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趣文学 > 其他小说 > 父慈子孝请你吃大面 > 第二百三十五章:陛下北上幽州,不是要打高句丽是什么?
  “上海县是什么地方?”

  萧瑀找当地官员来询问。

  “一个小县而已。”

  润州别驾,王知通疑惑的问道:“国公,为何突然提起这个小地方?”

  “那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萧瑀问道。

  “并无特殊的地方,近来因为海鲜大热,那里倒是热闹不少。”

  “这就奇怪了。”

  萧瑀捻着胡须,道:“太子为何专门提这么一个小县呢?”

  “就因为海鲜?”

  “也不至于啊。”

  王知通惊讶道:“太子要去哪里?”

  “对。”萧瑀点头,“老夫不太明白太子的心思。”

  “不过,上海这个地方,你要关照好了,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差池。”

  王知通郑重点头,道:“下官明白了。”

  “马上就派人过去安排布置好,绝对不会让太子看到不好的。”

  萧瑀道:“官道修好,这是最主要的。”

  “是!”

  王知通没有立马起身,他面露犹疑,吞吞吐吐道:“国公,要给殿下安排美女佳人侍奉吗?”

  萧瑀微微沉吟,道:“各家选好的女子,侍奉在太子身边,她们应该知道怎么做。”

  “我们就不要多此一举了。”

  “惹得太子不喜,反而不美。”

  他知道对方的意思,要给太子上江南特色。

  什么特色?

  当然是花魁咯。

  “国公,要是太子想换换口味……。”

  王知通没有说下去。

  江南有的,长安不一定有。

  万一太子喜好呢?

  “这个倒也是。”

  萧瑀想了想,说道:“以备不时之需。”

  “先查查那些是不是清白干净的。”

  “是!”

  ……

  李承乾召见江南官员后,休息了两天,就开始按照既定行程在走。

  他并不是长留在金陵城的,是到了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

  巡幸就有巡幸的样子。

  他到一个地方,查问当地百姓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官府需要改进的。

  然后就会撒钱。

  这撒钱不单单是给百姓赏钱那么简单。

  还会拨款给当地官府,去满足百姓的需求,改进欠缺的地方。

  “多少钱?”

  “太子拨了十万贯下来。”

  “这么多?”

  “啊,我后悔死了,怎么让百姓都不开口啊,真是的,白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我也是,早知如此,还不如让百姓诉苦的。”

  “还好还好,太子还没到我这里……。”

  江南各地官府,画风突然变了。

  之前让百姓守口如瓶,报喜不报忧。

  现在,报喜又要报忧。

  不然的话,太子除了给百姓赏钱,不会给官府拨款的。

  “太子真有钱啊。”

  王知通不无惊叹道:“这视察下来,太子都赏出去上百万贯了。”

  “要是回长安的路上,沿途州县,岂不是要赏出去几千万贯?”

  萧瑀抿了一口茶,道:“几千万贯?”

  “这对太子来说,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对了,让你们准备好的东西,准备的如何了?”

  王知通当即严肃道:“已经准备好了。”

  “雪花盐是殿下给我们的。”萧瑀道:“我们这一年来,可是赚了大把的钱。”

  “现在该是我们表示的时候。”

  “长安的那一份不算什么,现在才是大头。”

  他道:“对了,提醒那些拿到拨款的人,不要中饱私囊,要把事情给做了。”

  “告诉他们,想想在东宫为官的后辈们。”

  “贪这点钱,把后辈子弟的前途搭上,值不值当。”

  “是!”

  ……

  转眼时间。

  李承乾到江南已经一个多月了。

  天气也在逐渐升温。

  但他在江南,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视察的。

  不过,他并不着急,有的是时间去看。

  “陛下到什么地方了?”

  “父皇到太原了。”李治说道:“父皇准备继续北上,去幽州。”

  李承乾露出意外之色,“陛下要对高句丽动手?”

  幽州再过去,就是高句丽了。

  李世民要去那里,怕是要带着大军过去。

  这肯定会造成高句丽的防范与警惕。

  说不定,按照李世民的脾气,真的冷不丁的就会下令攻打了。

  毕竟,征讨高句丽的筹备,已经进行了快两年。

  一切准备好,万事俱备,只欠发动的时机。

  “不太清楚。”

  李治道:“父皇不是说了嘛,哥哥巡幸完江南后就北上。”

  “山南道那边就不去了,哥哥去河南道。”

  李承乾点着脑门。

  他的计划是江南一完,时间差不多,就走山南道,要是时间还多的话,去剑南走一圈。

  但眼下李世民从洛阳走太原去幽州。

  要他走河南道。

  就不可能按照原计划了。

  他还担心,李世民突然发疯,直接找高句丽开干了。

  “长安有什么情况?”

  “没有吧,梁国公与舅父一切都处置的很是妥当。”

  李治道:“三五天就有奏报急递来。”

  “粮草军械没有动的?”

