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子也收起笑脸,回忆着,将在农具铺子的事,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吩咐下去,立刻备马,去城南农具铺子。”王刺史急急下令。带着王公子走到院门口又道:“去请冯大人,说我有急事。”
老爷大半夜找肃州府兵最高指挥官,下人也是恐慌极了。脑补了敌袭和流民攻城几场大戏,打马跑的更快了。
冯大人带了一小队人匆匆赶来,见刺史府门口,一切正常,只有几骑人马,稍稍放了些心。
正准备下马行礼,就听王刺史道:”不必多礼,带人跟我走,路上跟你细说。”
王刺史将王公子的话重复了一遍,但刻意忽略蓝落落,只说她是侄子的朋友,甚至没说是姑娘。
冯大人以为也是世家公子,可能家里藏书多,并没有多想。
他更关心的是,这种新技术有多省时省力,能不能用于大规模兵器的制造。
拍了好久,门终于开了,一见外面的官兵,小二哥吓得高声喊掌柜的。
“喊什么喊?不是都跟你说了,天王老子来了都不要喊我!你,你们……”掌柜的看到门口的架势也愣住了。
王刺史问道:“你今日刚得到灌钢法可试了?”
掌柜的呆呆道:“试了。”
王刺史又问:“可成功了?”
掌柜的点头。
“很好。”王刺史脸上的表情终于放松下来:“本官是肃州府刺史,可否方便看一下你们新法子炼出来的钢?”
王公子翻白眼:你这么问人家能不同意吗?
果然,掌柜的将大家迎进院中。在院中西侧墙边的棚子下,两位师傅还在交替砸锤,炉中的火照亮了那一小片天地。
“这几个就是用灌钢法打出来的,请各位大人过目。”掌柜的有些不舍的将眼前东西拿给几位大人看。
王刺史看着手中透着寒光的金属,竟觉得亮的晃眼。轻轻一敲,声音悠远,果然不像生铁那么脆,但是掰又掰不折,是真的比之前他见过的钢还要好一些。
“好钢啊。”冯大人手握锄头的头,在院子里挥舞起来,要是大周将士都有把钢刀就好了。“这个打起来比以前的法子省力?”
掌柜的瞬间激动起来:“省力多了,还省时间,大人们看到的这些,都是下晌和晚上打的,这么短的时间,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冯大人也激动了:“大人,府兵好多年都没添置兵器了,如今……”
王刺史摆手打断冯大人的话:“这个过两日再议,本官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然后他掏出两张纸问掌柜的:“这两个东西今晚可能做得出来?”
“做得出来,做得出来。就是所有的工匠晚上都不睡觉,也给大人做出来。”掌柜的道。
王刺史笑着点头:“那就辛苦大家了,本官今晚就在这儿陪着大家。”
有了大领导的鼓励,天不亮,两个工具都做好了,王刺史带着工具和人呼啦啦回府。
跟侄子在书房凑合着休息了一会儿,天一亮,就叫了司田秦大人,肃州府郭县永宁县张县令一起下乡。
王公子自然也跟着,只是他在摇晃的马车中,鼾声震天。
他们来的是永宁县的大福村,这个村子民风淳朴,高龄老人很多。最重要的是,村子每年丁税田税都交的又齐又早。
官差进村,不可避免了的引起了一阵恐慌。等大家知道他们来试用新农具的后,全村男女老少都凑过来看热闹。
夏收后,很多人的地里都种上了豆子。这样不仅会多一些收成,种豆子还能帮着养地。
可肃州这边地广人稀,成年男丁能分到足足20亩的永业田,80亩的口分田。
永业田能世世代代传下去,大家都会精心的养护。口分田死后是要上交国家的,其实好多分下来的地都不是特别好,甚至有些就是山地,或者不能种粮食的沙地,只为走个过场。
所以大家一般种不完的话,就先紧着永业田种,口分田先荒着。
不是大家不勤快,实在是农具效率太低,种不过来。村里两头耕牛,农忙时,每日要轮四户人家,剩下的就是家里壮劳力拉犁,否则就会误了农时。
里正找了块相对好一些的田,给各位大人试农具。
先是钢叉,这东西简单。里正亲自拿着在地里翻土,翻了好几下也没见停下来,反倒是越干越起劲。
这可急坏了张县令,刺史大人还在一旁呢,好用不好用,你倒是吱个声,无奈,他只能自己问:“田里正,这农具用着可好?”
“好用!好用的很哩。”田里正抬头,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大人可要试试?”
张县令正犹豫,王刺史已经下了田:“我来。”
王刺史中进士后,就一直谋的外放,任县令时,每年劝课农桑,他也亲自下田,各种农具不说驾轻就熟,也是能用的得心应手的。
这个钢叉,他试了两下,就递给身后司田秦大人,自己去跟田里正交流:“田里正觉得这东西妇女可使得?
王刺史没穿官服,还第一个下田,大家就觉得他可能不是个大官。
“我给你说,这东西孩子都使得,在我们村,孩子16岁才学着拉犁,再早伤身子。这东西,10岁的娃娃都使得,还不伤身体。”壹趣妏敩
闻言,大家七嘴八舌起来,王刺史都插不上话。
“里正叔,真有这么神?”
“我看那东西怪怪的,能好使?”
……
里正看了看偷偷瞪他的张县令,赶紧阻止大家:“都别嚷嚷了,我还能骗你们不成。”m.sxynkj.ċöm
张县令偷偷抹了额头的汗珠,一大早,毫无准备就被刺史大人带到他辖下的村子,他可的慌得很。
王刺史也笑着道:“乡亲们一会儿都去试一试,看看你们里正有没有骗你们。”
大家便不围着里正了,纷纷下田。此时,钢叉正被王公子拿着玩。
呼啦啦一群人围上来,虎视眈眈看着他手里的钢叉,吓得他赶紧将钢叉递给离自己最近的村民。他真不是胆小,就定是逃亡路上的后遗症而已。
“秦大人,你觉得这个钢叉适合推广吗?”王刺史看着几个十来岁的孩子,轻松的翻土,笑着问道。
司田秦大人躬身行礼道:“若是换成生铁,也这么好用,便很值的推广了。”
王刺史笑的更灿烂了:“本官就要推广钢叉,不换生铁。”
秦大人:刺史大人今日是高兴糊涂了?!
王刺史今日的笑容就没有落下过,他大手一挥:“走,咱们再去试试那个犁。”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靠拍短视频在古代发家致富更新,第59章 钢叉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