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说皇上的祥瑞与太医院相关,满场的官员更加困惑了。

  一旁等候的朱允熥心里却是明镜似的,知道朱元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大蒜素。”

  被直接点名的太医院院使应景辉,声音坚定有力,在众人瞩目下走上前。

  他的脸上也难掩兴奋与喜悦。

  尽管他之前推广大蒜素的计划被皇上和太子制止,但谁心里都清楚,大蒜素不可能就这么被埋没,在太医院的故纸堆里尘封。

  说出大蒜素的名字后,他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解释道:“我大明真是得天眷顾,祖先显灵,淮西郡王在祖先庇护下得到了这个宝贝。”

  “它能防止伤口腐烂、驱除风寒、灭虫害,成本低廉、制作简易。正如皇上所说,这是大明的吉兆啊。”

  祖先显灵?

  受庇护?

  防止伤口腐烂、驱风邪、灭虫害?

  而且制作成本低廉至极?

  应景辉的话,像重锤击鼓,震撼了每位官员的心。

  随着他的解释,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新晋的淮西郡王朱允熥,满脸疑惑。

  又是这位皇孙?

  再一次?

  即便是那些手握实权、主管各大部门的重臣,在看到一脸无辜的朱允熥后,内心也不禁掀起了波澜。

  才多久的时间,这位皇孙就在朝堂上屡屡制造轰动。

  特别是兵部尚书茹瑺,最为激动,眼睛闪烁不停,忍不住追问:“老院使,这东西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话音未落,他的目光已悄然落在朱元璋和朱标中间那几本不起眼的册子上。

  早先,皇上和太子不断翻阅的册子,应该就是太医院精心汇编的呈报了。

  而兵部尚书茹瑺仅仅因为应景辉的简短介绍,思绪便如脱缰野马,飞驰起来。

  想象着,这能防止伤口腐烂的奇药,最适合应用在战场上那些负伤的勇士们。

  再加上它能镇压风邪、灭虫害,功效非凡。

  既然太医院那位主掌多年的老院使说,提炼大蒜素成本低廉、工艺简便,这意味着大明朝完全能够大规模生产。sxynkj.ċöm

  这简直是天降福音,喜讯中的喜讯。

  茹瑺内心激动万分,眉梢忍不住上扬,连嘴角也勾起了笑意。

  应景辉瞥了他一眼,感觉这位兵部尚书在质疑自己。

  他猛地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地保证:“我们太医院已经反复验证,并整理成册,句句属实。”

  “再有就是,大蒜素的玄妙可能远不止这些,只是目前尚未被我们全部揭开。”

  话音落下,中极殿内仿佛响起了一声无形的惊雷。

  在场的官员不约而同地提起衣袍,跪拜下去。

  面对笑容满面的朱元璋,他们高呼:“天佑大明,祖先显灵,皇族兴盛,全赖皇上圣明。”

  呼声过后,众人又挪动脚步,转向朱允熥,高喊:“郡王英明,仁厚纯孝,皇族新星,大明之福。”

  “哈哈哈。”

  目睹此景,朱元璋爽朗大笑,走到朱允熥身旁,用力拍了拍他的肩头。

  随后,他面向群臣,满是自豪与得意:“咱有如此优秀的皇孙,是咱和大明之福。朱家后继有人,大明定能万古长青。”

  “大明定将万古长青,吾皇万岁,万万岁。”

  群臣再次呼喊。

  见状,朱元璋挥手示意,将朱允熥推向群臣之前。

  “皇孙受祖先庇佑,呈上祥瑞,此功利国利民,不可不奖。”

  “今日,咱就赋予皇孙参与朝政观摩议政之权。”

  朱元璋一句话,让满朝文武霎时静默如夜。

  单一个淮西郡王之位,这事可大可小,全凭解读。

  可如今,朱允熥要开始参与朝政了。

  一旦踏入这门槛,参政议政便不再是遥不可及。

  那么,接下来会怎样?

  皇上对那事的决心,仿佛已是板上钉钉。

  面对群臣的不言不语,朱元璋非但没动气,也没有催促,而是再次轻拍朱允熥的肩头。

  他深邃的目光扫过众人:“卿等意下如何?”

  朱标本欲出言劝阻,眼神几番闪烁后,终究还是闭口,转身继续研究太医局整理的大蒜素效用册子。

  官员们一个个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他们在揣摩,如果今日淮西郡王观政之事尘埃落定,朝廷将会迎来怎样的变局与后果。

  封王,对皇族子孙而言本就是顺理成章,至多不过是些微的非议罢了。sxynkj.ċöm

  而今日,在西安门外,这事也有了结论。

  观政,可就不一样了,这意味着这位尚未及冠的年轻皇孙,已具备了掌权的资本。

  但皇上的询问还悬在头顶,他们没多少时间细想。

  吏部尚书詹徽,脑子转得最快,或者说,他最能洞察时局。

  只见他猛地抬头,深深作揖:“皇上英明,皇孙仁厚孝顺,对国家有功,未及冠礼,古人有甘罗为相,霍去病封侯。”

  “少年英才,天赋异禀。皇孙观政,正是大明盛世的象征啊。”

  “皇上圣明,皇孙观政,理所应当。”

  一时之间,中极殿内赞同之声四起。

  无论心中想法如何,今日被皇上这么一摆,他们已无力改变皇上的决定。

  何况,明眼人都看得出,皇上对淮西郡王的宠爱几乎无以复加。

  就算此刻皇上宣布决定,没人会觉得惊讶。

  甚至,他们觉得,今日皇上仅赋予淮西郡王观政的资格,已是非常节制了。

  望着众臣的迎合,朱元璋心满意足,第三次拍了拍朱允熥的肩。

  这时,身后传来了朱标的轻微咳嗽声……

  朱允熥恍然大悟,连忙转身,跪倒在朱元璋面前。

  “允熥谢皇爷爷赏赐。”

  朱元璋见朱允熥如此乖巧,乐得眼眯成了一条线。

  他连连摆手,笑道:“好孩子,快起来,地上冷,别跪着了。”

  一旁的刘建安急忙上前,搀扶起朱允熥,开心地说:“殿下赶紧起来,皇上对您真是关怀备至啊。”

  朱允熥慢慢起身,向刘建安投去感激的眼神,然后恭敬地站在朱元璋身旁。

  朱元璋哈哈一笑,随即如同田野间的老人一般,随性地坐在书案前。

  他审视着周围大臣的表情,突然把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朱标,这个举动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壹趣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更新,第100章 上朝仪政之权免费阅读。https://www.sxynkj.com