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子必须捂住。
越少人知晓越好。
李承乾冷静下来后,不由懊悔,自己冲动之下,竟然犯了蠢。
自己下太子教令干什么?
无缘无故的,难保有人会去深究背后的内情。
“稚奴!”
李承乾朝外喊道:“马上去把长孙冲叫回来!”
“快!”
长孙冲的声音在外忐忑响起,“殿下,臣还在!”
闻言。
李承乾松了一口气,他看了一眼长乐。
长乐有点欣慰道:“这家伙还算长了点脑子。”
李承乾摇头不已。
“你先去宫里,记住一定要劝陛下冷静。”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闹出大动静来。”
长乐点头:“明白了,我这就去。”
长乐出去,看了一眼长孙冲,他马上又面对上李承乾的目光。
“这次做的不错。”
李承乾也不责怪他,没有立即去办。www.sxynkj.ċöm
这事再快,也快不到哪里去。
毕竟是要去吐谷浑的,哪能话说完,那边就能把人给抓了啊。
也不耽误这点时间。
他道:“下次,我再有冲动的情形,希望你也要有刚才的眼力界。”
“是!”
长孙冲庆幸的点头,他暗暗跟李治对视了一眼,投去感激之色。
李治暗自纳闷,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太子哥哥这么失态的?
太极宫。
一阵东西乱砸的声音响起。
李世民大好的心情,彻底败坏。
长乐劝说道:“父皇,太子哥哥说要把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还请父皇息怒,当务之急是怎么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李世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强行冷静自己的情绪。
“奸夫淫妇!”
“我大唐的脸,都要被他们给丢尽了。”
李世民喘着粗气说道:“我会下手敕,让李义府回长安述职。”
“你用想念弘化公主的名义,请弘化跟忠烈来长安。”
长乐应声,知道这个理由是对外的说法。
冒然把李义府抓回来,反而会把传闻坐实了。
“父皇,到时候如何处置?”
长乐忧心的说道。
是杀?还是用另外的手段?
这都极为棘手的。
“交给太子去办吧。”
李世民揉着眉心,他怕见到人,会忍不住怒火直接下令把人给砍了。
长乐离开后,李世民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把李君羡叫来。
……
弘化的事情,除了李世民,李承乾,长乐外,再无他人所知。
李世民下手敕,让李义府回长安述职,虽是有点费解,但想到那边的钱袋子,陛下有这样的心思,也是正常的。
李承乾对李世民的安排,也没有意见。
确实只有这种不动声色,正常的行为,才不会引起过度解读。
按照他之前的想法,把人抓了押送回长安。
谁不会去猜测背后的缘故啊。
那样是不打自招。
当然,他知道要想压住一个热点,那么就要用更大的热点。
大朝议首次提出来的以李世民为核心的大唐精神,在《大唐帝国报》的引导上,成为朝野内外热议的重点。
其中紧密团结在以李世民英明领导的旗帜下的精神与思想。
李承乾下教令,奏请李世民御批后。
要求朝中各司官吏,地方官府,军中将士都应该进行统一组织,认真学习这一精神思想,牢记这一精神指导。。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举措。
引起极大的热议浪潮。
李世民极为满意,李承乾也达到自己的目的。
文武官员,不管怎么想的,在这样的要求下,他们也只能是执行。
“今日请张师与诸位前来。”
李承乾笑着对张士衡等人说道:“是希望你们能整理出一份集陛下的思想于大成的总结出来。”
“这一思想,往后会成为大唐施政治理天下的指导方针。”
“孤的想法是,要让全天下的臣子百姓,在思想与精神上,与陛下高度统一……。”
张士衡等人严肃无比,认真倾听。
这事,换了他人说不定还不好办,但他们正好专业对口啊。
“殿下,此思想总结,是不是可以写入《唐礼》之中?”
张士衡问道。
“自是应该的。”
李承乾说道。
这要不写入唐礼,那唐礼还叫唐礼吗?
“臣等明白了。”
于志宁面露迟疑之色,他是礼部尚书,这事是绕不过他的。
再说他本来就是《唐礼》编写的主要成员。
“殿下,只是这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还请殿下指教。”
闻言,众人也是神色一动,精神与思想?陛下的思想精神,他们如何写?从什么地方写?
“这一点不难。”
李承乾轻笑道:“从陛下参与的朝中事务,以及下达的诏令等等方面入手。”
“当然,你们也要去找陛下,听听陛下是怎么想的。”
“明白了吗?”
