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历史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六)
  卷一:正本清源话《周易》

  第一章:《周易》文本探源

  第三讲:《周易》原创文本

  第一节:由《左传》里记载的"卦"例(《连山》或《归藏》)格式及春秋《周易》文本所使用《周易》名称做"繇称"为证,而推断出原创《周易》文本

  上一讲里我们讲了由《左传》一书里记载的筮例,所反映了以春秋《周易》文本卜筮以外,还存在着一种与春秋《周易》文本内容格式不同的“卦书”用于卜筮。

  在《左传》保留的筮例中,已把《周易》称“卦”了,即把春秋《周易》文本称卦书。但《左传》里记载“卦”说是有渊源的。在《左传》里的十三个筮例中直接称卦书的,是针对《周易》之外的“卦书”而称之。《左传》里出现的十三个筮例中有两筮例是《周易》以外的“卦书”筮之的筮例。

  现抄录如下:

  ①《左传·僖公十五年》:(前645年)“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夫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

  ②《左传·成公十六年》:(前575年)“晋楚遇于鄢陵......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戚,射其元王中厥目。’国戚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

  从《左传》里的这两则筮例中看到,其称法都是“其卦曰”,这是与《左传》里所记"以《周易》筮之"时的说法不同。即以《周易》筮之时说“遇某之某曰”,而从无出现“其卦曰”的这种说法。显然,说明了《周易》一书之外,同时还存在着一种称“卦书”东西,也在用其进行卜筮。

  而这种“卦书”的内容,也有“六十四个符号”及“六十四个名称”,与春秋《周易》文本里的符号和名称完全相同,其文辞内容(即“繇辞”)则完全不同。正如晋时发现的汲冢竹书《周易》,《晋书》里记:“《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从“易繇阴阳卦”可推测,这是与《周易》不同的卜筮之书。晋代王隐(约317年前后在世)所撰《束晳传》说,汲冢书中“有《易卦》,似《连山》、《归藏》”,这是指《易繇阴阳卦》似《连山》、《归藏》。这说法正确,所谓“与《周易》略同”,是指六十四卦画符号及名称与《周易》同;所谓“繇辞则异”则是指卜辞内容与《周易》不同。这正是吻合《周礼·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别皆六十有四”的说法。而今考古上发现王家台秦简《归藏》,也正是与《周易》里的符号、名称则同,而文辞则异。由此证实在春秋时期,确实还存在着相同于春秋《周易》文本里的符号和名称,而不同于繇辞的卦书流行着。这种卦书是借着相同《周易》里的符号和名称,而编进去了一套卦辞。这种卦书内容,是只有“卦辞”,而无“繇辞”。这种“卦书”,其结构形式与春秋《周易》文本也不相同。

  由此可知,史巫把春秋《周易》文本称卦,是通过有其它卦书,而引述过来的称法。也由此而知,将《周易》变成卦学是逐步演变的过程,后来把《周易》称卦,是受《周易》以外的卦书影响而致。

  我们说《左传》里记载的卦书,无论《连山》与《归藏》,都是模仿《周易》一书原初格式文本而产生的。

  因《周易》一书原初并没有六十四个名称,《周易》里的名称是《周易》成书以后人们从《周易》每篇首字,或篇首2字抽出做为名称的。本身《周易》一书里每篇的名称与内容是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是提纲挈领式的文章关系。虽那些《连山》、《归藏》里与《周易》有相同的名称和符号,只能是《周易》一书产生之后,从《周易》一书里借过去而在其名称后编排进去“卦辞”的卦书,因为那些卦书里的“卦辞”与“卦名称”之间,完全没有内容上的关联性。

  也因无论《连山》或《归藏》这些卦书里那些用于卜筮人事的吉凶的“卦辞”,在史巫眼里认为编撰的并非理想。尔后,史巫觉得那些卦书里的卦辞并没有《周易》里的文辞更有哲理,以此更能比类、联想、符会求问人事上的吉凶,史巫受其那些卦书的影响,反过来又把《周易》改造成“繇”式的卜筮形式用于卜筮。

  《周易》一书早在春秋之前就已产生,而在春秋时期史巫使用春秋《周易》文本进行卜筮,同时还流行着不同于春秋《周易》文本内容的“八卦筮书”用于卜筮。这种卦书,只有六十四卦画符号和卦名称及卦辞,而没有“繇辞”。《左传》里记载的两卦例,即《左传·僖公十五年》与《左传·成公十六年》里的两则卦例,应是属“三易之法”中说的《归藏》或《连山》卦书进行卜筮的卦例。《左传》里记载的两筮例所反映的卦书,是只有卦画、卦名与卦辞,是与后人记述的《归藏》、《连山》卦书体例结构相同。这种卦书的结构形式是:

