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不知何时诞生的“虎毒不食子”这一俗语,因此盗墓类小说竟以此为据,制定了个盗墓的潜规则:只有亲生父子才可搭伙盗墓,而且还需当爹的在外把风或是挖到宝贝后当爹的先出墓道,因为在面对金银财宝时,只有这亲爹不会因为想吃独食而去杀子,进而把亲儿子填埋在墓道中。难道这样安排就妥当了吗?最近热度不减的《琅琊榜》即为我们很好的展示了个国盗的真实嘴脸,夺位成功的梁帝为了手中的皇权,毅然杀掉其亲儿子皇长子祁王即是一例。不论你信不信,翻翻历史你就自然会明了,这当亲爹的为权为利杀子的,很是有这么一批人哪!而且由头大抵相似,“谋朝篡位”这顶高帽是最佳选项。更甚者已然把利己主义发展到了极至,进而为了成就王权霸业就是“亲爹吃亲子”也不是什么问题了!而周文王姬昌就是先秦历史中第一个以吃子而名垂千古的帝王。如果说前者夏姒启对武观的狠毒,仅仅是视其子为政敌而征之杀之,一如《琅琊榜》中的梁帝赐祁王以死,而姬昌则是为了苟且偷生毅然决然地亲口喝下用其亲子伯邑考的肉煮成的汤,成为中国古代史上以吃子换命的第一位帝王,盗尽骨肉亲情,其脸皮之厚之黑既是前无古人更是冠盖于后世。www.sxynkj.ċöm
周文王姬昌是周朝蓄积谋发、承前启后的一代帝王,中国历代以来史书古籍等书本纸面上多褒之,在文人的口碑中都不错,也可以这么说,历史对于姬昌食子这一段黑历史选择性的失忆了,或是说被历代掌握话语权的封建统治者赦免了。这其实就是在家天下之思想下,急功近利的人性作出的政治选择,“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国盗定律是之最佳的概括。
周文王姬昌(约公元前1155年前后),其父是西伯侯姬季历,母太任(或大任),在《诗经.大雅.大明》中,周人盛赞其先妣挚仲氏大任与先祖季历的婚事:“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大任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孩子实行胎教的人,被视为中国胎教之先驱,《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大任(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大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大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姬昌的父亲季历是因为姬昌的原因继承了父业的,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的妻子是太姜,共生有三个嫡子,长子名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季历,季历娶太任为妻,生下姬昌,有圣贤的祥兆。古公说:“我们家族有一代要兴旺起来,恐怕就在昌身上应验吧?”因此文王姬昌可说是带着“光环”出生的,其一生就博得其祖父——当时的姬周集团董事长姬檀父的认可,被古公檀父定为接班人。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让季历继位以便传给孙子姬昌,就一块逃到了南方荆、蛮之地,随当地的习俗,在身上刺上花纹,剪掉了头发,成为春秋吴国(句吴)集团的创始人。对姬昌的追捧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也有记载,除了把姬昌尊称为“圣子”外,还记录了由于周太王想把领导权交给季历以便姬昌可以继承大统的意思,有眼力劲儿的老大泰伯和老二仲雍才不得不选择逃到荆蛮之地。其原文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泰伯仲雍的出走最终使姬昌的父亲季历继承了姬周集团的领导权。西伯侯姬季历在关中地区对西部北部地区戎狄的兼并引发了商朝的嫉恨,虽受封为西伯但最终被商帝文丁(纣之爷)幽杀,姬昌由此继承了西伯侯的爵位,成为了西岐姬周集团新一代领导人。为了让商帝放心,姬昌忍着悲痛他娶了商帝帝乙(纣之父)的小女儿为妻,与纣王结成姻亲,即妹夫(姐夫)同小舅子间的紧密外戚关系,从而暂时缓解了商王文丁、帝乙对西岐的戒备。其后为了使商纣王放松戒备,又把皇长子伯邑考放在商朝,名义上当了纣王辛的司机,实际上成了纣王的人质。