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1805 > 第四一零章 经济绑定和人口
  朱靖垣在崇明岛的机动车工业园停留了三天。

  这次就没有亲自去组织汽车比赛,因为汽车比赛早就已经有了基础了。

  朱靖垣插手之前,本来就有各种马车比赛、自行车赛、机动车和汽车比赛了。

  朱靖垣当初还专门安排,让大食国朝廷也组织汽车比赛,现在也已经有了一定规模。

  按照最初的计划,朱靖垣是准备在南通参观之后,就启程去江户上任的。

  但是前几天参观船厂时候的想法,以及最近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朱靖垣改变了主意。

  趁着自己老爹还在应天府,自己再回到应天府和他面谈一次。

  朱靖垣在返回应天的路上,把自己最近的想法整理出来,写了一份比较完善的报告。

  赶到应天之后,就去面见自己的父亲,顺便把报告递了上去。

  朱靖垣本来以为,老爹最起码得问问细节,结果朱简炎看完之后直接说:

  “放手去做就好,不用在意那些小人说三道四……”

  朱靖垣听了明显一愣,然后迅速反应过来,老爹这是在安抚自己。sxynkj.ċöm

  他担心前几天的那些小报上的文章,影响到自己的心态。

  本来应该有问题的,这次也故意不问了,用这样的行动来表示对自己的支持。

  朱靖垣顿时有点无奈的笑了:

  “父皇,您不用这样,咱们大明什么样,您和我还不清楚吗?

  “那些根本上不得台面小报,那些想法根本就跟皇帝用金扁担一样。

  “我本来就没往心里去,这次回来也不是观察您对我的态度……

  “我是真的想在去外地之前,趁着这个机会再跟您好好聊聊。

  “因为下次见面又得好几年之后了……”

  朱简炎笑着摆手:

  “好吧,果然是我多虑了,靖垣你果然还是那个样子,一点都没变,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然后我还是问几个问题吧,我的确有点事情想问问你。

  “你担心泰西人搞联合研发,这种顾虑的确是不能不防。

  “但是将泰西的工业体系,也纳入大明的工业体系之中,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朱靖垣早有准备的解释说:

  “让泰西各国在经济上与大明深度绑定,让他们的市场变成大明市场的一部分。

  “让他们离开大明之后没办法独立运转,经济秩序会迅速趋于崩溃。

  “最起码应该会持续混乱很久,以至于经济、技术水平整体降低一个时代。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持续向泰西方面开放一些先进技术。

  “当然,就像与法国和英国的合作一样,技术开放都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市场。

  “或者换个说法,这个过程就是经济殖民的过程。

  “他们想要学到大明的高端技术,就要成为大明掌控的市场的一部分。

  “这两者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技术水平越高,实现起来就越困难,对工业基础和市场的需求就越庞大。

  “等他们能够做出来的最终端的产品复杂到一定程度,就不是他们一个国家能够维持全部的工业基础了。

  “与此同时,他们的某些行业,应该已经完全被大明的资本控制了。

  “到了那种情况下,他们就彻底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机会。

  “到时候,就算是他们的国王和朝廷想要反对大明,也会被他们国内的资本代表遏制的。

  】

  “泰西各国的体量,相对大明而言都比较有限,距离这个级别已经不太远了。

  “电子计算机和涡轮发动机普及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朱简炎听到半截就露出了恍然的表情,因为在世祖遗篇里面找到了对应的东西:

  “双方的经济互相绑定,且体量巨大的大明占绝对主导地位,对方就能成为我们大明事实上的经济殖民地……”

  朱靖垣也马上点头:

  “就是这样,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下个阶段的方向了。

  “要让对方没办法离开大明,而大明却可以随时抛弃他们。

  “这样全面战争也就基本不可能发生了……

  “如果对方的王室和朝廷反对我们,我们甚至可以发动对方的民间力量。

  “让对方的资本和百姓倒逼他们的皇室配合我们。

  “甚至是行废立之事。”

  朱靖垣说的都是上辈子实际发生过的事情。

  但是大明上辈子的绑定泰西人的美国又有不同。

  美国人绑定泰西人的同时,自己其实也被一定程度的反向绑定的。

  因为到了信息时代之后,美国的人口和体量,其实也还是差了一个数量级。

  美国和泰西必须合二为一,才能组成完全完整的工业体系。

  虽然其中美国可能占了一半乃至更多,但泰西对美国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现在和未来的大明,体量相比美国又高了一个数量级,有能力自己实现完整的工业体系。

  看过世祖遗篇的朱简炎马上捕捉到了朱靖垣逻辑中的关键:

  “让对方国内的资本和百姓发动政变……

  “那是不是也可以,让对方国内资本和百姓要求,让对方主动成为大明藩属呢?”