指明方向就成。
他不可能手把手的教。
再说了,这些名士,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笔杆子,完全不用担心写不出来。
张士衡等人也是一点就通,明白方向后。
他们第一时间去太极宫觐见李世民,得到应允,还可以观看,经过一些删减的起居注。
比如宫闱之事,就不是他们能看的。
此后,他们分工明确,每天都有一人跟随在李世民身边,记录一些言行思想。
李世民对此是欣然接受,他以前还觉得有人记起居注很不爽。sxynkj.ċöm
现在嘛,可就不一样了。
他巴不得把自己的言论,生平事迹等等的,全部塞给张士衡他们。
让他们好生的把自己的精神与思想,如实的总结出来,然后推广天下。
那种期待感,让他早已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证自己的思想出炉了。
“古往今来。”
“我还没见到过哪个帝王,他们的思想与精神,能像我一样,被总结整理出来,作为天下施政治理的方针的。”
李世民由衷的说道,他豪情万丈,自信超然。
他越是厉害,文治武功越是优秀,就能证明自己当年的选择,是对的。
“陛下,我在太子那里听说过一个帝王名号。”
李孝恭钓鱼一样卖关子,勾引李世民呢。
果然,李世民很是好奇,“什么帝王名号。”
李孝恭不徐不疾的喝茶,李世民没好气的白了一眼,干脆坐下来无语的看着他。
“不多不少。”
“四个字!”
李孝恭呸了一口,“怎么茶叶还进嘴里了呢?”
“你快说。”李世民沉声。
李孝恭真不开口,他跑到李世民的身前,用手指在李世民的杯子里,沾了茶水,在桌案上一笔一划写字。
“千!”
“古!”
“一!”
“帝?”
李世民看完,呼吸顿时急促起来,他俯身端详着桌案上,用茶水写出来的四个字。
千古一帝!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荡着这四个字眼,怎么也挥之不去了。
“太子真是这么说的?”李世民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唾沫道,一股热血不断的涌上脑门。
“陛下觉得,这千古一帝是说谁的?”
“自然是我。”
李世民脱口而出,他根本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千古一帝只能是他,不可能是别人。
只有他才能配。
李孝恭跪坐在李世民的身边,双手撑着膝盖,道:“陛下想要做千古一帝,殿下几乎是在不遗余力的在帮陛下实现。”
“之前,我还有些不理解太子的想法跟行为。”
“但自从知道千古一帝后,我瞬间明白一切了。”
李世民默然,他看着四字,怔怔出神。
李孝恭道:“陛下疑惑,我为什么会答应太子。”
“不是因为棉花,织布机那么简单。”
“是因为臣也想辅佐陛下,成为千古一帝。”
“陛下是千古一帝,那么我们这些当臣子的,是不是有无上光荣,是不是也算千古名臣呢?”
古往今来,无数帝王将相穷极一生,追逐的无非名利二字,以求青史留名,后世传颂。
李承乾是把‘利’给了,又给他们指出‘名’的方向。
千古一帝是名号。
但后面代表的意义,却不是那么简单。
到底什么样的盛世,才配得上千古一帝的名号。
这没有标准。
那么这个标准,就由他们来制定,通过他们辅佐李世民,成为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来衡量。
往后,想要成为千古一帝,他们这一朝的功绩,就是丰碑,是后世要超越的。
“有多少人知道这事?”李世民突然问道。
“太子就说给我听过。”李孝恭顿了顿,“现在嘛,多了陛下,外加那起居郎……。”
褚遂良的笔一顿,河间郡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听不得是吧?
你想当千古名臣,难道我就不想当了?
李世民哒哒的敲打着桌案,伸手想要拿茶杯,他有点口干舌燥的。
但想起刚才李孝恭用手指沾过。
“你说就行,为什么非要写出来,还沾的我的茶杯。”
李孝恭无语道:“陛下,我要是你,马上就把阎立本叫来。”
“把这四个字给铭刻下来。”
“呵呵!”李世民不屑的说道:“就你这书法,也好意思拿出来的丢人现眼的。”
“我说兄长啊,你也该陶冶陶冶自我,往后当个千古一臣,字拿不出手,多惹人笑话啊。”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父慈子孝李承乾李二请你吃大面更新,第一百九十一章:千古一帝的名号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