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皇帝在臣子,尤其是心腹面前,还是要装,呃,掩饰一下的。

  当下满意的点了点头:“兰爱卿所言极是。”

  叹了口气,勉力挤出了一点悲伤来:“朕也想亲自问问老三,朕自认为对他不薄,为何他如此狼子野心,罔顾多年的父子之情,做出这等事情来。”

  兰大尚书面上激动劝慰:“陛下何必自责,天下都知道陛下乃是仁爱明君,对臣民宽仁,对子女慈和。三皇子行此等之事,也许只是一时行差踏错,也许是有小人唆使。纵使有错,也是三皇子本心不坚定,辜负了陛下一番圣恩,陛下何必自责?”

  心里却忍不住吐槽:您那些儿子,哪有一个省油的灯?这么些年,您是既不立太子,也不封王,防儿子跟防贼似的。

  三皇子的孩子都好几个了,还只是个光头皇子。

  他不占长,不占嫡,不占贵,三不占,偏生又有野心,不铤而走险才怪。

  更何况,那德清大长公主起家不就是靠前期投资吗?

  这些年,您对德清大长公主多有戒备,当人家真看不出来?

  前期得了多少甜头,如今要收回去,别人也不乐意啊?

  当年能混个从龙之功,如今想再混一个,也不过是重走一遍旧时路,老本行,这活人家熟啊。

  这挨个挑来选去的,这三不占的三皇子不就入了人家的眼?

  一个野心家,一个投机者,一拍即合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而且从皇帝的表现看,只怕三皇子的那些动作,他早就了如指掌。

  却一直隐忍不发,不过是想彻底拔出德清大长公主的势力罢了。壹趣妏敩

  三皇子就是他用来钓德清大长公主的饵。

  如今做出这等姿态来,不是掩耳盗铃吗?

  兰大尚书心中吐槽和嘴上劝慰两不耽误,好歹将皇帝给哄好了,这才功成身退。

  出得宫来,上了自家马车,搓揉了一把脸,长出了一口气,又熬过了一天了。

  据说,当晚皇帝就亲自去了一趟三皇子府,见了见三皇子。

  父子俩究竟谈了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不过第二日,皇帝就当朝宣布了,三皇子被贬为庶民,圈禁在皇子府,三世不出,遇赦不赦。

  这旨意一下,众百官皆不敢言。

  首恶伏法,接下来就是清算小喽罗的时刻了。

  据说德清大长公主不管如何被威逼利诱,就是不说出跟她有关系,替她办事之人的名单。

  皇帝也不急。

  直接吩咐,先从德清大长公主的姻亲开始查。

  宁杀错,不放过。

  又下旨,若是和德清大长公主和三皇子有关之人,主动出首的话,可以酌情开恩,甚至予以嘉奖。

  一时间,朝堂上文物百官,闻三皇子和德清大长公主色变。

  谁要是跟他们扯上关系,那就是活到头了。

  每日早朝,朝堂上的官员都会有几个没来。

  这没来的,不用多想,就是被三司请去喝茶了。

  至于喝茶后,能不能出来,那基本是不用想了。

  基本是谁当天没来,事后基本就再也来不了了。

  谁没来,那就是谁喜提了罢官,抄家,流放三件套。

  问题严重的,跟德清大长公主关系更紧密的,那就不是流放,而直接喜提年后午门斩首套装了。

  这也是几位大臣联名跟皇帝建议的,都要过年了,这个时候杀人,总是有伤天和,倒不如留到年后。

  一时间,京城里那些官宦人家,昨日还人五人六高高在上,今日就被清算,一家子沦为了阶下囚。

  官牙这些天都忙疯了,那些被抄家的人家,主子下狱,奴仆都被发卖。

  他们天天眼睛一睁,就是去接收一批刚被抄家的奴仆,闭眼就是去高门大户问有没有要买人的。

  此刻高门大户也胆战心惊,每天醒来就是庆幸,又活过了一天。

  闭眼睡觉就担心明天一早,被官差破门而入,将一家子都抓起来。

  自家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过这个腊月呢,哪里还有心思买奴仆?

  不过,抓了那许多人,却少有人主动出首的,一时间三司清算的进度只能算是缓慢。

  宁远侯府。

  从三皇子和德清大长公主的罪行被公布于众之后,侯府上下都是人心惶惶。

  毕竟都清楚,傅知明之前跟三皇子和德清大长公主可是关系密切。

  还为了得到他们的看重,给傅知易下药。

  如今三皇子和德清大长公主倒台,傅知明估计是逃不掉了。

  就是他们宁平侯府,虽然当初当机立断跟傅知明断绝关系,将人出族。

  可若上头真追究下来,又有宁平侯府的对家在里头使绊子的话,只怕也要吃瓜落。

  尤其是,侯府附近,最近已经陆续有两三家被抄家下大狱了。

  听着女眷们的哭声,惨叫声,包括侯府在内的附近几家,这几日都低调了许多。

  侯府的人日日悬着心,这日终于听到了消息。

  傅知明被抓了。

  按理说傅知明这种小角色,还轮不到他的。

  架不住他自己会跳会舞啊!别人都在要跟三皇子划清关系,他还托人到处找关系,要见一见三皇子。

  花费了不少的银钱,倒是终于买通人,进了三皇子府了。

  也不知道三皇子跟他说过什么,或者许诺过什么。

  他竟然胆大包天,妄图将三皇子的一个小儿子给从三皇子府里给偷渡出来。

  结果被人抓了个正着。

  这下好,人家还没找上门去呢,自己倒送上门来了。

  直接下了大牢。

  至于傅知明的女眷,赵家这个时候装死,是万万不敢出头的。

  倒是赵氏,关键时刻终于雄起了一把,直接主动出首,状告傅知明勾结三皇子和德清大长公主,为他们做了不少贪赃枉法之事。

  证据也是现成的,是傅知明和三皇子还有德清大长公主来往的信件。

  还有一本傅知明的小账本,上面记录着他为三皇子和德清大长公主办了什么事,收了多少钱,一条条清楚明晰的很。

  因为她主动出首,又拿出了如此强有力的证据。

  倒是惊动了三司,甚至连皇帝都被惊动了。

  这可是第一个主动出首之人,有代表性啊。

  若是办得好,说不得还能带动其他人出首,也省却他们不少功夫呢。

  三司问赵氏所谓何求?念在她主动出首立功的份上,只要要求不过分,都可以满足。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夫君清心寡欲,我却连生三胎路蓁蓁傅知易更新,第521章 赵氏出首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