  卦画符号十卦名称十卦辞

  这与考古上发现《归藏》文本格式是一样的。

  1993年,湖北省江陵县荆州镇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简,这批竹简里被研究者认为有《归藏》的东西。这座墓为战国晚期秦墓。从已公布的材料和有关研究成果来看,王家台秦简《归藏》编号者164支,未编号的残简230支,共计394支,总字数约4千余字。在这批竹简中,共有70组卦画,其中16组相同。除去相同数,不同的卦画有54种。卦画皆以“—”与“∧”组成的六联体。卦名有76个,其中重复者23个,实际卦名53个,此外,卦辞也有一部分重复。秦简《归藏》的卦画皆可与今本《周易》对应起来,卦名也与传本《归藏》、帛书《周易》及今本《周易》大部分相同。

  现将王家台秦简《归藏》里的一些释文抄录如下:

  师曰:昔者穆天子卜出师而攴占□□□/(439)/龙降于天而□//远飞而中天苍/

  履曰:昔者羿射陼比莊石上,羿果射之,曰履□□(461)

  井曰:昔者夏后启贞卜/(319)

  豐曰:昔者上帝卜处□□而攴占大明,大明占之曰:不吉。□臣體體,牝□雉雉,/(304)

  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307)/□□奔月而攴占□□□/(201)

  明夷曰:昔者夏后启卜乘飞龙以登于天而攴占□□/

  (说明:“/”表示竹简残断,“□”表示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卦符号无法打出故略去)

  由以上所举例的王家台秦简《归藏》每卦内容体例格式来看,与《左传》里的两则卦例体例格式完全相同。如《左传》里的两则卦例的内容格式:

  ①“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左传·僖公十五年》)

  ②“复曰:‘南国戚,射其元王中厥目。’”(《左传·成公十六年》)

  无论是《左传》两卦例所反映的卦书体例形式,还是《归藏》的体例形式,均是一样的。即在一个画符号和名称后“挂”上一句“辞语”,而演变成了筮术上的“卦画符号”与“卦名称”。这种“卦书”里的画符号与名称,无疑是取自于《周易》一书里的画符号与名称。而《周易》原初文本里的符号与名称本不是筮术上的意义与名称。

  这样就不难想象《周易》一书原初的体例是个什么样子了。我们终于一步一步接近《周易》原初的文本了,也终于一层一层将揭开被包裹着的《周易》,得见《周易》的本来面目。

  我们已知今本《周易》之前的《周易》文本,是春秋《周易》文本。而春秋《周易》文本既非“九·六”爻题的那种文本,而是以《周易》里的“画符号”及名称作为《周易》文本里的每篇文章句子排序的一种结构形式,由此把原创的《周易》文本改变成“繇称”的文本,也由此把《周易》一书原初的性质给改变。我们从《左传》一书里所记载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及引用《周易》的例子,无疑证实了春秋《周易》文本的存在。我们也已知从考古上发现的楚竹书《周易》、帛书《周易》,这些都是以“九·六”爻称,取代春秋《周易》文本的不同版本而已。而“九·六”爻称的《周易》文本,却被传承了下来。即我们今天所用的《周易》文本。

  从春秋《周易》文本到今本《周易》,由此而知《周易》是个不断被改造的过程。即使作为“九·六”爻题的《周易》文本(今本《周易》),对于卜筮者在卜筮使用过程,同样感觉不能适应卜问人事吉凶。就又进一步对“九·六”爻题式的《周易》进行再改造,即1977年阜阳双古堆出土的汉简改造版本《周易》的出现。

  总之,从文献与考古材料来看,自春秋至西汉,《周易》一书被进行过三次的篡改,即把《周易》原初文本体例篡改成“繇”式、“爻”式、到增添进去“卜事之辞”。说明历史上对《周易》一书是个不断篡改的过程。

  那么,《周易》原创文本是个什么样子的呢?我们通过《左传》里两则卦例的记载,以及考古上发现王家台秦简《归藏》体例格式来看,无疑印证了《周易》原创文本的体例。这就是说我们完全可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的事实证据,而考释出《周易》原创文本的文体形式。m.sxynkj.ċöm

  一、从理论上说,《周易》为何不断地被篡改,说明了《周易》一定有原创的文本。我们也不再轻易相信“繇”式的《周易》文本,就是《周易》的原创文本。

  二、从春秋《周易》文本格式来看,已使用《周易》里的六十四名称做为"繇称",无疑证明春秋《周易》文本是在原创《周易》文本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因《周易》原初六十四文是没有名称的。

  三、从文献与考古材料上的证据来说,即有《左传》里的两卦例,而得知春秋已流行着“卦书”,其格式是“卦画符号+名称+卦辞”。以及《周礼》所云“三易”的《连山》、《归藏》、《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由此证明了《连山》、《归藏》都有六十四卦画与卦名称。特别是考古发现的秦简《归藏》的体例格式,印证了《左传》里的两卦例与《归藏》的体例格式是一样的。即都是“卦画符号+名称+卦辞”。

  凡是使用《周易》里所用的那套符号和名称而产生的东西(无论是《连山》、《归藏》或繇式《周易》),皆是由《周易》原初文本模仿或改造之物,故由春秋《周易》文本反证必有原创《周易》文本的存在。

  所以,由《连山》与《归藏》文本格式,而知《周易》原创文本的内容格式:

  “画符号+名称+文辞”

