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历史小说 > 醉唐风流 > 第68章 造纸·中
  草料在大铁锅里煮上两个时辰,然后捞出来,用小车送去一旁的浸泡车间。那里是几十个整整齐齐的水池,把料倒进去后,再加入生石灰、碱等腐蚀性的东西,把料浸泡搓揉一两个时辰。搓揉时可用一种简单机器,非常省力。

  这道加石灰和碱的工序,是唐朝之前的造纸术所没有的,也是这时的造纸作坊无法用麦秸造纸的原因所在!

  没错,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多用石灰、碱等腐蚀性材料浸泡下,把麦秸中坚硬的木质素腐蚀掉,麦秸自然就变得软化了,最终造出来的纸就轻薄、软乎又柔韧,堪比传统上等麻纸的质量了。

  这方法来自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小偏方,却是唐朝时还没被摸索出来的先进技术。在明朝时也是全世界最领先的——即便造纸术唐朝时就传到阿拉伯,并到了欧洲,但在欧洲几乎每什么发展,一直保持着唐朝技术的水平。sxynkj.ċöm

  直到不争气的清朝时,给乾隆画画的夕阳画师、耶稣会传教士蒋友仁,利用职务之便,偷偷把这种技术打探出来,并详细的画下步骤传回欧洲。从此,欧洲的造纸术才赶上华夏,并最终在十九世纪时随着工业化的变革,超过了华夏。m.sxynkj.ċöm

  说起来,华夏古代的瓷器、丝绸、茶叶、造纸等技术,自古就是出口西方的罪赚钱产品,西方人上千年来一直在偷偷打探相关技术秘诀,但李朝历代都成功保护住了。却唯独到了清朝后,这几样技术就全都被打听走了!

  然后西方就不用再从华夏进口这些,还反过来往华夏出口,于是经济就迅速被反超,最终落后就被打,被八国联军给按在地上暴虐了几十年……

  不能不说,清朝真是华夏最恶心、最腐朽、最无能的一个朝代!

  也不知后世那些整天看辫子戏,跪·舔什么四爷、八爷的年轻人,怎么就不觉得恶心?

  ……

  而且,加石灰和碱浸泡不光能让草料更柔韧,还大幅节省造纸时间。

  唐一千的技术,纯用清水蒸煮树皮、黄麻丝等,要反复蒸煮、浸泡、揉搓、捶打七八次,耗时至少半个月时间,才能把原料处理成纸浆。耗时耗力、成本高昂,价钱要是不贵才怪了。

  而宁书成用的新方法,两三天就能出纸!

  如果是制作烟花爆竹用的草纸,不需要漂白,厚一些、糙一些也无所谓,那么只用半天时间就行!

  宁书成现在造得,就是低质量草纸。

  所以等草料经过二次蒸煮后,被运去倒进河滩里,利用天然的河水将草料表面的石灰等脏东西冲走,就可以拿回去打浆了。河滩里的鹅卵石经过人工铺设了,水流不大,正好只狗冲走石灰污泥,而不会把草料也冲走。

  这就是新造纸法的缺点了——石灰和污泥直接被冲进河流中,造成污染!

  但在古代也没别的办法,污水处理?还真没那技术,也负担不起。

  好在石灰和碱都不是重金属、化学废料等难处理的东西,对大自然的破坏并不大。而且古代环境好得很,宁书成这一个小工厂所造成的污染量,简直就跟往大海里撒一泡尿一样,完全不值一提。

  何况在二十一世纪,还不是很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故意纵容工厂偷排污水?

  ……

  打浆车间,修建在水流最湍急的岸边,这里架设了一座直径七八米的大水车。

  在汹涌河水的冲刷下,水车昼夜不停的转动着,一根造价不菲的长铁轴,穿过院墙,把动力传进车间里去。然后,再通过几个简单的传动、变速装置后,动力被分散到五台硕大的打浆机上。

  “骨碌碌——砰!”

  “骨碌碌——砰!”

  随着宁书成一声令下,几个操作打浆机的工人同时将离合扣上,五台打浆机立刻就带着巨大的声响开始空转。

  即使只是空转,但每次那铁质的大捣锤砸下来时,那惊人的动静也震撼得众人面色煞白!不少人都忍不住想:要是人摔到捣料槽里去,还不得被一锤捣成肉酱?

  其实没那么夸张,宁书成还是很有工安意识的,机器旁边都专门装了防护栏。众人只是从没见过威力这么大的机器,忍不住多想罢了。

  “入料!”

  宁书成再次一声令下,冲洗好的草料,就通过又一个传送带被送了进来。捣浆工叉起一大坨草料送进捣料槽里,然后就听“骨碌碌……噗嚓!”

  捣浆机的声音立刻变了,眼看着,那原本还一根根分明的麦秸,几锤下来就全都变成了絮状物!一坨料只捣四五下,就成了,关掉机器,出料。然后重新入料、扣上离合开始捣捶……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般,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而这时代其他的造纸作坊,还要人工捣浆,费劲不说,因为人的力气小,要至少反复捶打几个时辰,才能把一坨料捶成奖。而且一次所捶的量也很少,跟机器对比,简直就像蜗牛比兔子!

  “这些机器,闻所未闻!难不成,都是宁兄弟你自己创造的?”郑仁寿等人,再次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宁书成还能怎么说?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的,从后世学来的吧?所以只好厚着脸皮点头称是。

  而且这些机器也不全是抄袭,他自己也动了不少心思,是结合天工开物中的技术,加上二十一世纪一些最先进的知识,才创造出这种,在唐朝的现有技术条件下最适合、最耐用的机器来。

  说是自己发明,不为过。

  ……

  捣浆完的料,被送往最后一个车间——抄纸车间。

  天工开物里边,把这道工序叫做“荡料入簾”,看名字就能大概明白做法了。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把捣好的絮状纸浆倒进大水池里,按比例加入清水,搅拌均匀后就成了合格的纸浆。

  然后,再往纸浆里加入一些柳树汁、粘叶浆之类的粘性水,以方便纸张更快的凝结成型。但同时又不能太粘了,防止摞在一起的纸在干燥钱沾连起来,最后揭不开可就好笑了。

  反正这种粘性水也不复杂,多试验几次,就能搞出最适合的配方和比例来。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醉唐风流更新,第68章 造纸·中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