  朱靖垣愣了一下,老爹果然还是对领土有兴趣。

  其实现在的大明皇帝,肯定是有统一世界的想法的,毕竟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但是战争的事情,现在的大明皇帝有点不想提了。

  对世界大战有点心有余季了。

  如果有和平的吞并方法,让对方主动内附,那肯定会有很高的兴趣的。

  朱靖垣当然也考虑过:

  “理论是可以那么做的,只是那么做的时候我们要考虑,这对大明而言是否有利。

  “西夷不是大明周边那些传统藩属,他们的人种和文化跟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就算是要这么做,也要控制双方的人口对比,大明人至少要是对方的两倍以上。

  “现在大明人只比泰西人多不到四分之一而已。

  “如果之后保持自然增长,我们是很难达到对方的几倍比例的。

  “我们要想办法控制泰西人的人口增长速度,同时进行深入的彻底的文化渗透。

  “经过至少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准备,才能相对稳妥的和平吞并。

  “否则就是给我们的后代埋祸根了……”

  朱简炎顿时就有点遗憾:

  “确实,汉朝对匈奴内迁的处置不够妥当,可能就是五胡乱华的早期诱因。

  “看来我这一代人是不行了,无论怎么规划,都是要你们那一代人来完成。”

  说到这里,朱简炎又来了精神:

  “不过,无论最后是否要和平吞并,想办法控制泰西人的人口是没错的。

  “这次你的幕僚去英国吊唁皮特,可以去找找那个马尔萨斯……

  “和平状态下,人口会出现指数级增长,而生活资料只能线型增长。

  “更何况,现在世界已经全部探索分配完毕,泰西各国掌控的领土只有大明的一半,算产粮区的面积差距会更大。

  “所以如果泰西各国放任不管,肯定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饥荒、战争和瘟疫。

  “所以应该建议泰西各国采取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

  “可以资助马尔萨斯宣传他的理论。”

  表情非常复杂的点了点头:

  “我会提醒牛先生的……”

  然后朱简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靖垣你觉得这个理论有没有问题?我们大明自己要不要也有所准备?

  “我们大明的土地也不是无限的,毕竟整个地球的规模不过如此。

  “如果我们大明人增加到几十亿,那肯定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靖垣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的?有没有考虑过?”

  朱简炎对这些东西没有很深的感触,是非常客观的在考虑这些逻辑。

  对朱靖垣的这个询问,甚至有考察对比的意图在内。

  想要看看朱靖垣在这种层面的问题上,跟世祖皇帝留下的思路有没有大的偏离。

  朱靖垣对这种问题很显然是有想法的,甚至是有很深的亲身体验的:

  “人口增长本来就不是指数级的,因为正常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随着技术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普通人的总体教育水平会越来越高。

  “他们从事的工作会越来越复杂,需要应对的社会事务也会越复杂。

  “普通人分配给抚养和教育后代的精力同样是有限的。

  “而且会随着教育水平的上升,从事的工作的复杂度上升,而呈现出对应降低的趋势。

  “更关键的问题,是高教育水平的人,对自己的后代的要求也会更高。

  “普通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要往上走,最起码不能比自己更低。

  “这会增加养育单个孩子需要花费的精力和资源。

  “父母能够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不断减少,需要提供给单个孩子的资源却不断增加,直接的结果就是孩子的数量会大幅度减少。

  “这还是不考虑女性地位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上升,会越来越多的参与更过的社会工作,而不再只是承担传统生育义务的问题。

  “同样也没有考虑生产资料的集中,生存资料通货膨胀等社会问题产生的生活压力。

  “所以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出生率会自然而然的降低。

  “其实只有皇室、贵族以及高级的商人,这些不需要自己亲自带孩子的家庭,后代的增长才会比较接近于指数级。

  “除非朝廷能够真正实现绝对的社会化抚养。

  “让普通人只管生,不管养,那数量肯定会继续膨胀的。

  “与此同时,生活资料的增加其实也不是线性的……

  “最起码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不是线性的,增长速度可能比人口增加的更快。

  “化肥的作用现在已经体现出来了。

  “如果能够迅速普及,它能在几年内让粮食单产直接翻倍。

  “人口要翻倍可能都要两代人了。

  “我们不能保证技术革新会不断地发生,但也不能保证它不会继续出现。

  “我个人的大致估计,如果未来不发生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大明的人口数量的巅峰可能会出在二十亿出头的时候。