  如《周易》里《乾》文的原创文体格式是:

  “(画符号略)乾,元亨利贞。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

  如上《周易·乾》原创内容格式:

  (画符号)十名称(乾)十文辞(元亨利贞。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

  这种内容格式正是《周易》一书原初的内容格式,也正是由于这种内容格式,才是《归藏》与《连山》模仿其产生出的卦书。

  再者,无论从春秋时期的“繇称”《周易》文本,或是今天传承的今本《周易》文本的内容格式来看,把《周易》原创里的一篇文章给分割成六句“繇辞”或“爻辞“,明显有着割裂的痕迹。若把被改造而割裂成“繇辞”或“爻辞”的《周易》文辞内容连贯在一起,就更显现出是一篇文章的整体含义。

  如《周易》原创内容里的《震》文与改造名称为“繇辞”文本形式之比较(“九·六”爻题的《周易》文本是在“繇题”《周易》文本的结构形式上把“繇称”换成“数字爻题”,因分割的句子没有变,故对今本《周易》就不再举例对比):

  (原创文本)

  (画符号略)震亨。震来隙隙,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震来隙隙,后笑言哑哑,吉。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震苏苏。震行,无眚。震遂泥。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改造成繇式文本)

  (画符号略)《震》:亨。震来隙隙,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豫:震来隙隙,后笑言哑哑,吉。

  归妹: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丰:震苏苏。震行,无眚。

  复:震遂泥。

  随: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噬嗑: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从上面举例对比看到《震》原文中出现了十一个“震”字,而《震》文可分为十二段内容。可在被篡改成“繇”式或“爻”式的内容时,而是分割成一句“卦辞”和六句“繇辞”或“爻辞”。

  《周易》原创的每篇内容在被篡改成“繇辞”结构形式,明显出现着割裂痕迹。

  再次重申的一个铁证,说明《周易》原初文章格式内容被篡改成“繇称”的春秋《周易》文本格式内容。

  因《周易》原书的每篇文章本没有名称,是后来人们才把《周易》每篇文章的的头一个字,或头两个字抽出来做文章的名称。这些做文章名称之字,本与文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体内容关系。《周易》里的那些文章之首字,或两字,又是在每篇文章里起着提纲契领式的作用。《周易》一书原初是没有名称的,故春秋《周易》文本不可能是《周易》作者原创的,这是铁证。因春秋《周易》文本,已把《周易》每篇分割裂成六个“繇称”内容,其作为“繇称”却使用的是《周易》一书的名称来称谓的,这说明《周易》一书已标出了64个名称,这标出64篇名称的必是后人的行为。这是战国之前写书的贯例。如《论语》中每篇的题目,基本上是每篇开头两个或三个字。因为《论语》原本没有篇名,是后人摘取每一篇第一句开头的两字或三字来做篇名。再如《诗经》的标题也常常是这样取名称。正如《周易》里的文章也是如此,由此说明,春秋《周易》文本是后人在《周易》原初文本基础上被篡改过的。《周易》原创每篇内容没有名称,是后人摘取文章里首字,或前两字为名称的。因春秋《周易》文本格式是用《周易》一书里的名称做“繇称”,无疑说明春秋《周易》文本不是《周易》原创文本,说明是后人篡改过的。

  故《周易》原创文本的内容格式是:“画符号+篇名称(文章首字或前两字)+文章内容”

  如《周易》原初六十四篇文章的内容体例如下:

  ()乾,元亨利贞。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履霜,坚冰至。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括囊,无咎无誉。黄裳,元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利永贞。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磐桓,利居贞,利建侯。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即鹿无虞,惟人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曳其轮,濡其尾,无咎。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繻有衣袽,终日戒。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濡其首,厉。

  ()未济,亨。小狐汔济,儒其尾,无攸利。儒其尾,吝。曳其轮,贞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注:《周易》原初每篇文章的名称前有一个“画符号”)

  这就是《周易》原创文本内容格式,看到这原创的一篇篇文章,读读这一篇篇文章内容,还能说《周易》是卜筮之书吗?

  《周易》本是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政治哲学,却被史巫阉割成筮书,居然又在帝国时代里传承了下来。而伟大的《周易》哲学,却从此被史巫披上的巫术外衣包裹着,也由此把《周易》的哲学思想给遮蔽与埋葬。然而,真理终究不会被谬误所遮蔽。我们终于将史巫罩在《周易》头上的筮术外衣脱去,得见《周易》的真面目。这是由于我们揭示了今本《周易》之前的《周易》文本,即春秋《周易》文本。对春秋《周易》文本的考释发现,而是破解被说成千古之谜《周易》的关键一步。因历史上从没有人考证与发现卦爻式《周易》(即今本《周易》)文本之前是何种的文本。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考证出了《周易》的原创文本。《周易》原创文本的考释发现与春秋《周易》文本的揭示,无疑将改变传统“易学”史观,也由此必将成为《周易》学术("周学"与"易学"不同)的新纪元。​​​

  接下来我们看《周易》一书产生的年代。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周易哲学解读更新,《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六)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