就只有零星的几家店铺。
当然,买生活必需品足够了,不过穆知许这次出来,不止是为了买菜买粮,她是想看看容县,坐吃山空不行。
等年后开春,搬家后,她得赚钱。
考察市场很有必要。
顾凛也大概知道她的想法。
“对了谨之,你想考科举,要不要进学堂?”穆知许眉头蹙了一下。
科举必须一级一级的考上去,首先就要获得科考的资格。
凡是有资格参加县试的读书人,都可以统称为童生,县试过了就是秀才,秋闱时可以参加乡试,乡试过了是举人……
能考举人已经算是不易,举人不仅考的科目多,还有名额限制。
比如今年十分优秀的考生有十位,但上面只取五位,那剩下的五位,也只能遗憾没有上榜。
穆知许知道,村里夏大嫂的相公,周秀才二十多岁就中了秀才,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sxynkj.ċöm
而村长的小儿子也获得了童生的称号。
来年可以继续考秀才,八月中旬就是三年一度的秋闱,听说周秀才也要下场。
这也是夏氏把房子租给她们,叮嘱他们一定不要吵闹的原因。
反正穆知许目前为止,还没见过周秀才。
听说他在家里苦读。
“嗯,要进!”顾凛点头。
不然他的一身学识不好说,虽然可以说是以前学的,但科举和其他不一样。
顾凛心里突然有点兴奋,如果他凭借科举再次回到京城,想来那些人的脸色一定很好看。
“那咱们今天就看看县里的书院。”穆知许瞅了一眼突然莫名其妙兴奋起来的少年。
原来他很喜欢上学堂啊!
“好,对了,既然我进学堂,那阿深和阿渊就也在县里读书好了,我可以照顾他们。”顾凛想了想说道。
既然他都打算去学堂了,那带两个孩子也没事。
而且穆深和穆渊都是好苗子,人也挺乖的。
“这样就最好啦!”穆知许眉眼弯弯。
心里十分愉悦!
越来越有一家人的感觉了呢!
“但如果这样的话,家里的生计就交给你了。”顾凛看了她一眼。
耳尖泛红。
穆知许笑得很开怀,“放心吧,我最喜欢赚钱啦,交给我没错。”
两人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了县城。
县城有专门借放驴车的地方,穆知许交了铜板后,和顾凛一起在县城逛了起来。
县城有两家比较大的酒楼,面对面的开在同一条街上,颇有些针锋相对的意味。
两家应该算是旗鼓相当,客人来往也差不多。
而且,容县卖吃食的不在少数,各种布庄胭脂铺,还有首饰铺子也都不缺,证明容县百姓的消费水平还可以。
看了一圈后,穆知许心里大概有数了。
两人去集市买了一百个鸡蛋,因为买得多,摊主直接把篮子送给他们,之后又买了各种蔬菜和豆类,又去油铺买了油。
顾凛基本都自己提着。
菜买得差不多,穆知许又去了米铺,买了二十斤大米,米铺的上等米还没有她空间里的中等米品质好,穆知许心里隐隐浮现起了一个想法。
不过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
之后两人又去布庄。
“姑娘这是扯布?要什么样式的?我这里什么都有。”他们进来的是一家比较小的布庄,老板娘是个二十多岁的妇人。
笑起来十分爽朗。
有道是先敬罗衣后敬人,穆知许和顾凛穿的都是细棉布做的新棉袄,虽然比不上大户人家的锦衣华服,但在百姓中也是独一份儿的。
百姓多是穿棉麻或者粗麻,特别是棉袄,都是翻来覆去补了又补的。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农门长姐:满级大佬去逃荒种田岁华朝朝更新,第62章 去县城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