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昏君!昏君!

  洪大汉奸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喃喃自语,掀了你鸟位……

  皇太极和范汉奸对视一眼,成了,此人已经归心。

  皇太极大声喊道,“来人,快传太医”

  多好的主子啊!

  洪汉奸抹去嘴边的残血,感激涕零,

  “多谢主子关心,奴才没事,这口淤血吐了出来,心里畅快了很多”

  那就好,皇太极问起明国之事,洪汉奸表示,他要回去仔细思考一番。

  朝廷重臣果然老成持重,皇太极吩咐范汉奸把一些文件资料交给他,派人送他回去。

  带着满腔的恨意,洪汉奸熬了个通宵,第二天就求见皇太极。

  “不知主子就此满足,还是意在天下?”

  跟我玩这一套?皇太极大声笑道,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吹牛又不犯法,野心是一点点膨胀的。

  现在皇太极控制了草原和朝鲜,又打败了明朝的精锐之师,确实有进一步的想法。

  场面话说过之后,洪汉奸指着最开始的情报,

  “彼时明国国库空虚,兵马全无,因此实行休养生息,以守为主,也是无奈之举”

  又指着范三拔的述词,

  “但是,现在崇祯抄了晋商,得了几千万两银子,这些银子可以练出多少兵马?”

  皇太极也眼馋这笔银子,但是说到明军,你那十几万不也被我打败了?

  “暂时不足为虑”

  明军战力洪汉奸也不好意思多谈,重要的是下面,

  “深挖洞,筑高墙,藏人,藏粮食,加上那笔银子,休养生息五年”

  “明国人口,财富,土地百倍于我大清,五年之后……”

  言下之意洪汉奸没有多说。

  这些东西皇太极早就看过,所以赶紧召集兵马,准备入关再抢一把。

  但你一大早求见我,就为这几句废话?皇太极说道,

  “有何高见?不妨直言”m.sxynkj.ċöm

  “关键在于人口和粮食……”

  云里雾里不说重点,皇太极心说,在抢了,在抢了,准备去抢了。

  看到主子有点不耐烦,洪汉奸在山川形胜图上,沿长城到山海关画了一条线,

  “我大清以往都是外线作战,奴才的意思是,到明国内部去打”

  “将明国的人口和财富就地转化为我大清的”

  内线作战?想的到美,皇太极心说。

  “我大清前三次入关,明军在野战中一战即溃,如今更无经制之师”

  “主子英明神武,早就开了科举,培养人才,崇祯失德,民怨沸腾,只要占据了一片地盘,派出汉官前去治理,一定能站稳脚跟”

  咦,这个就有点新意了。

  皇太极开始郑重的考虑了起来,想了半天,问道,

  “明人不会反对我大清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我大清免税,轻徭役,必得民心”

  “退一步说,开始我大清也可以不直接出面,打出农民军的旗号即可”

  这可是天才般的想法,皇太极兴奋起来,对啊,我怎么没早想到?

  什么李自成张献忠,都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我大清就该直接控制一股农民军。

  农民军就是我大清,我大清就是农民军!

  “快细细说来!”

  “主子,奴才有上上,上,中三策”

  不愧是大明重臣,根本不屑于出下策。

  皇太极想了一下,还是从中策开始听吧,逐步享受惊讶的快感。

  “中策就是派出精兵强将潜入陕地或者山西,发动民众,建立根据之地”

  这个方案优点是西北民风彪悍,不愁兵员,缺点是土地贫瘠,粮食不足。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皇太极心想,怪不得是下策。

  难道上面两策不担心粮食?皇太极赶紧问上策。

  “关于前两策,还请主子先看一篇奴才的拙作”

  皇太极接过来一看,《制渤海权论》

  文章不长,皇太极匆匆看完,就明白了上策,

  近的来说,偷偷用船把兵马运到山东去,扯旗造反,切断大运河,饿死崇祯这个王八蛋。

  远的来说,建立一支大清水师,控制住渤海。

  说起水师,皇太极叹了口气,吃了明军水师多少亏啊。

  诱惑很大,代价也很大。

  说到上上策,洪汉奸眼中流露出一丝疯狂,既然能偷偷运到山东,那干脆玩大一点,直接运到江南。

  江南鱼米之乡,军备孱弱,当年几百倭寇就能横行州县,哪怕只要一千人马,就能掀起惊涛骇浪,顺带切断大运河,饿死崇祯这个王八蛋。

  看来对崇祯怨恨很深啊!

  要是有水师的话,的确是神来之笔,皇太极问道,“船呢?哪有船?”

  渡海登陆是洪大汉奸的得意之作,怎能不思虑周祥,当即根据出动人马的多少,提出了一借二买三造的对策。

  不管怎么样,趁人病,要人命。

  皇太极打定了主意要入关抢一把,同时对派人假冒农民军和切断大运河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

  至于水师,还要进一步考虑,皇太极拿着《制渤海权论》,准备晚上仔细多看几遍。

  高!实在是高!

  控制了渤海,就绕过了山海关,控制住大运河,就控制了京城命脉,未尝不可重演宋辽旧事。

  一定要建立大清水师,抱着这样的念头皇太极沉沉睡去。

  “帝国疆域能有多大,取决于最远的县将信息送到京城的时间”

  这天张伟明和朱慈烺聊起了将有线电报架到山海关的事,

  “掌握了电报,就掌握了最大的权力,这个就叫制电权”

  “进来!”有人敲门。

  “报告,全部到齐了!”

  参谋们正在制定宁远撤退计划,张伟明看到撤退,就想到吴三桂的逃跑,

  有些话不吐不快,就把军官们召集起来,讲讲这个问题,

  “撤退,绝对不是逃跑!”

  开门见山,张伟明敲了敲黑板,着重强调,

  “撤退是所有军事行动中,最考验人心的,一定要精心组织,严守纪律”

  “下面讲几个问题,第一,能不能撤?”

  张伟明激动的说,“弟兄们,身为一名军人,有些时候,是死也不能撤的”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之金光闪闪缓缓掉在崇祯面前更新,第156章 汉奸的毒计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