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是好东西!

  大黄给龙葵的“求职信”就是“纸政”。

  以纸张为核心,营造该物品的高级感,然后以“赠送”的方式免费给予天下各国。

  赠送的数量也跟各国国力、施政、民生、文化等方面挂钩。

  说白了,就是营造姜国的特殊性。

  一个中立的,与各国都一团和气的姜国。

  在这个策略下,纸张注定是一种稀缺的高端产品。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

  书联建立,文庙出现,读书人阶层萌芽……

  纸张的需求大爆发。

  尤其是齐国这种举国兴建学堂,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背景下。

  再加上山东人对编制的执着,平民百姓用的低端纸张,需求肯定超乎想象。

  是不是放开造纸技术呢?

  岳川思考的时候,姜昭也在思考。

  纸张是好东西,眼下只有各国君主才能拥有和使用。

  国内的公卿士族也只能干瞪眼。

  想用?

  找国君要。

  自己回国这段时间,就是凭着纸张争取到了几个公卿士族。

  这不是夸张。

  历史上,齐国发生过“二桃杀三士”的奇葩事件。

  两个寻常普通的桃子,导致三个猛士自杀身亡。

  比桃子更加珍贵的纸张,收买人心效果更佳。

  毕竟桃子只能润润嘴,而纸张可以写字,是文化、高雅的象征。

  有文化的,可以自己写个字挂在家里。

  没文化的,直接把白纸挂起来。

  看,这是国君赏赐的!

  而且,姜国赠送的纸张非常多,多到可以一人一张。

  凭借赏赐纸张,姜昭还真拉拢到不少人。

  只可惜,去年年末的时候,姜国对齐国的综合评价不高,导致“赠送”的纸张数量减半。

  “圣人,您能弄到纸张吗?”

  岳川回过神来,说道:“纸张……我倒是有些门路,不过质量不如葵公主赠送的那种。”

  “质量差点也无所谓,不知圣人能弄到多少?”

  岳川没说话。

  他在思考造纸的问题。

  自己造纸是用的马蜂,纯生态无污染,高效而快速。

  但是有个问题——产量低!

  倒不是马蜂偷懒,而是原材料不足。

  制作高端纸张,主要原料是麻。

  土地庙种的麻也不算少了,但是供给姜国之后,就剩不了多少了。

  而且,马蜂造纸肯定是最高端的纸。

  这种纸成本高,价格贵,肯定不能敞开了供应齐国小学生。

  是时候放开技术,开办造纸厂了。

  岳川没打算在姜国开造纸厂。

  因为姜国太小了,有限的土地都种植瓜果蔬菜和桑树了。

  姜国刺绣甲天下,纺织业以丝为主,麻根本没有市场。

  在姜国开造纸厂,原材料都得从外面买,无形中推高了成本。

  反而齐国。

  国内平原多,耕地广,麻的种植量很大。

  不如把造纸这个产业放在齐国。

  “这样,我在王子阳和公主葵那边也有些关系,国君想要纸张的话,我可以帮忙打听一下纸张的制作方法。”

  震惊!

  极度震惊!

  现场所有人都瞪大眼睛,张大嘴巴。

  姜昭连忙解释:“圣人,我不是……我的意思是购买纸张……并非觊觎姜国的造纸术。”

  纸张是好东西,造纸术更是好东西。

  一个是金蛋,一个是下金蛋的老母鸡。

  金蛋已经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了,更别说老母鸡。

  圣人竟然误会自己想要造纸术,这这这……壹趣妏敩

  姜昭急得满头大汗,想辩解,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王竞择忍不住说道:“老师,国君并非此意……”

  岳川摆了摆手,“纸张事关天下文教,王子阳与公主葵深明大义,致力于推广文字和文教,他们岂是那种敝帚自珍的人?你们,看错了王子阳和公主葵啊!”

  一句话,说得王竞择和姜昭面红耳赤。

  仔细一想,是啊!

  王子阳自创龙文、钢笔、《字典》,为的不就是推广文字,让天下人都读书写字看书吗?

  公主葵施行纸政,无偿赠予各国纸张,不惜血本推广教化。

  他们岂是那种惜金逐利的小人?

  姜昭叹服,“昭惭愧!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王竞择也汗颜,“弟子惭愧!弟子惭愧!”

  岳川说道:“若是能求来造纸术,琅琊便可建造工坊,专业造纸。到时,所造之纸张,不但可供给国内所需,还可出口到其他国家。”

  “这……”姜昭有些担忧,“我们出口纸张,不会影响到姜国的纸政吧?”m.sxynkj.ċöm

  岳川“啊呀”一声,“倒是疏忽了!”

  姜昭心中可惜。

  不过,君子不夺人所爱。

  姜昭虽然觉得可惜,却也没有过多奢求。

  岳川握拳在腿上捶了捶,“此事关系天下教化,天下教化又与百姓福祉息息相关。为了天下百姓,我一定要说服王子阳和公主葵!”

  此言一出,其他三人齐齐震动。

  不愧是圣人啊!

  这胸怀,不是我们凡人能比的啊!

  姜昭感激涕零,“无论成败,昭都要替齐国百姓谢过圣人!”

  本来还想替天下百姓感谢一下的,但是想了想自己的身份,似乎还不够格,就没说出来。

  “听闻孔先生在姜国编撰典籍,昭学识浅薄,无法相助,唯有献上藏书若干,聊表心意。还请圣人代为转达。”

  齐国富庶。

  富庶自然就喜欢收藏书籍。

  自己看也好,用来装点门面也罢,总之越多越好。

  就连吃喝嫖赌不学无术的齐桓公,也有读书的爱好,因此还生出了《轮扁斫轮》的典故。

  庄子把这个故事记录在了自己的著作中。

  后世欧阳修也凑热闹,写下: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也,必得于心,工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

  黄庭坚也写道: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

  所以,论到藏书,齐国绝对家底殷实。

  因此没想到姜昭这么慷慨。

  琅琊各家族藏书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

  姜昭的藏书,数量必定多,质量也必定不会低了。

  那一个不值钱的造纸术,换取齐国公室的藏书,自己血赚啊!

  要知道,这是焚书坑儒之前的藏书,而且是霸主国公室的藏书,其价值无法估量。

  另一边,姜昭心中暗暗说道:表兄啊,不是我小气,实在是家里没有文化人,跟文化沾边的就这么些破书了。

  (暴雨,停电。手机码字,现在手机也没电了。不能四更,好难受)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更新,第955章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