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制度和监督也是大问题。”
“这个食堂在我眼皮子底下,还有知秋她们管着,我说不赚钱,大家就这么搞,所以价格便宜。换个地方,谁来监督?”
“当然,未来肯定会一步步实现的,种菜的会越来越多,养鸡养猪的也会越来越多,但这都需要时间。”
“也许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后,普通人也能过上这种生活。”
“但现在暂时就不要想了吧。”
下完定论,梁鑫冲着叶老说,“老爷子,说到这里,我还得夸知秋几句啊。”
“这食堂,甚至这个集体企业,能搞的这么好,知秋的功劳很大啊!”
“我平时都是习惯当甩手掌柜的,这些具体事儿,都是知秋他们几个负责抓起来的。”
“知秋做的,真的很不错了!”
叶老一听,嘴角也忍不住挂上笑容。
自己孙女有本事啊!
他也幸与荣焉!
“呦,老叶,心里乐坏了吧,着嘴角都合不上了。”
“哈哈,没办法,谁让我孙女有本事儿呢,有本事儿还不许我高兴高兴了?”
“有能耐,你让你那孙子也做出点成绩来啊!”
打趣叶老的老头一听这个,不说话了,埋头猛干鸡蛋糕。
但心里其实也想着,是不是也把自己孙子搞过来,跟梁鑫学一学东西什么的。m.sxynkj.ċöm
他远在首都的孙子要是知道了爷爷的想法,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好好地,他为什么要变成知青来插队啊!
他可不像叶知秋那样,有病!
好吧,有了过去一年的经验,现在的年轻人都视上山下乡为洪水猛兽,谈之色变。
而事实,差不多也是这样。
梁鑫这里的知青们,过得比城里还舒服,那只是极端的特例。
随后叶老他们又问了问知青们的集体产业的其他情况。
比如收入上,是不是真的能每天赚两块钱。
一天两块钱啊,一个月六十左右,那放到城里,都得是普通单位中高层领导的收入水平了!
然后确认了,不止两块!
只是现在发两块,还有一半的收入被截留了。
准备等秋收之后,扣除一部分开销之后,剩下的按照全年统计的工分,来平均发给大家。
一人大概几百块吧。
今年差不多是干了半年,一天两块,按照一百八十天算,那就是三百六。
扣除一点公共开销什么的,至少也有三百块!
这可是三百块啊!
放乡下,可以盖六间房,六间房,都可以娶俩媳妇了!
就是放在城里,也差不多是普通工人十个月的工资。
人不得吃不得喝啊,所以一般人一年下来省吃俭用的,都攒不下这么多。
而这,只是大家的年底奖金!
而且,这钱应该不用多久就能发了!
其他地方分钱都是年底才能分。
他们不用。
现在天冷了,再过些天,大地里就种不了蔬菜了。
到时候大家就没什么事儿了,就把钱算一算,然后发下去就行了!
到时候想回家待着的,就拿一大笔钱回家,也让家里人跟着乐呵乐呵!
当然,他们这个集体企业,冬天也可以产出部分蔬菜,比如豆芽之类的,可以在屋里培育。
但毕竟空屋子有限,也弄不了太多蔬菜,所以今年冬天,可能不需要这么多人,只留几个人在这边就行了。
大概还是那几个大傻子会留下来。
多赚点钱什么的。
当然,这属于大家照顾他们了。
毕竟到时候只留他们几个的话,估计赚的比现在还多呢!
不过有鉴于这种情况,梁鑫也在琢磨,是不是再多盖点房子什么的。
毕竟乡下盖房子便宜啊。
平均一个小间,五十块钱,盖一个,哪怕只用来发豆芽,一个冬天也能把成本赚回来了。
梁鑫只是有这么个想法,回头再和叶知秋她们商量吧。
而且现在秋收了,大家都忙,也没时间立刻就盖房子。
梁鑫在这边陪着老爷子们吃饭。
他们周围的桌子,也都被他们带来的人占满了。
一边吃饭,一边也是护卫着老头们。
当然,稍微注意一下就行了,也没谁不长眼的硬往这边凑。
嗯,就是凑也不要紧。
这又不是什么陌生人聚集的地方。
这里的人,都是本地的村民和一些知青,都是知根知底的。
不可能带来什么威胁。
顶多就是防着他们别太激动,跟见了偶像似得,再冲撞到老人家们也就行了。
这是到饭点了。
吃饭的可不只是梁鑫他们。
知青们和个别年轻村民,也跑过来吃饭了。
sxynkj.ċöm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更新,第560章 食堂里,下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