  “没有提及。”

  李承乾让李治把急递拿来,看了一圈,也没有发现文中有调动内容的暗示。

  这看来,要么是李世民没有干高句丽的想法。

  要么李世民可能还在犹豫。

  “稚奴,把裴行俭叫来。”

  “哦……。”

  李治有点疑惑,叫裴行俭干什么。

  裴行俭这次率领一千太子卫队,随行扈从。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道:“裴行俭,你传孤的教令,马上飞书长安留守的太子卫队。”

  “告诉薛礼,命太子卫队全副武装,开拔至洛阳。”

  “随时注意陛下的动向,一旦陛下去幽州后,立马至太原驻守。”

  李治露出震惊之色,哥哥这是要干什么?

  裴行俭虽有困惑,但领了教令下去。m.sxynkj.ċöm

  “稚奴。”

  “笔墨伺候!”

  李承乾道。

  李治急忙摆好东西,却见哥哥根本不动。

  “我说你写……。”

  “哦!”

  李承乾写了好几份信。

  给房玄龄的,给长孙无忌,还有给李孝恭的。

  调动太子卫队,来江南没什么事。

  但去洛阳,还要去太原。

  那就不一样的。

  方方面面,李承乾都要考虑到。

  他很担心李世民一时冲动,调动山东筹备的兵马,跟高句丽开战。

  跟高句丽打,李承乾其他不怕,就怕李世民打不下来,吃了败仗,从而造成心态失衡。

  这东西难以捉摸,李世民要是心理出现问题,就麻烦了。

  “再给陛下写一份奏疏。”

  “我预计在七月底,八月初北上河南道。”

  “太子卫队调动……。”

  李承乾调动太子卫队的权力,李世民难以干预,但该给他说的。

  这是防止产生误会。

  至于为什么江南不全带,去山东要带。

  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万一,太子是害怕山东世家呢。

  这个观点,可就让山东世家难受咯。

  “最快速度送去。”

  “是!”

  ……

  长安。

  房玄龄挑灯夜读,茶水是一壶接一壶的。

  陛下与太子不在长安,他万事都要做的小心翼翼,不漏贻误。

  “阿耶。”

  “江南急递。”

  房遗直喘着粗气说道。

  “怎么了?”

  房玄龄接过急递,背过身去,查看漆封完好,这才将急递拆开,一目十行看完,脸色微微一变。

  “阿耶,出什么事了?”

  “太子要调动卫队去洛阳。”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房玄龄说道。

  “啊?”

  “这是为何?”

  房遗直惊声道。

  “这不是你过问的。”

  房玄龄看了看天色,道:“看来今晚是不用睡了。”

  第二天。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还有李孝恭碰头。

  “收到了?”

  “收到了。”

  李孝恭叹道:“殿下怀疑陛下北上幽州的意图。”

  “我就说该把我给带上的嘛。”

  “这下好了。”

  长孙无忌道:“现在说这些都晚了。”

  “陛下的意图,大家心里都有数。”

  “我们应该尽早做准备。”

  他们得知陛下要北上幽州,几乎都下意识的想到高句丽。

  因为这太明显,太有倾向性了。

  “房相,你什么看法?”

  房玄龄顿了顿,道:“洛阳,太原都储备有军械粮草,若是陛下真要动手,应该会先调这两地的。”

  “不过,暂时没有征兆,我们先请示陛下,再作定夺的话。”

  “圣意,我等不能妄加揣测。”

  太子可以怀疑,他也能做。

  调动的是太子卫队,可没有动用朝廷的力量。

  他们作为臣子,留守长安的,却不能靠揣测做事。

  “房相这话有理。”

  “那就请示陛下吧。”

  ……

  太原。

  李世民外出归来休息,刚坐下,就收到长安的奏报。

  他看了一眼,就丢到一边。

  “上官仪,你说我的意图,就这么明显吗?”他很是纳闷。

  太子知道,长安官员也知道。

  还好魏征不在根前,否则,怕是早就怼他脸上来了。

  这在外的自在啊。

  上官仪:“……”

  陛下,不是明显,你就差直接下令了。

  幽州什么地方?

  再往北就是高句丽,你其他地方不去,去幽州,要干什么不是人尽皆知的嘛。

  大家没挑破罢了。

  “陛下真有对高句丽动手的心思。”

  刘仁轨低声道:“还是尽快下令才是。”

  “没有,我就是想去看看。”

  李世民嘴硬道:“幽州也是我大唐的大好河山,我看看怎么了?”

  “太子要调就让他调。”

  “长安要干什么,我知道就成了。”

  额。

  陛下这是真要打啊。

  “上官仪,原话回复长安。”

  “是!”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父慈子孝请你吃大面更新,第二百三十五章:陛下北上幽州,不是要打高句丽是什么?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