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历史小说 > 活在南宋 > 第三七三章鹿苑书院
  官府创办的书院一般叫“官学”,像某某县学、某某府学,还有最高的国子监,这些都是纳入官府管理体系的学校,主持的也是朝廷专门派来的官员理事。

  但和后世一样,求学的人太多,官学的位置有限,所以地方上的私人,甚至官员就出资兴建了大量的私学,招募大儒名士授课,名气折腾大了便叫做某某书院、而无名无声的便叫做“私塾”、“学堂”。

  提到书院就不得不说咱大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了,像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郑州的嵩阳书院,这四大书院盛极一时。

  最早的官办书院始于唐朝,盛于宋、元,解于清末,在民国之时进行了改制,一直传到现在的小学、中学和大学。

  宋时的书院就类似于现在的教育机构一般,来授课的先生在教授完课业之后,是需要领薪水的。

  在识字率很高的大宋,找到“大字一箩筐”的人不少,但是能教学生做学问考科举的人少之又少,至于有成功科举经验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原因是那些考中科举的人都去做官了,除非有日子过得拮据或者有崇高理想的人才会在私人书院中授课。

  鹿苑书院在其父主理时期,有学生百人,每界科举考试在发解举试中,通过县试的有十人之多,过州试得中发解举,到礼部参加省试的每界总会有两三个,然后过省试得中皇榜,哪怕是吊车尾成绩的,也会有一个。m.sxynkj.ċöm

  所以鹿苑书院在当年可是名气大的很,许多考科举的士子慕名而来。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科举考试所需要的钱财,一般农家更本是负担不起的。

  普通寒士在科举及第者中占比是极少数的,而且他们也并非贫苦人家出身,大多数是村里一些拥有田亩数很多的乡绅地主,那些穿补丁衣服,吃粗粮窝头苦野菜的人家,除非人极其聪慧者,若不然其家人是不会浪费财力、物力来供养一个脱产的壮丁的。

  一百多个学生,光是每月收纳的学费都有五十多贯钱,当时来教学的先生每月的修金和节假日的礼物、赏钱得有两贯左右,当时书院还供给学生和先生一顿午餐,里里外外一个月下来能有三十多贯钱的纯收入。

  可惜自金老太公去世后,这书院不知咋滴,突然间就变了模样,先是书院连发解举试都过不了俩人,更不用说得中皇榜取得进士的名头了。

  书院没了成绩,名气也就下去了,来应募求学的学子也就少了一大批,本来能有些结余的银钱也变的捉襟见肘,需要支出的银钱却是莫名其妙的增加。

  钱不是重要的,但书院运转却万万离不开它,没办法,金老夫子就先砍了免费午餐,接着又提高了学费,这一下,本就不剩多少的学生更是跑了一大半。

  如今这座拥有十数间大瓦房的学院,可怜巴巴就剩下了二十八个学生,哦不,今天又来了一个。

  “狗儿,这就是你要读的学院吗?”

  骑在马上的王厚,嫌弃的瞅着破破烂烂的书院大门。

  师也拜了,孔圣人也敬了,就意味着狗儿已经成了这家书院的学生,既然是自家书院,便容不得别人羞辱。

  “呸,你个不学无知、只会舞刀弄棒的粗俗家伙,哪里晓得‘陋室铭’的典故!”

  王厚撇撇嘴,扭头吐口唾沫道:“俺爹说,大头巾都是这个死要面子的德行,明明是破屋烂瓦,非要在脸上贴金!还‘陋室明’,那屋顶都破了大洞,屋里可不就明亮么!”

  狗儿见那两扇破大门口,有位带小帽的娃子,正瞅着自己一行人看个不停,便翻身下地,对着王厚翻个白眼道:“还大头巾,莫忘记你爹也是带着‘文昌巾’的!”

  王厚对不小心骂到了自家老爹的事,心里也不怎么在意,舌头吐吐就算道过歉了,扭头看狗儿下了马,自己也赶紧跳了下来。

  “狗儿,你真的就在这破书院上学了吗?”

  “当然啦!”狗儿整理整理衣服道:“虽说我要考的是别头试,但里面的学问,却是做不得假,不进书院学习哪里能过得解举试!”

  “可是……”

  王厚瞅着狗儿不舍的道:“那我和十四怎么办?”

  “咦,你俩也得进学啊!”

  王厚惊讶的抬着手臂,指着面前的书院大声道:“俺俩也进这破书院?”

  “你这家伙!莫要在人家门口乱吵!”

  狗儿一把拽住他袖子到门口的大柳树下,扭头瞅瞅怒气冲冲的把脸扭去一旁的小门童道:“你看你,我还没进书院,就让人家对我有了厌恶,若是这小门童转身告了院长,那个凶老头,啧啧啧!”

  无拘无束惯了,突然来个管束自己的人,一时半会狗儿还真不习惯。

  “你俩不进这书院,你俩考的是武举!”

