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实际上梁鑫是想着多加一场,就能多收割一波经验。

  他其实原本是想加两场的。

  早上九点到十一点,下午一点到三点,晚上六点到八点,各开一场。

  三场表演,如果条件允许,他肯定都是要上台的。

  为了大家!他就是嗓子唱冒烟了,他也心甘情愿!

  他想的挺美的,三场的经验想全拿。

  实际上一天办三场,人肯定是会被分流的。

  但哪怕三场加起来,比之前一场的经验翻个倍都行。

  不,只要比之前一场的经验多就行!

  结果试验了一下,发现不太行,上座率太低了。

  特别是上午场,人太少,坚持了几天,依然是稀稀拉拉的三五十人,没啥意思。

  这点人,搞不好电费都赚不回来。

  而且还有个问题,三场表演,最好内容别重复的太多。

  但这样一来,表演的人就不太够用了。

  那几个民间表演艺术家,甚至连知青里勉强能登台的一部分都算上,也填不满。

  也是因此,就暂时只安排两场,下午场和晚上场。

  不过梁鑫又放出话去,继续招募表演者。

  本县的有点名气有点能耐的,都被他给划拉过来了,那就从本县以外找!

  为了自己的小剧场能健康的发展,他觉得自己辛苦点都没问题!

  听说其他地方有厉害的,会一点绝活的表演者。

  他都自己亲自开车过去考察一下。

  好吧,这其实也不算什么辛苦。

  另外,小剧场内的表演者们,梁鑫也鼓励大家,多多开发新节目!

  不知道怎么开发的,多听听广播,抄!

  我就问你们,想不想多赚钱吧!

  因为一天要多表演一场,梁鑫也给大家涨工资了。

  嗯,普遍涨幅有百分之三四十吧。

  翻倍是不可能的,那样小剧场都赚不回来给他们开的工资。

  就这样,工资最高的熊三儿和小影俩人,工资从九十涨到一百二了。

  他们俩很高兴,毕竟一天就多表演个十分二十分钟,算什么。

  还是那句话,这年头,劳动和时间并不值钱。

  特别是熊三儿,高兴完了,因为他的工资超过高强了啊!

  他这个小弟,总算有一个地方,强过他强哥的了!

  反正小剧场现在是越来越欣欣向荣了。

  每天两场的总人数,越来越多,加起来逐渐超过四百这个数了。

  这要是挤在一个场次里,座位都不够了!

  而观众们,超过半数都是本村以外的人。

  这些村外的人,主要都集中在下午场。

  而本村的和知青们,则都喜欢在晚上场过来。

  这都逐渐养成习惯了。

  大家自己安排的泾渭分明的。

  但也不是绝对。

  外村的人,一些近的,不清楚情况的,可能也会晚上过来。

  但本村的,基本不去凑下午场的热闹。

  怎么说呢,好像有点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的那种苗头了!

  这种情况可不可取!

  距离年关越来越近,还有个大事儿。

  那就是梁鑫家养猪场的百十来头猪,集体出栏宰杀了。

  养了一年的猪,没有后世现代各种催肥手段,长得普遍不是太大,一百斤都费劲。

  要知道,现代养猪场的科技加狠活儿加持下,三五个月可就能体重过百的!

  然后出肉率也低一点。

  但就算一头出个五十斤肉,接近一百头,那也五千斤肉啊!

  年初的时候,大家伙听到梁鑫家养猪,养了一百头,都被吓了一跳。

  用朴素的想法想,怎么养了这么多!

  大家吃的完嘛!

  大家算了一下,估计全村要每个人吃十斤才能吃完!

  于是都纷纷表示,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不要养这么多!真的吃不完!嗨,你怎么不听劝呢!

  好吧,乡下人的思想淳朴,觉得这时候不让搞私人经济。

  在梁家村还好,出了村那可就叫投机倒把了啊!

  那这些猪,还不是全要大家消化?

  城里人一个月才二两肉票,乡下人更少。

  你一下一个人给十斤,怎么吃的完啊!

  结果现在一杀猪,大家都纷纷抢着买。

  梁鑫这猪肉不要票,一块五一斤,算是很照顾大家了,只比供销社要票的贵了一倍。

  问题是,你没有票,你去供销社,就是两块三块,你也买不到啊!

  要知道,去年这时候,黑市卖猪肉,可是两块多甚至三块钱一斤的!

  而现在城里的黑市,也差不多得两块上下。

  所以这个照顾,真的不是开玩笑,是真的照顾,给便宜了。

  好吧,哪怕这么照顾,大家也做不到一人买十斤。

  也就是差不多一家买了十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