姬昌对外隐忍的政策,为姬周换取了发展壮大的政治时间和空间。姬昌由此开始发愤图强,凭借妻贤子盛的家族优势,对内和谐诸亲,如重用其兄弟二虢虢仲、虢叔,对外招贤纳士广揽天下英才,如闳沃、太颠、南宫括、鬻(yù)子(鬻熊)、姜尚等。这些人对于姬昌而言是亦臣亦师的,使他不断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治国水平,更是拜易畴子斯学习连山归藏等传统国学。姬昌的政治野心最终还是被商纣王察觉,纣王于是采纳了崇侯虎的谏言,像当年幽杀季历那样把姬昌囚禁于羑里七年。在七年间文王日夜忧思,只能以八卦占卜未来,进而把先天八卦推演至六十四卦,成为我国国学六艺之一的《周易》。幸而在西岐的泰颠闳沃散宜生等能臣,在姬昌老婆太姒娘家有莘氏(今陕西省合阳县)部落选了两个美女献给纣王,同时进献商纣王的还有珍宝斑马等,进而贿赂商王重臣费仲以说服纣王释放姬昌,使商纣王放松了对姬昌的警惕戒备之心,在最后决定释放姬昌前,为了试探文王姬昌的品性,检验姬昌是否是圣“人”,就把当司机的姬周质子伯邑考炖成肉汤,还让看守告诉姬昌,看看他为了活命是否能吃自己儿子的肉汤,岂料姬昌不想再重蹈父亲季历当年覆辙,毅然喝下了这亲儿子炖的汤,这使纣王彻底把姬昌的品行看扁,姬昌由此被释放。姬昌带着屈辱和幽恨最终平安回归了西岐,由此开启了姬周蓄积的又一个7年历程。《尚书大传》说文王在位的最后七年中干了六件大事。头一年调解虞芮两国纠纷。虞(山西平陆县)芮(山西芮城)都是商王朝西方属国;可是他们不找商王裁决,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审断。据《诗经.大雅.绵》篇注说:虞芮两国看到周国是"耕者让其畔,行者让路","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携","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一派君子之风。两相对比,内心羞愧,回国之后虞芮两国都主动将所争之地做了闲田处理,纠纷从此解决。第二年出兵伐犬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第三年攻打密须(在今甘肃灵台县),解除了北边和西边后顾之忧。第四年"西伯戡黎(在今山西黎城县)",第五年伐邗(在今河南沁阳县)。戡黎、伐邗实际上是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第六年灭崇国(在今陕西户县境),即商朝的重臣、忠臣崇侯虎,崇侯虎是殷商防御姬周的屏障,更是姬昌当年被幽禁于羑里仓库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西周而言则是必处之而后快的政敌、告秘者。对崇国的兼并使姬周将周的都城东迁,由岐山周原东迁更宜居的渭水平原,并建立沣京(在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诗经.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沣。"即指此事。接着又向南扩展势力到了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论语.泰伯》讲的这句话,即说明岐周实际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尚书.无逸》和《吕氏春秋.制乐》都说他享国50年,称王前立国43年。死后葬于毕(指西安与咸阳之间渭水南北岸,境域较广)。由周文王回到西岐后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即可知他并没有因为亲口吃下儿子的肉汤而陷入人性的自责,而是依旧沿着既定的政治目标奋斗,虽然在其有生之年未能实现灭商。在周朝得到话语权后,即把姬昌奉为一位名君圣人,如《诗经.大雅》中的《思齐》、《灵台》、《维清》等颂诗,在这些颂诗中对以自己血肉换来父亲生命的伯邑考却只字未提。以姬周集团而论,姬昌政治功绩无疑是重要的、成功的,但是并不能完全掩盖姬昌人性之失——即食子全命之苟且伎俩。m.sxynkj.ċöm
虽然古典史籍包括《诗经》等对于姬昌的记载很多,但鄙人认为真正看清历史本像弄清两点足以:一是到底有没有有没有伯邑考这个人及姬昌是否吃了自己亲儿子伯邑考的肉?二是姬昌就任姬周集团掌门人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策略是阴谋还是阳谋?由此以知其人性本真。