  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尤其是清朝,但是在重文轻武的宋代,武举考试也仅仅流于形式,到元代后,甚至被一度废止不行。

  在唐朝,武举考试内容主要有“试长垛、马枪、翘关、擎重”。

  其中“长垛”便是指射箭,“马枪”指骑马耍枪,“翘关”就指抬起城门门捎上的大木栓,“擎重”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举重。

  唐朝的武官武职系统,大多被世家门阀把持,能过武举的举子,也多是从这些门阀大族中产生,像下层的穷人家庭根本就没法子竞争过他们。

  比如说“马枪”考试一项,就足以把大部分泥腿子出身的穷汉子排斥在外。

  在古代养一匹战马,就相当于后世供养一辆汽车难度一般。

  低层的老百姓根本承担不起战马的开销,即使抛开骑马这项不谈,要想过“翘关”、“擎重”这两项,也必须经过充分的肌肉训练。

  “穷文富武”之说,并不是说来玩笑的,要想练武术,就得打熬筋骨,单单是吃俩饼子喝碗粥,是长不了力气的,所以练武之人都要吃肉,吃肉就是要供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

  但是吃肉可是大问题,哪怕是以富裕著称的宋朝,民间百姓人家也做不到顿顿有肉,所以普通坊间的孩子,还真就比不过有钱人家的孩子力气大,所以往往这两项考试,也是比不过。

  在宋朝,主持武举考试的人是文官,所以就增设了一项“策对”课目。

  要求应试者需熟知“武经七书”,也就是兵法兵书,然后再进行骑马、射箭、舞大刀、扔大锤这些技艺考试,最后再进行殿试,也就是“面试”。壹趣妏敩

  宋朝的武举与后面的明、清两代不同,它毕竟是由文人操控决定的,所以武举选拔的意志是“为将者首重智取,非苛求个人武艺。”,然后选出了一大堆,只会纸上谈兵的“大将”。

  打仗,可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唯有在战争中一步一步的实践磨练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帅才!”

  不过,纯粹的武技考试,起码还能选拔出弓马技艺、膂力武术等上佳的勇士,像宋朝这样的“策试”武举就只能量产出一大批“挥斥方遒”的文将军而已,再加上指挥军队的,还是只读过兵法书籍的文官,很少有过战场经验,所以宋朝与北方蛮族的战争几乎都是以“祈和”而结束。

  “也是,考武举么,回头在书肆里买几本兵书背上一背便是”王厚抬头瞅瞅几个带着书童急急忙忙正往书院大门跑去的学子道:“你看狗儿,他们几个都带着书童你要不要也带个?”

  狗儿闻听,便转身去瞧那几个学子,见他们几个虽然年龄大小各异,但身上都穿着各种绫罗绸缎做成的衣衫,低头看看自己,只有一件平淡朴素的青衫衣。

  再抬头看一下几个胖学子后面,紧紧跟着的几个背着沉甸甸书篓的书童,好吧,这富贵气息,真非一朝之日就能养成的。

  “算啦!寒酸一些就寒酸一些,我是来求学做学文的,又不是来比身家的!”

  狗儿安慰自己道:“庞大哥还得忙花茶和作坊的事儿,那几个哑巴我又不愿意带他们,反正有这头骡子,那些书篓就让这畜牲幸苦一下便是!”

  王厚点点头道:“说的也是,那行了,你快进去吧,十四还等着我回去和他出城打猎呢,就不陪你了,走了!”

  说着话王厚就翻身上马,狗儿满脸羡慕瞅着他道:“真羡慕你俩考武举的,整日里游山玩水,没事儿还能打打猎,赛赛马!”

  王厚呸一口道:“骑马射箭那可是要考试的课目,俺俩可不是游玩!算了,你这个连弓都拉不开的废物!驾!”

  马蹄扬起的尘土恰到时机的堵住了狗儿的粗话。

  咳咳咳!吸了一嗓子沙土的狗儿,连忙牵着大青骡子踢哒踢哒的往书院门口走去。

  狗儿虽然被昨天那个威严肃穆的老头子震慑的不敢造次,但毕竟是个少年郎,再加上又见识过人头滚滚的军阵,所以,这心里头虽然对书院有些敬畏,但也没有畏手畏脚害怕。

  柳树地下到书院大门只有五十来步距离,几个呼吸间,人便走到了门口,就当狗儿要拱手向冲着自己吸溜鼻涕的门童施礼时。

  这书院里面,突然传来了几声梆子音。

  然后吸溜鼻涕的门童就对着狗儿嘿嘿一笑,笑完了,俩手一伸,砰,两扇大门便严严实实的关在了一起。

  小崽子这不是想讨打吗?狗儿这个气啊!撸起袖子就准备擂鼓一般的敲那大门,后来一想自己是来求学的,而且是第一天报道,怎么也的有礼术。

  便耐着性子拱手道:“小哥儿,我今天可是第一天来应名,这迟到之数可算不得吧!”

  “不占!”

  大门里传来一句稚气的童音。

  “俺祖父说了,迟到了就要掏钱进来!你给俺五文钱便放你进门!”

  狗儿:……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活在南宋更新,第三七三章鹿苑书院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