  “根本不需要考虑几十亿大明人的情况。

  “到了您的孙子辈的时候,皇帝和朝廷就应该发愁怎么去提高生育率了。

  “按照大明目前的掌控的土地来算,加上几十年的科技进步,到了那个时候,养育一百亿大明人也没问题……

  “最后,以上的两种分析,都不能说明马尔萨斯的理论是错的。

  “他那个理论,是在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理想情况下的逻辑。

  “当然,社会学上是几乎不存在理想情况的。

  “所以,我们大明不需要在意这个理论的存在,但是却可以把这个理论去泰西推广。”

  朱简炎非常安静的听完了朱靖垣的长篇大论,并与世祖遗篇上的相关理论相对照。

  然后再在自己心里自己评判相关逻辑的可信度。

  朱简炎并不是完全盲信世祖遗篇,也不会盲信朱靖垣的各种理论。

  世祖遗篇里面不只是有各种预料和预测,还有非常成熟的引导式的思维分析理论。

  要求后世子孙先学分析方法,再去辩证的看待那些预测,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应用。

  朱靖垣也不说话,就等着老爹自己在那边思考。

  许久之后,朱简炎再次开口:

  “所以……靖垣你的意思是,大明完全不需要考虑控制人口增长的问题。

  “大明的人口数量,远远达不到大明的土地资源承载的极限之前,就会开始下降了。

  “所以,我们大明甚至要提前考虑,防止人口增长速度过早的降低的问题?

  “你在这方面有没有思考过?”

  朱靖垣再次点头:

  “这个方面的思考我还真的是有一点的,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我前面说过的那些,防止社会生存竞争压力过大。

  “其实对目前的大明而言,这件事情不算是问题,现在就算是讨论也是对未来的预防。sxynkj.ċöm

  “与此同时,世祖皇帝已经留下了大量的预防手段,很多到现在都还是有效的。

  “首先是完善平滑的工匠教育和就业体系,防止体力与脑力劳动者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断层。

  “脑力劳动者不会比体力劳动者收入更高,也不会有明显的更受尊敬的社会地位。

  “那社会上的普通人,就不会一股脑的的想要把孩子送去当脑力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需要面对的社会事务相对脑力劳动者要简单很多。

  “所以他们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生育和抚养孩子上。

  “让他们有相对体面的地位和收入,让孩子也能相对简单的维持相同的生活水平。

  “让他们不会觉得生育孩子麻烦,也不会担心孩子未来的生活。

  “他们他们在生育问题上没有后顾之忧。

  “然后是避免无限制的妇女解放。

  “这两个逻辑在某种程度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大规模的持续的妇女解放运动之中多半是有利益驱动。

  “妇女相夫教子不算错,自力更生当然也不算错。

  “关键是这个对错是谁来评价的,相关的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

  “是个人本心的思维认识?是是个人生活的需要吗?

  “还是被社会舆论所裹挟的,或者是被刻意制造的焦虑所推动的?

  “对于普通的妇女而言,如果可以在家相夫教子,就能一辈子安安稳稳的生活,为什么要主动出去工作呢?

  “对于某些天性本来就适合参与科研、工程、管理的女性而言,离开家庭也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但是,要求所有的妇女全部出去工作,全都要脱离父母和家庭的束缚自力更生,那就是别有用心的。

  “这是将对某些群体更有利的理论强加于所有人的头上。

  “所有妇女全部出去工作,本质上就是让工人来源数量翻倍,大幅提高厂商的谈判地位。

  “朝廷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保障绝大部分劳动者的收入,保障他们的的生活水平。

  “让一个稍微有点技术的工人,就能相对稳定的养活老婆孩子。

  “让他的老婆要不要出去工作的选择权,放在他和他老婆自己手中。

  “而不是变成老婆不出去工作,孩子就得饿肚子,未来也就没有着落,而不得不工作。

  “这样就能自然而然的避免过度的妇女解放。

  “归根结底而言,就是保障整个社会的最基本的公平,避免社会财富和资源的过度集中。

  “让技术革新产生的收益,能够更多的落到社会的主体劳动者身上。”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1805更新,第四一零章 经济绑定和人口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