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原因之一就是共工氏和崇伯鲧都反对疏导治水这一国策的。
当鲧治水九年无功后,舜用大禹、伯益等能臣采用的却是开山疏导的治水方法,洪水在最终疏导入大海之前,所危及恰恰是江河下游的各部族,而共工氏和崇伯鲧的封地都在黄河中下游,开龙门泄洪必然危及崇伯鲧的治下。且在启用帝舜前,处于东部的炎帝后裔共工氏所采用的治水方式同样是堵塞上游来水,如《国语.周语下》中所记载“昔共工……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合通四海……皇天嘉之,祚以天下。”
崇伯鲧的封地区正处黄河淮河中下游地区,因此伯鲧治水所采用的也是堵塞的方法。堵上这、溢出那,反而使洪水更加泛滥,即《尚书.洪范》之记载‘其云: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这在《山海经.海内经》里记载相同:‘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鄙人认为帝之息壤并不是能够自己生长的土壤,而是帝尧修生养息之地的土壤,即鲧没有经过帝尧同意,私自挖掘晋东南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来筑堤筑坝筑城来抵御黄河上游的洪水,使洪水在山陕地区肆虐而损害了汾河流域的尧都。因此《淮南子》记载‘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殛”到底是怎么个死法?《史记集解》的作者马融认为“殛,诛也。羽山,东裔也。”孔安国认为“殛、窜、放、流,皆诛也。”这一点在《淮南子.原道》有相同记载:“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可见共工、伯鲧的做法相同,即虽然保护了一方百姓,但必然危及黄河中上游河谷部族的利益,如当时以汾水为中心的王权所在地。
原因之二就是从根上论共工氏和崇伯鲧二部族是姻亲关系,这使二者在政见上有统一的契机。
崇伯鲧是共工氏的外甥,共工氏女嫁与颛顼儿子骆明(黄帝系),生鲧(姓姒),鲧娶有莘氏之女修己为妻,生下禹。据《汉书.古今人表》记载鲧的妻子是有莘氏女。即现在洛阳南伊川县平等乡古为大莘店,此地文化遗存应为龙山至夏代早期性质,在《水经注.伊水》中,记述大莘店龙头沟“陂方十里,佳饶鱼苇,禹父之所化。山海经所谓鲧化羽渊而复在此,然已变怪,亦无往而不化矣。”因此黄帝后裔的鲧、炎帝后裔的共工、黄帝族裔的驩头、三苗等四大强大政治贵族集团的联盟,又是帝尧在执行禅让制中的一道必须逾越的障碍。
且共工、鲧两人都是帝王之权的有力争夺者,都是反对帝尧选择帝舜为其接班人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尧欲传天下於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於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於幽州之都。於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於舜。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一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吕氏春秋》也记载了鲧是因政见不同而被处死的,“鲧为诸侯,怒於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帝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於野以患帝。舜於是殛之於羽山,副之以吴刀。”www.sxynkj.ċöm
共工氏与崇伯鲧对于帝尧钦定接班人的反对,使帝舜在帝尧的支持下最终下决心,处死了鲧、流放共工、驩兜、三苗,即在帝尧的主持下完成《尚书.尧典》所记载“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使民心都顺服于帝舜。因此当鲧治水失败被问责后,帝尧随即主持进行了第二次民主讨论,四岳这才推荐的舜,从而名正言顺的确定帝舜的领导权。
另外除了共工、伯鲧、驩兜、三苗外,纳入帝尧执政团队中的人才还是大有人在,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当舜在尧去世所用的十能臣:禹、皋陶(yáo,姚)、契、后稷、伯夷、夔(kuí,奎)、龙、倕、益、彭祖等,这些人在尧时都得到举用并纳入帝尧的人才储备库了。这些人的根基都不浅薄,除去帝尧的兄弟契和后稷。我们简单分析其余八人的家门出身。
禹父是鲧,鲧父是帝颛顼,颛顼父是昌意,昌意父是黄帝;皋陶又名皋繇、咎繇、咎陶、大业,偃姓。皋陶是颛顼之后,皋陶的母亲是帝颛顼的孙女,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即皋陶,皋陶是牢狱的发明人,史载‘大业造狱而法律存’,同时《夏书》曰:‘昏、墨、贼、杀’大业之刑也’大业自己也说道:‘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伯益,名益,亦名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大费,偃姓,伯为爵称。皋陶的儿子,系赵、嬴姓诸国的受姓始祖。同样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大业(皋陶)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伯益)。’前追其祖系,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少昊(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业父—大业(皋陶)—伯益(伯益)。