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官城一带?这是要去哪儿?总不能真的是去找诸葛亮的陵寝去了吧?这事儿还真跟诸葛老爷子有关系?他们不是相差了近四百年的两个时代吗?诸葛老爷子还真闲着没事儿干,管起这事儿来了?
有关诸葛武侯的故事,那是民间最为津津乐道的事儿,小时候夏霜就经常听村儿里老人们说三国的故事,这里头,除了关二爷和常山赵子龙外,就属诸葛武侯的故事居多。
当时村儿里老人们说诸葛亮的故事,最多的就是火烧赤壁,追得曹操屁滚尿流,以及空城计和七擒孟获以及差点儿烧死司马懿的这些故事。
以至于夏霜打小就在心中埋下了对诸葛武侯的敬仰之情。
后来因为这事儿,夏霜还在读初中的时候,跟同班一个同学打了一架!
原因就是夏霜听到有人说诸葛武侯不如后世的刘伯温。
当时夏霜不服,就找他理论,结果是对方直接把坊间传言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给拿了出来说事儿。
坊间的确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说是诸葛亮只不过是三分天下,却并未辅佐汉室重登大宝,而刘伯温却是助朱元璋夺得了天下。
故而坊间很多人都认为刘伯温要比诸葛亮厉害。
其实谁厉害谁稍微逊色,现在去争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那都是过去多少年的事情了。
但有些人就是喜欢拿这些东西出来显摆自己的学识。
当时夏霜争论不过,气急就跟对方动了手。
之后自然是双方叫家长,夏霜被爷爷狠狠教训了一顿。
当时夏霜还死咬着不肯认错,最后夏漠实在没办法,看夏霜这般执拗,这才告诉了夏霜另外一些流传在坊间的故事,让夏霜第二天在学校为诸葛武侯找回了面子。
这也是为什么夏霜辍学以后,会安安分分的呆在家里跟爷爷一起打铁的原因,因为那时候在夏霜看来,爷爷夏漠就是无所不知的神!
夏漠所说的这个故事,不知真假,但的确在坊间广为流传。
传说当年刘伯温辅佐朱元璋荣登大宝后,听到民间有些拿他和诸葛亮做比较声音。
当时明朝刚刚建立不久,刘伯温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又哪里容得别人说自己的不是?故放出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话去。sxynkj.ċöm
意思就是说他诸葛亮要是厉害,为什么只三分了天下,却没能光复汉室?由此可见,能助明朝统一天下的刘伯温,才是技高一筹。
然而,话放出去以后,却仍是难堵悠悠众口。
有人说是因为有司马懿这个和诸葛亮旗鼓相当的对手匡扶魏国,故而蜀国才会败北,而刘伯温却是几乎没有对手,故而才能顺利统一天下。
有人则是说汉室当年气数已尽,故而就算是诸葛亮,也无法匡扶一个气数已尽的国家,而刘伯温只不过是走运,刚好扶持的是受尽磨难苦尽甘来的朱元璋,否则就算刘伯温有诸葛亮之才,恐怕也是落个悔恨终生的结局。
总之就是刘伯温放出这句话去后,坊间仍是有诸多的声音说刘伯温不如诸葛亮。
后来刘伯温也怒了,当即就带了人去寻找诸葛亮的陵寝,还放出话去,说要是诸葛亮比自己厉害的话,就能算到有一天自己会带人去刨他的坟之类之类的,总之就是要跟诸葛亮争个高低!壹趣妏敩
刘伯温也的确是个大才之人,很快就带着人找到了诸葛亮的陵寝。
只见诸葛武侯的陵墓之上,竖着一石碑,上书“吾致无人致”五个大字,意思就是这地方只有我到了,其他人没到过的意思。
当时刘伯温就大笑了起来,说诸葛亮不过尔尔,竟然敢狂称除了他没有其他人到达这个地方。
笑罢,刘伯温就命人开始刨土。
然而,挖着挖着,刘伯温的脸色却变了。
等到那块碑被挖出下半截,刘伯温的脸色已经变得苍白!
因为那碑被埋在地下的部分,仍写着字!将碑上泥土清理干净后,赫然是“唯有伯温致”五个大字!
这意思,就算再蠢的人也已经明白,刘伯温又岂能不知?
故而刘伯温吓得当即就命人把挖出的土填了回去,还恭恭敬敬的祭祀了一番,又磕了头,说了些“学生冒昧,叨扰了先生安寝,还望先生勿怪”之类之类的致歉辞,这才带人离去。
听夏漠说完这个故事后,夏霜兴奋得一夜没睡!第二天刚要去上学,却又被夏漠给拦了下来。
夏漠算准了夏霜那同学会说夏霜这个故事只不过是坊间流言,不足以信,故而又给夏霜说起了这古代国力兴衰君王更替的规律。
那些详细的原因,夏漠说了夏霜也听不懂,故而夏漠就只对夏霜说了这么一个大规律。
据文献记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哪个朝代能够逃过这个规律,就唯有东汉末年,却是颠覆了这个规律。
东汉末年,国未亡却是纷争不断,天下诸侯割据八方,互相攻伐兼并,又有民间起义战乱不断,朝廷内部腐败黑暗,外戚宦官干政,最终导致汉朝名存实亡。
后黄巾起义董卓谋权等等等等,从公元一八零年到二二零年,天下几乎是战争不断!是乃合久必分!
后来曹操好不容易才让局势稳定了下来,实乃是让历史又朝着分久必合的方向发展。
但这个时候,诸葛亮却跳了出来,愣是把即将再次归于一统的天下强行三分,实乃逆天之举!
故而比起顺天应命,推动明朝统一天下的刘伯温而言,诸葛亮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有了夏漠告诉夏霜的这些事儿,夏霜直接在学校把那同学给怼了个哑口无言!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夏霜开始迷上了诸葛武侯出山后的这段历史。
至于武侯墓在哪儿,现存于勉县定军山下的,只不过是诸葛武侯的一个衣冠冢,真正的武侯墓在哪儿,估计就只有当年的刘伯温知晓。
不过坊间倒是有一种传闻,说是诸葛亮真实的葬身之处,藏在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句诗里,而并非是勉县的武侯祠。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赊刀人更新,第483章 武侯祠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