先说这第一点,姬昌是否有并真的吃了伯邑考。文王姬昌的儿子确实很多,因此俗有“文王百子”之说,《百子图》是历代书画名家祝贺家族枝叶繁茂常画的题目,刺绣雕刻作品也常见。到底周文王姬昌有多少个儿子,史籍经传无传,但根据《史记管蔡世家》所记载,姬昌的嫡传——即其与正房夫人太姒就生了多达十个儿子,原文为“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聃季载。聃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列女传.母仪传》:大姒生十男:长伯邑考、次武王发、次周公旦、次管叔鲜、次蔡叔度、次曹叔振铎、次霍叔武、次成叔处、次康叔封、次聃季载。《白虎通.卷八.姓名》:文王十子。正是因此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夸赞:“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即描述姬昌的老伴太姒福泽多子,不仅太姒自己能生,且在其带动下连同姬昌的其它臣妾为姬昌带来百十来个男丁,因此古语说“文王百子”,如按《封神演义》的说法,姬昌有二十四个老婆共计生了九十九个亲儿子,再加上在路边捡的雷震子这个义子,正好凑足一百个。考究史籍,且不论诗经和演义小说,先秦史籍都侧面证实了周文王姬昌极强繁殖力,儿子生的也确实很多,如根据《左传.鲁僖公二十四年》的记载,“富辰谏曰:‘不可。臣闻之,大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译文:富辰进谏说:“不行!我听说:最好的办法是用德行安抚百姓,其次是亲近亲属,把这种感情推及到其他的人。从前周公伤痛管叔、蔡叔不得善终,所以把伯叔兄弟及子侄都分封土地,使他们建立国家,作为周的屏障。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都是文王的儿子。邗、晋、应、韩,是武王的儿子。凡、蒋、邢、茅、胙、祭,是周的后代。”据此文王被册封的亲儿子,再加上驾鹤西去的伯邑考和当了集团老大的武王姬发,文王的亲儿子或有名或有姓或有封国的就有十八个之多:伯邑考(姬考):姬昌嫡长子;周武王(姬发):即周武王,姬昌嫡次子;管叔鲜(姬鲜):姬昌嫡三子;周公旦(姬旦):即周文公,封于鲁,姬昌嫡四子;蔡叔度(姬度):姬昌嫡五子;曹叔振铎(姬振铎):姬昌嫡六子;郕叔武(姬武):姬昌嫡七子;霍叔处(姬处):姬昌嫡八子;卫康叔(姬封):姬昌嫡九子;冉季载(姬载):即聃季载,本名姬载,姬昌嫡十子,为周朝诸侯国聃国开国君主,周成王时代的三监之乱后,周公旦将康叔封在卫国,季载封在聃国,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一带,并且以康叔为周司寇,冉季为周司空,辅佐成王;郜叔:姬昌十以子;雍叔:一作雍伯,姬昌十二子;毛叔郑(姬郑):姬昌十三子,毛叔郑,本名姬郑,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之弟,周朝建立之后受封于毛国(今河北鸡泽);滕错叔(姬绣):姬昌十四子,滕错叔,即姬绣,是滕国第一任君主。古滕城是滕国的首都,距离山东滕州7公里。位于山东省滕州市西南约7公里处的姜屯镇东滕城村;毕公高(姬高):姬昌十五子;原叔:姬昌十六子,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周朝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于是将十五弟毕公封在毕地毕地(亦称毕陌、毕原、咸阳原,在今陕西咸阳,一说在今陕西西安),建立毕国,爵位为公爵,故称毕公或毕公高;酆叔:姬昌十七子;郇叔(姬葡):姬昌十八子,西周初期,周文王将姬葡分封于古郇国,史称郇侯。郇国定都于新绛西,疆土于山西省南部沁河以西,涑水以东,原来属于古郇国的疆土。后被晋武公所灭。老大伯邑考的履历史籍典章是如何记载的呢?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108国盗》更新,谋国自残之父食子—国盗之九姬昌1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