西汉刘歆认为山海经是伯益所作,在《山海经表》中刘歆道“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上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东汉赵晔《越王无余外传》:“(禹)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伯夷是炎帝的直系子孙,炎帝的妻子,即赤水氏的女儿听訞生下炎居,炎居生了节并,节并生了戏器,戏器生了祝融。祝融降临到江水居住,便生了共工。共工生了术器。术器的头是平顶方形,他恢复了祖父祝融的土地,从而又住在江水。术器子名勾龙,勾龙生了伯夷,佐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姜太公吕尚,即其后。共工的从孙伯夷,是帝颛顼之师,帝尧时辅政,掌管礼仪,帝舜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大禹治水及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腹之臣。帝舜晚年赐伯夷恢复姜姓,封为吕侯,四岳之一,其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伯夷后被尊为吕姓始祖。
夔虽不知其祖,从其形象应是九黎之后,据《吕氏春秋.慎行论之六.察传》载,夔是从基层被提拔而起的。《吕氏春秋》记载“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龙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被帝舜封为大纳言,如《通志.氏族略》记载道:‘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龙族并非神话的龙而是伏羲氏时华夏早期各族的称谓,据《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同样《左传.昭公十七年》也记载道‘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伏羲氏时,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创立文字。’而《姓氏录源》据《竹书纪年》所载,进而追溯龙姓之源流:‘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黄帝臣有龙行,是为河南龙氏。出自赢姓,楚青铜器中有龙赢,赢姓龙氏嫁女楚贵族。商代甲骨文中有龙方,为商方国。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至汉代,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由此可知为什么我中华民族又称为龙的传人了,因为太昊伏羲氏时中华民族都是以“龙”来分部族的,溯源推知少典出于伏羲,炎黄子孙称为龙的传人可谓双关同指!
倕(义均)是帝喾的孙子,发明耒耜,是国之大匠。为什么说倕是帝喾的孙子,据《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帝喾)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吕氏春秋》中说“倕,至巧也。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庄子.达生》:“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可以心稽。”陆德明释文‘工倕,尧工,巧人也。’倕古巧匠名。相传尧时被召,主理百工,故称工倕。
彭祖帝颛顼的四世孙,黄帝的七世孙,据《史记楚世家》载‘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老童[即卷章],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彭祖。’
奚仲根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是帝喾的直系子孙。帝俊(帝喾)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据《滕县志.薛世家》记载“薛之先祖出自黄帝,黄帝少子禺阳受封于任为任姓(《路史》)。后有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山海经》)。奚仲当夏禹之时,封于薛,为禹掌车服大夫(《杜氏注》)。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山海经》)。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云(《荀子》)。奚仲居薛,后迁于邳(《左传》)。于商之初,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自仲虺上距奚仲十二世(《路史》)。仲虺相汤事具《尚书.仲虺之诰》。后曰畴、曰挚(《路吏》)。殷商之代,世不失职。……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薛自奚仲至周隐王时凡传六十四世(《路史》)。国祚干九百余年。”
以上这些人个个能力不凡,可以想象尧禅让给帝舜遇到的阻力是如何巨大。但帝尧最终克服了来自于黄帝族裔内部以及炎帝族裔四岳的压力,成功的让四岳推荐了舜并治水成功,这是帝尧政治谋略的杰出体现。
再说帝尧执政之六难,就是如何考察、传、帮、带好帝舜。这是帝尧执政最成功的关键点,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108国盗》更新,第一根脊梁——千古第一圣至圣帝尧6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